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攻打西夏(解析电影敦煌西夏回鹘之战)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战争场面的拍摄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笔糊涂账。
为何这么说,因为绝大部分导演和编剧不懂阵法也不懂战术,所以拍出的战争场面经常出现一窝蜂上、一窝蜂打、一窝蜂跑的画面,场面倒是激烈,但毫无技术含量,让很多观众以为古代打仗就是混混打群架。
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布阵和破阵的技术含量很高,普通士兵没有什么觉悟,只是简单听从命令,没有战阵或者被破阵的话,很容易出现一哄而散的情况,所以其指挥作战的难度在一定意义上要大于现代战争。
说远了,言归正传,本文要解析的是中日合拍电影《敦煌》里一段战争戏,甘州之战。
这场大战体现在电影上只有七分钟时长,但其内容非常丰富,咱们一点点说:
一、甘州之战的背景
在电影《敦煌》里,朱王礼告诉赵行德,西夏军要经常和回鹘人、吐蕃人作战,再加上出现在电影里的北宋以及归义军(敦煌那儿),整个河西走廊都乱成了一锅粥。
甘州之战在历史上发生的时间是1028年,在这个时间段里,河西走廊确实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打成一团。在此之前的一百年里,归义军和甘州回鹘两个小政权都曾在河西走廊一带称霸过,到了甘州之战前后,两个小政权都已经走向没落,不光是西夏,吐蕃和辽国也都在打他们的主意。
为了自保,甘州回鹘向北宋称臣,也不准确,应该是称“外甥”,给北宋写国书都是“舅舅你好”,北宋回国书则叫“与甥书”。
那么为什么李元昊和辽国、吐蕃都想打可怜的甘州回鹘呢?
没别的,就俩字,有钱!
甘州回鹘占据丝绸之路的要道,挣钱都挣嗨了,但在乱世,有钱就是最大的弱点,西夏和辽国、吐蕃一帮土匪不抢你抢谁。
二、电影里甘州之战的过程
我们分析的是电影,不是历史,我们看的是日本导演是如何拍摄这段战争戏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为该电影提供了大量群众演员,其中光骑兵部队就有八百多人,这么大的投资也保障了该片的画面质量。
李元昊骑白马站在沙丘高处,这个李元昊的模样和历史画像有些相近,穿戴也相似,历史上的李元昊就喜欢穿白色衣服,不过此时他还不是西夏皇帝,甚至连太子都不是,只是他爹的爱子和大将,当然甘州之战之后不久,他就被立为太子了。
西夏军乐队亮相,鼓声很有节奏也很震撼,颇有大战前的紧张感,而且这个军乐队居然还有指挥。
对手回鹘方面也有军乐队和指挥,不过他们以号为主。
西夏军已经布阵完毕,朱王礼率领的雇佣军打头阵,雇佣军嘛。
对手回鹘军队慢慢进场,回鹘可汗也在队伍里。
注意画面里回鹘不仅有弩兵也有抛石机,而西夏军队只有骑兵,这证明这场仗的性质是西夏攻,回鹘守。
其实西夏也有步兵和抛石机,而且更为精锐,不过他们的步兵“步跋子”是山地重装步兵,抛石机部队“泼喜军”则是架在骆驼上的小型抛石机,类似于现在的自行火炮。
李元昊下令进攻,旁边的号角手吹动号角,古代作战嘛,这种方式是常规操作。
西夏骑兵从带坡度的山丘上冲下,这么做是为了让骑兵拥有更大的速度,很明显这波骑兵是准备用来“陷阵”的先锋,对于他们来说,速度就是生命。
回鹘弩兵列阵发射,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就是弩,北宋的床子弩比这大得多。在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游牧民族是没有弩兵的,因为制造弩需要很专业的技术手段,他们掌握不了。甘州回鹘的弩看起来是相当先进,因为他们此时已经有城市,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骑兵纷纷中弩箭,这时候就看出骑兵部队的专业了,这么人仰马翻的戏普通群演根本干不了。
弩箭没有挡住西夏的骑兵,弩兵自动跟着旗帜分散。
在弩兵的身后,回鹘的骑兵出动,他们的目的是要和西夏的骑兵先锋对冲,让他们的速度降下来,骑兵一旦失去速度其战斗力就大幅下降,回鹘兵这么对冲就是为了保护本阵的安全。
注意看双方的骑兵阵型,都是呈楔形阵冲击,这样比较容易切入敌阵,阻止对方的速度,也可以避免阵面过于宽大。二战苏德战场上,德国的坦克冲锋也是用楔形阵或者菱形阵,这种打法古今中外都差不多。
回鹘骑兵交战不利,他们出动了重装步兵,电影里的步兵装束和弩兵差不多,实际上这种手拿长矛的步兵装备会更精锐,因为他们是要用手里的盾牌阻挡骑兵冲击,同时用长矛去戳对方。
这种重装步兵对阵骑兵,拍得最好的是《角斗士》和《勇敢的心》。
李元昊再次下令,西夏军第二波骑兵上了。
这看起来像是添油战术,实际上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使用兵力,既然回鹘出动了重装步兵,见招拆招,西夏也有应对方法。
注意看这个画面,西夏的第二波骑兵并没有混入交战群,而是从双方混战的战场侧翼快速通过,明显其目标还是回鹘本阵。
当然,电影里一共只有千把人,所以我们能看清楚,实际的战场上距离远得多。侧翼突击是轻装骑兵的专利,金国的拐子马就是干这个活儿的。
回鹘兵用抛石机应对,但只能抵挡一阵,抛石机在城头上管用,在野战战场上没有依托比较危险。
西夏第三波骑兵马上放出,这一波骑兵就是著名的“铁鹞子”,和金国铁浮屠齐名的重装骑兵,西夏军的精锐,只有三千来人却威震敌胆。
不过,该片在表现铁鹞子时存在明显的错误,铁鹞子在历史记载中说“用钩锁铰连,虽死不坠马”,所以很多人都以为铁鹞子是学曹操把几匹马捆在一起冲锋。另外,铁鹞子冲锋时喜欢用小规模鱼鳞阵,几匹马组成小队,这样离远看也像捆在一起了。
实际上,铁鹞子是把人和马铰联在一起,这样即使人死了,他的马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尸体继续冲阵,这不是悲壮,而是重装骑兵的宿命,重装骑兵生来就是为了冲阵用的,只要打破对方本阵,虽死无憾,因此铁鹞子这种做法不仅有象征意义也有实战意义。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在《宋史》中明文记载,说铁浮屠就是连在一起冲锋的连环马,那和铁浮屠类似的铁鹞子当然也是。实际上《宋史》这段记载连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他特意在《宋史》上御批,原文很长,中心思想就两个字“扯淡”。笔者相信游牧民族出身的乾隆在这方面应该算权威。
我们接着看电影,注意看这个镜头,铁鹞子冲锋时队形是空心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弩箭和抛石机的伤害。
回鹘王亲率骑兵冲上来阻挡铁鹞子,这证明他们已经没有预备队了,生死就在最后一搏。
此时的李元昊已经成竹在胸,在他指挥的战斗里,只要铁鹞子一出,基本上就等着收割对方人头了。
回鹘军队本阵溃散,败局已经无法挽回,在古时候,军队一旦失去阵法,那就跟待宰的羔羊没啥区别。
三、战斗总结
在《敦煌》这段战斗中,导演可以说基本上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战争画面,在甘州之战之前发生的澶州之战,之后发生的郾城之战,基本上的套路和这场战斗一样。
那么,李元昊赢在哪儿?甘州回鹘在电影里为什么会失败呢?当然,这是导演和编剧让他们失败的。
不过,我们看电影里的情节可以得知,甘州回鹘之所以没有像岳家军郾城之战那样打退铁浮屠,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人少,缺乏预备队,在正面对刚的战场上,人少就是最大的劣势。影片中如果在回鹘王最后冲锋之前再加一个李元昊调兵的镜头会更有说服力,西夏兵呈现多梯队多波次多方位的冲锋,而且正面、侧翼都有照顾到,自然会让回鹘军顾此失彼。
另一个是战术思想保守,明显回鹘是纯防守阵型,缺乏进取精神,战场的主动权始终在西夏军队手里。
如果回鹘王能在双方第一波鏖战时像岳飞那样派出骑兵首先攻击西夏军侧翼,那么战场将复杂很多,西夏军即使依然能赢也要付出更大代价。
四、后续
当然,我们分析的镜头是电影,可真实的历史还不如这场战斗精彩。当时辽国大军围攻甘州四个月,双方打得油尽灯枯,辽国大军刚一撤走,这边李元昊立刻突然袭击甘州,捡了一个漏,甘州回鹘被狡诈的李元昊轻易灭国。
甘州回鹘灭国后,回鹘人四散逃离,大部分向西越过葱岭,一部分向东归附北宋,还有一部分人和瓜州回鹘汇合,后来这部分人发展起来被称为“黄头回鹘”,意思是回鹘王的后代,明代史书称呼他们为“撒里畏兀尔”,解放后经过他们自己商讨,最后定名为“裕固族”。
最后,向《敦煌》电影剧组以及英勇的解放军骑兵战士们致敬,《敦煌》这段甘州之战足以成为我国古装战争场面的标杆。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