最重要的观相术(明明一身的败相)
“以貌取人”是我们世人的一种普世价值观。中国相学文化博大精深,福后绵绵者自然会有一脸福相;而福薄者,自然会是“贼眉鼠眼”的败相。
蔡泽,就有一脸败相,可他后来还是成功了!难道相术不管用了?
蔡泽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人。他学问颇深,对政治和国际形势有很深的造诣。
因此,他想通过“出卖”学问来获得一份白领的工作,毕竟那样体面吗!学得屠龙术,卖于帝王家,出有车而食有鱼才是成功者的标配。
名利可以所求,而不可所持
他造访过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谋求官职,但是都得不到赏识。原因竟然是其貌不扬,可以说是因为长得丑的缘故。
蔡泽很受伤,都抑郁了!这能怨我吗?容貌是父母给的,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宁愿成为一个毫无内涵的小白脸。
人在极度不自信的情况下会到外面寻找力量,而忽视了一切力量的源泉本是自心产生的。
当时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大师”名字叫唐举。
大家发现没有?在历史上有这样有一个规律:
就是每一个朝代好像都有一个厉害的“大师”。这样的大师又好像应“天命”而来。他们能够勘探出一些“天机”,给懦弱者以智慧,给善良者以快乐。
唐举就是那个时代的应天命者。
天命所为,人力才可及
蔡泽就找唐举看相。他实在是被现实打击没了信心,而唐举正是给他信心的人,本来蔡泽是不相信“封建迷信”那一套的。
蔡泽说:“我听说先生善于看相,曾经给李兑(赵国权臣,被封奉阳君,主张联齐抗秦)看相,说他‘百日之内会掌握国家政权’,有这回事吗?”
唐举说:“有这回事。”
蔡泽说:“你看看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前途?”
唐举看了看蔡泽然后笑了。
蔡泽心里很不爽,很好笑吗?
唐举笑着说:“先生的鼻子向上翘(鼻孔外露,乃一大败相),肩膀耸起脖子短(勾头缩脑,又是一大败相),大面孔,凹鼻梁(山根塌陷,又一败相),双膝卷曲(罗圈腿)。”
这是什么造型啊?怎么集几大败相于一人之身了?还让不让人活?
可是你这样认为就错了!
我很丑可是我却很温柔
唐举又说道:
“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意思是说:圣人不以相貌取人,就是说的先生这样的。
原来,各种败相集一身反而成就了这个人的大贵。这就是所谓的负负得正!
蔡泽知道唐举这是讪笑于他,反而一下子释然了。
于是就无所谓地说道:“富贵本是我本来就有的,我所不知道的是年寿,希望能听到你的答案。”
唐举说:“先生的年寿,从现在起往后还有43年。”
蔡泽说:“我端着精米饭,吃着肥肉,骑马奔驰,揣着黄金印,把紫色印绶结系在腰上,在君王面前打躬作揖,吃肉富贵的日子,43年足够了。”
蔡泽笑着辞谢后离开了。
也不知道蔡泽哪里来的自信。
蔡泽求官,凭的是满满的智慧
蔡泽先去了赵国求官,又因为这副德行被赵国赶走。
他又前往韩国、魏国,在路上竟然因为没有吃的去抢夺人家的炊具。
他听说应侯范雎因为举荐的郑安平、王稽(都是范雎的恩人)在秦国犯了大罪,范雎内心惭愧,蔡泽决定向西进入秦国。
因为郑安平在魏国救过范雎,范雎为相后就保举他为将军,可这老兄领兵去打赵国时,没想到根本不是打仗的那块料,被赵军包围,直接就率两万秦军投降了。
这让范雎很郁闷,按照秦国法律,范雎保人不良,也应该与郑安平同罪,应当收捕三族,秦昭王不但没有追究范雎的过失,还下令不让国人再提这件事,太给范雎面子了。
而王稽对范雎有引荐之功,范雎拜相封侯后,又提携王稽做了河东郡守。谁知道这老兄也不争气,竟然里通外国,因犯法被处死,所以范雎一天天不高兴。
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不过他知道必须先过范雎这一关,毕竟范雎是秦国的丞相,并且为秦立下大功,深得秦昭王信任。
于是,他派人扬言来激怒应侯范雎说:“燕国游客蔡泽,是天下英俊、善辩、明智之士。他一见到秦王,秦王一定会难为您,然后夺取您的相位。”
脸皮真厚,明明一脸败相,偏说自己是天下英俊,这是自信呢,还是自信?
范雎听了以后说道:“五帝三代的事情,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已经知道了;众人的辩言,我都能驳斥他们。这个人怎么能难为我,并夺取我的相位呢?”
范雎有了好奇心,要知道好奇害死猫,所以范雎就派人召来了蔡泽一探究竟。
范雎本来对蔡泽满腹的不高兴,一见蔡泽这么傲慢,范雎就指责他说:“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当秦国的宰相,可有这回事吗?”
蔡泽说:“是这样的。”
范雎说:“请让我听听您的说法。”
蔡泽说:“唉,您的见识多么落后啊!四季的交替,有了成效就过去了。人能健康地活着,能通达智慧,这难道不是士人的愿望吗?”
范雎说:“是。”
蔡泽说:“以仁为本,秉持正义,遵循公道,广施恩德在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天下百姓高兴、敬爱和拥戴他,都希望他做君王,难道不是雄辩明智者的希望吗?”
范雎又答道:“是。”
范雎就是想看看,你小子到底是啥意思。而蔡泽则想把他带进自己的空间里,给他洗脑。
蔡泽又说:“富贵荣耀,治理一切事物,使它们各得其所;生命长寿,享尽自己的天年,而不夭折;天下继承他的传统,保守他的事业,使它流芳百世,跟天地同终始这也许符合道德又是圣人所说的吉祥善事吧?”
感觉蔡泽说得好空洞,没有具体事项,只是夸夸其谈的长篇大论。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蔡泽是怎样把范雎一步一步带进沟里去的。
当初范雎也是一个以能言善辩见长的理论家,怎么就被忽悠了呢?
范雎见蔡泽这样说,又答道:“是。”
蔡泽于是又说道:“至于像是秦国的商君(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他们的结局也可以希望吗?”
这三个人都是贪恋名位,而最终灭亡的。是都没得到善终之人。
范雎知道这是蔡泽用自己目前的困窘来说服自己,但是他不想被蔡泽牵制,就诡辩称:“为什么不可以?商鞅侍奉秦孝公时没有二心,尽忠公益而不顾私利;设置刀锯以禁奸邪,安秦社稷,有利于百姓,替秦国擒获敌将,大败敌军,拓地千里。
吴起侍奉楚悼王时,使私不得害公,谗言不蔽忠,行义不辟难,这样使君王称霸,国家强大。
大夫文种事越王,主虽困辱,但是他竭尽忠诚而不懈怠……此三个人义之至,忠之节,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为什么不可以呢?”
问题的关键来了!
蔡泽说:“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父信妻贞,家之福也。
因此比干忠诚却不能保存殷商;伍子胥明智却不能保全吴国;申生孝顺,可是晋国大乱。
这些都是忠臣孝子,可是国亡家乱,这是什么原因呢?
商鞅、吴起、文种作为人臣,是对的。他们的君王,是错的。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能成全的,是上等。
功名可以效法,但牺牲性命的,是次一等。声名蒙受耻辱,但性命能够保全的,是下等。”
范雎完全被蔡泽的总结折服了,连连称是。
蔡泽又说:“如今您的君王亲近忠臣,不超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您施展才智,能替君主转危为安、修明政治;拨乱反正,加强军队,排除忧患,解决困难;扩大耕地,种植稻谷,使国家强盛、家庭充足,天下没有谁敢欺骗、冒犯您的君王。
君王的声威可震撼四海之内声名光辉流传千秋万代,您跟商鞅、吴起、文种相比怎么样呢?”
范雎说:“我不如他们。”
蔡泽说:“现在君王比不上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而您的功劳和受到的宠爱、信任又比不上商鞅、吴起、文种,然而您的俸禄盛多,职位高贵,私人的财富超过他们三个人,若自身不退,可能后患比他们三个更厉害。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她地之常数也。
进退伸缩,随着时势变化,这是圣人通用的办法。因此‘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易》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合道义得来的富贵,如同浮云。
现在您的冤仇已报复,恩德已报答,心愿已经实现,可是没有应变的计谋,我认为这是您不可取的地方。”
一段逆耳忠言让范雎如雷贯耳,又醍醐灌顶,不由得后背一阵阵发凉。
想当年他不过是魏国的一个穷苦孩子,虽然有知识,可是在魏国差一点被害死,凭借朋友的帮忙脱离苦海。
在秦国因为劝谏秦昭王,帮助秦昭王革除陈蔽得以重用、封侯拜相,这些年来享尽荣华富贵,可总是在冥冥之中觉得自己缺少哪种“福报”的底气。
蔡泽的一席话,才让他茅塞顿开,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看来自己要适可而止了。
一番慷慨陈词,把善于忽悠的范雎都忽悠瘸了。强中自有强中手啊!
范雎对秦昭王推荐说:“有个从山东来的客人叫蔡泽,这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明了三王的事情,五霸的业迹,世俗的变化,可以把秦国的政事委托给他。
我见过的人很多,没有人比得上他,我也比不上他。我冒昧地向您报告。”
不得不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范雎就是一个真正的伯乐。
人才的识别中,没有嫉妒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伯乐。
秦昭王召见了蔡泽,面试以后,很喜欢他,任命他做客卿。
而范雎则借病请求归还相印。这是真正的智者贤人,不以富贵为荣,高位有德有能者居之,秦国正是这种优良的政治环境才使得更加强大。
秦昭王硬要挽留应侯范雎,而应侯借口病重,辞去了相位。
范雎怎么还敢再留任呢?前车之鉴啊!蔡泽所说的那些话犹言在耳,现在趁着尚有帝王宠爱,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再不撤就全完了。
自古善始得多,而善终的少,都是自己贪心惹的祸,贪名、贪利、贪权、贪位,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范雎坚决辞职,不干了!
秦昭王就任命蔡泽做了秦国的相国,蔡泽做丞相后向东收复了周朝。
自此,春秋战国以来最大的金主灭亡了。
蔡泽在秦国居留十多年,先后侍奉过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替秦国出使燕国,并让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说到底蔡泽的故事还是知识改变命运,只要不被命运所拘束,那么必然会突破命运的束缚。
能让人成功的不是“貌相”而是“思想”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当一个人不在记挂自己的貌相而专注他的思想时,奇迹就发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