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红黄蓝绿的古诗(古诗中的红配绿)

诗词中表现出来的颜色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色色具备其中,“红”“绿”两色绝对是常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形容红黄蓝绿的古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形容红黄蓝绿的古诗(古诗中的红配绿)

形容红黄蓝绿的古诗

诗词中表现出来的颜色丰富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色色具备。其中,“红”“绿”两色绝对是常客。

红花还需绿叶衬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这是绿的强烈对比。当这两种颜色同时出现,就会使得绿色格外醒目,红色格外艳丽。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句诗出自南宋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是一首抒发颠沛流离的流亡途的心灵之歌。

蒋捷抓住了樱桃成熟时的颜色渐红,芭蕉的叶子由浅绿变为了深绿,把无形的时光流逝转化为有形的意象。一“”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江南的景色,燕子飞舞,水绕人家,这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与枯萎的红花,瘦弱的杏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绿”是生机,“”是枯萎。“”与“绿”的对比代表了生机与枯萎的对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这是白居易创作的一句千古诗句。

作者创造性地将“红胜火”与“绿如蓝”形成“火红”与“蓝绿”的鲜明对照,将江南的春天写得格外生机勃勃。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风儿吹折了绿笋,枝枝下垂;雨儿催肥了红梅,朵朵绽开。这句诗对仗工整,句法新奇,描写景物自然亲切。

绿”的是被风吹折的笋,“”的是经雨洗过的梅子。“”与“绿”的对比,赋予了生命的勃勃生机。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红一点,指石榴花。春色,景色。

这是王安石咏石榴花的名联。

在浓绿色的衬托下,一朵色的花,使得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起来。石榴花的美丽与珍贵,并不在于其万紫千红、妖娆多姿,纵然叶子稀疏,那花却显得愈发鲜艳妩媚。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诗一开始,诗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江南。江南千里,鸟语花香,桃花盛开,一片春色。作者将“红花”与“绿叶”组合起来,以“映”为中心,深刻凸显了“江南春”的万紫千红。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

这两句是王维的传世名句。作者用“堪染”来强调“绿”,用“欲然”来渲染“”,这是画家的手法。将“”与“绿”给予更深的描摹。“”得几乎要燃烧,“绿”的则像颜料。于是,春天的勃勃生机,在红色和绿色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