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袁枚简介(性灵派诗人袁枚主张诗写性情)

唐诗宋词,大家公认的诗词创作高峰。其实,清代的诗词创作并不逊于唐宋时期,而且是处于复兴与集大成的总结时期,涌现了各流派,如“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纳兰性德派”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诗词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如“性灵派”代表性诗人袁枚的创作理念,就值得我们学习。

诗人袁枚简介(性灵派诗人袁枚主张诗写性情)(1)

袁枚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自称“随园主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在清代诗坛上,袁枚以其“性灵说”诗论独树一帜,主张“诗写性情”,就是从诗歌的创作内容出发,要求诗歌创作主体抒发真情实感,以真情去充盈诗作的内容。对流行于当时诗坛的各种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和扫荡,一改清代诗歌的风貌,影响深远,贡献斐然。

诗人袁枚简介(性灵派诗人袁枚主张诗写性情)(2)

袁枚创作时善于向平民百姓学习。他说:“村童牧竖,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有一次,在冬天的夜晚,袁枚借着朦胧的月光在随园中散步,欣赏岁寒三友松竹梅。偶然间,他看到一仆人挑着桶路过,那仆人看到一树梅花含苞待放,也许是受主人是大诗人的感染脱口赞道:“有一身花矣!”意思是把梅比作妇人,孕育着一树繁花。袁枚听了在心里暗暗称赞——妙喻。事后,大诗人竟点化出两句好诗:“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还有一次,袁枚出门,在一个僧人处借宿,欣赏了主人花园中的梅花。第二天告别,主人送行时风趣地说:“可惜园中梅花盛开,公带不出!”袁枚听后,立刻触发了诗兴,随即吟诵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清代诗词比之唐宋诗词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议论化倾向。如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说出一般人心中有而不易说出的道理,使人觉得精警、清新。清代诗人富于“理”而少于“情”,他们在诗中也叙事、写景,但往往不是为了抒情,而是为了宣志、说理,这既是优点,也存在不足。如袁枚在他的《鸡》诗。“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自佳,不可使鸡知。”全诗并无生动灵活的形象,但揭示了主人与鸡的关系,以说理取胜。

诗人袁枚简介(性灵派诗人袁枚主张诗写性情)(3)

最后摘录袁枚诗三首,欣赏之。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