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1)

记得关注图图哟

报考科目:初中语文

抽题时间:2019年5月18日

1.题目:八年级《桃花源记》片段教学

2.内容: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2)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3)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4)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分析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3)学习第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桃花源的美景;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讲解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桃花美景,同学们自由发言讨论。

教师引导:这样的桃园美景令人向往,宛若人间仙境,今天我们就走进更引人入胜的一处人间“仙境”。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注意断句等。

2.教师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文言字词含义、句式等。

(1)字音:豁然 阡陌、黄发垂髫 房舍便舍船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①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②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业的总称。

③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④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⑤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⑥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⑦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4)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5)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6)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二)了解内容

1.提问: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写桃花源的?

明确:渔人的行踪,发现——进入——拜访——离开——再寻。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章内容,会是哪个?

明确:世外桃源

三、研读课文,体悟美景

1.走进桃花林

(1)提问:渔人发现的桃花林有什么样的美景?

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提问:作者是怎么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物的?

明确:“夹岸数百步”写桃花林面积之大;“中无杂树”写桃树林之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林中景物之美。短短十六个字,就将桃林林大、树奇、景美的特点表现出来。

(3)结合生活实际体悟桃林美景。

(4)播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段,体验“落英缤纷”的美景。

(5)配乐朗诵

2.赏析桃花源

(1)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源中的美景的,找出句子,体会分析。

明确: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提问:如果说桃林是地广、树奇、景美,那么桃花源中又是怎样的图景呢?

明确:作者对桃花源中的景象分成两个部分写,一写景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作者抓住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诸景,描写了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雅致,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突出了桃花源环境的宁静融洽;一写人们生活幸福:从他们的精神面貌看出他们的生活是安乐幸福的。这幅理想的生活图景,与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可见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出示课文图片,学生自主观察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4)如果你是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怎么样?分享给大家

(5)生活中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桃园美景,结合生活实际分享一下,体会桃园的静谧与神奇。

3.提问:能具体概括第2段所描写的桃花源的特点吗?

明确:(1)土地肥沃(2)祥和有序(3)安居乐业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教师播放《桃花源记》音频,学生闭眼,想象画中美景。

2.学生朗读文章,通过语言再次感受陶渊明笔下的“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

五、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故事,并背诵全文。

2.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各有不同,想象其中的画面,并写下来。

六、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教师总结:文中的美景让每个读过文字的人都沉浸其中,让每个人都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如今社会纷繁复杂,变幻多端。我们也需要时刻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尽享生活之美;时刻提醒自己: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坚守心中的理想之地。

七、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结合课文与《桃花源诗》,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2.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讨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讲课(语文桃花源记片段教学)(5)

记得关注图图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