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出土复原(清华发布战国竹简)
“日、月、星、辰、岁,唯天五纪,文后经德自此始。”12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成果发布会召开。清华简第十一辑简文开篇中的这句,是该篇的总纲领。因此,这一辑被定名为《五纪》。
据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收录了长篇战国竹书《五纪》。该篇凡130简,全篇内容基本完整,总字数近4500字。“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篇幅巨大,可称出土简牍之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整理工作。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2300多岁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
2008年7月,约2500枚(含残片)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多为经、史一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典籍,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对于这一惊世发现,当时11位鉴定专家在意见中写道:“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这批清华简年龄已达2300多岁,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竹简上的文字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现已失传。为了更好地保护竹简,它们被浸泡在蒸馏水之中,有字的一侧朝下背向光线。
这些竹简“如面条一般脆弱”。当年8月,对它们的抢救性清理保护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随后,为复原这份幸免于焚书坑儒与秦汉战火的重要历史“拼图”,清华简的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自2011年初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清华简的整理报告。随着一册又一册厚重扎实的整理报告,清华简的丰富内蕴一重又一重地呈现出来。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前后两任主任李学勤先生、黄德宽先生的相继带领下,整理报告目前已顺利出版十一辑。
会上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10余年来,清华简整理与研究不仅丰富了古文字、上古音的体系建构,更丰富了学界关于古文字、简册形制、古书流传等方面的认识,还极大推进了先秦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如秦人起源问题、楚国诸王居所、两周之际郑国历史、战国初年楚、越史事等。
“鸿篇巨制”构建庞大天人关系
记者了解到,《五纪》从篇幅规模上讲是目前出土的清华简中篇幅最大的。“可以说,在整个流传下来的战国时期文献中,这一篇都无愧于鸿篇巨制。”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一辑(第十一辑)非常重要,它围绕思想这一核心问题,从天讲到神,从神对应到人的社会道德体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和文化。
“因为洪水泛滥,整个社会管理和道德体系出现了混乱,这件事惊动了上帝,因此开始整理日、月、星、辰、岁……将星辰历象与礼、义、爱、仁、忠五种德行,天神地祇所司所掌一一相配,更大篇幅集中于与之对应的人事行用,涉及树设邦国、礼仪祭祀、人伦德行、土工百物、兵戎战事、生育繁衍、人体疾祟等各个方面。”黄德宽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五纪》的内容。
“我认为它是清华简中最重要的篇章。”黄德宽表示,这一篇文献内涵极其复杂,同时也非常重要,它体现了战国时代人们对天、地、神、人关系的认知,建构了一个天人关系的庞大系统。“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像这样全面系统谈及天人关系的文献是第一次发现。”
黄德宽告诉记者,该文献涉及天文、人体、疾病、山川、万物,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为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定会引起许多领域学者的重视,也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古代天人观念提供宝贵的典籍资料。
“咬文嚼字”等待“灵光闪现”
“这几年基本上主要精力都放在清华简上,整天都在琢磨这个事儿。”黄德宽向记者说道。
清华简上的“日月星辰岁”文字。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记者了解到,第十一辑研究报告的整理工作从2020年第十辑交付之后就开始准备了。一年中,仍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了确保实体研究报告的进行,采取了集体合作研究的传统,多次采取集体会读等方式来解决疑难问题,就一个难点反复切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到研究的困苦,有时候觉得茫然无解;也感受到突破问题的快乐,享受研究带来的乐趣。这基本上是工作常态。”黄德宽称。
难在哪里?首先是认字,要考释清华简中未见之字。字理清了,还有佶屈聱牙的词句等待梳理。即便有点“文通字顺”的意思了,仍然面临竹简大多为古书佚籍,仅有极少数有传世文献可与之对照的困境。
面对困局,黄德宽的建议是根据难点反复琢磨材料,并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开拓思路。“需要综合考虑,等待脑子里的‘灵光闪现’,然后研讨其可靠性。”
“非常难做,一个字一个字抠,有时候抠半年也抠不出来。”黄德宽打比方称,简文当中有一个字,“从来没见过,样子很奇怪”,一开始大家大体上知道它是指人体小腿的一个部位,但这到底是什么字?大家都不能确认。后来经过反复研究,才能确定无疑地说,这个字是“骸”。
这一辑报告交初稿时,有一个未解的字没有写进去。“这个字与造酒有关,后来我跟贾连翔老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一起出差,在火车上我们俩突然灵光闪现,想到可能是滤酒的‘滤’。我们立马开始查资料进行验证,发现的确古代就有滤酒器,还是陶做的,而且有实物。这个字放在那儿,意思就讲通了。”
黄德宽说,有时候遇到没有把握的情况,就会采取两种说法,先在报告中写上自己较为倾向的说法,再把另一种可能的说法放在后面。
将出版18卷本《清华简校释》、公布红外照片
“一年一本研究报告,我们咬着牙还要按照这个节奏往前走。目前出到第十一辑,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推算后面大约还要四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部的整理工作,也就是说最终可能要出15辑报告。”黄德宽说道。
据悉,文献第十二辑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启动。“第十二辑也是一个长篇,涉及上古史,且主要不是讲史实,而是围绕思想、治国理论、社会治理等展开。”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清华简整理研究已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每年一辑的整理出版进度,“不负社会与学术界的期待。”
整理清华简文本是该团队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黄德宽表示,在整理过程中会伴随再研究、再讨论,随着认识的深化,前面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有一些当时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在学术界也有很多新的意见;另一方面,目前这些文本使用起来还比较困难,因此学术界一直有一个期待,希望清华大学能够提供便于不同学科学者使用的清华简。
因此他认为,非常有必要及时启动另外一项工作。“其实我们已经和一家出版社商议启动18卷本《清华简校释》出版工作,在原来报告基础上,把相应主题的内容集中,然后吸收新成果,写出适合一般学者阅读的注释文本。同时,我们会在这套书中公布全套的清华简红外照片,这是过去没有公布过的,专业学者也可以方便使用。”
此外,黄德宽称,为了方便海外学者,还启动了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汉学家夏含夷的合作,由他领衔组织国际汉学家和清华大学合作将把清华简翻译成英文。“让清华简走向世界,方便国际学者更好地使用中国出土的新材料,发挥清华简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方面的作用。”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