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现实意义(学习故事从费尔巴哈到)
【编者按】时代向前,历史空留,穿行其间的精神却亘古而恒定。打捞散落的故事,学习不变的精神,我们特别推出“学习故事”专栏,以理论学习为出发点,以故事为载体,带您重温近百年间,我们党永恒的初心。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最后一句话,仿若一道围墙,把那些无视“实践”的哲学家们,彻底隔绝在了旧时代。
尽管这位19世纪的哲学家费尔巴哈,创造性地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把“神创论”拉回了世俗社会,但他对于人的理解,却谬以“动物般的感性对象”,否认“实践是人的本质”。
只字之差,即与真理失之交臂。
自此,科学的“实践观”得以在马克思笔下生长,唯物主义获得了成长的根基,并漂洋过海,引领着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重获新生。
而“实践观”在这个东方国度落地开花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类似的故事。
一、一本鼓励你“亲口尝一尝梨子”的书
《实践论》中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对于毛泽东来说,“梨子”,他已经尝得够多了——两次大革命的失败,为他积累了足够的实践,而今,是时候品一品其中的味道了。
彼时,遵义会议刚刚结束了王明等人在中央的统治。共产党人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在于敌强我弱的客观事实,而是错误的军事指挥,让红军的战略突围变成了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
但战事紧迫,红军只得调整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便又踏上征途。深层次的思想路线问题,便被无奈搁置了。
然而,两次失败的疑云在毛泽东这里,却挥之不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现实,在戎马倥偬的日子里,交织浮现在他的脑海。
到达延安后,如何总结经验,避免再一次失败,盘亘在毛泽东心头。
白天陕北的土地上,夜晚寂静的窑洞里,失败的原因被毛泽东抽丝剥茧,逐渐显露真容。
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写作《实践论》
郭沫若仍记得,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摆满了马列著作。有一次,他随手翻开一本《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开头和空白处,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墨笔小字的旁批,内容全是中国革命中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
1937年,抗大邀请毛泽东讲授哲学,给了毛泽东整理思路、写下成果的契机,“梨子”的味道,在毛泽东笔下终于成形。
正如费尔巴哈看到了“神的本质是人”,却没有看透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却没有明白认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让革命陷于险境,也让战士们九死一生。认识不能脱离实践,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要参加革命。
于是,《实践论》问世了。
这一本在当时只为明晰教条主义对革命路线的影响,指明中国革命与实践的书稿,在毛泽东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究下,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
科学的“实践观”从此在这个东方大国扎根地更加牢固,并在中国化的理论下,继续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二、一次“实事求是”的思想升华
其实,早在写出《实践论》之前,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就已经在毛泽东的思考中。
那时的毛泽东,已经看到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的局限性,了解到“实践”对革命路线的指导意义。可如何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将它科学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并没有清晰的前路。
历史很快给了他拨冗眼前迷雾的机会。
1930年,正在进行土地革命的红四军攻克了江西赣南的寻乌县。“打土豪、分田地”气势正酣。可贫民要救济、地主要打击,居于中间阶级的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该如何对待?
部分同志眼睛一闭,张口“拿本本来”,照搬照抄,按照上级指令机械划分,不顾眼前的实际。
毛泽东并不认同,他坚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了解情况,要靠调查。
他走进寻乌的城镇与农村,从商业到手工业,从田间到巷尾,和农民一起劳动,和商会一起卖货,进行着细致而详尽的考察、分析,并整理成了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
在寻乌做调查的毛泽东
这份调查报告,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成了寻乌调查给毛泽东最大的财富,他找到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路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化为毛泽东心中认识中国实际、改造中国实际的理论武器。
后来的故事,正如认识论的两次飞跃一般。这个从中国革命实践中获得的理论,再一次被应用于中国的实际,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不断被证实、不断被完善,进而飞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接续指导着我们的革命与斗争。
1941年,在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的毛泽东,再一次提起“实践”的观点,并第一次作出了科学解释。
已经扎根东方大国的“实践观”,终于有了一个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名字——“实事求是”。
三、一次“知行合一”的再飞跃
从费尔巴哈到“实事求是”,自有一条内在的逻辑线。
在的书目里,也静静躺着这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起步,跨过山海,来到遥远的东方大国,又在东方的沃土里扎根,长出“实事求是”的花朵。
而今,这一朵“实践”花开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里。
它从梁家河的种地、打坝边来;从《摆脱贫困》的一页页书稿里来。
它跟着的脚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走遍了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最终在湘西的十八洞村,播下“精准扶贫”的雨露。
它静悄悄地走进“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讲话里,走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践行中。
马克思说:“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在东方的沃土里,这一朵“实践”花让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变成了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文/雁丘 音频制作:曾慧 朗读:田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