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烈士陵园讲解员(董存瑞烈士陵园讲解员)
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河北省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里,一场烈士纪念活动正在进行。付田娟将手中的一束黄菊放在董存瑞烈士墓前,深深鞠躬。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七十多年前,他手举炸药包的英雄形象,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后人竖起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
今年43岁的付田娟已经在烈士陵园里守护了二十多年。从陵园的一线讲解员到陵园副主任,付田娟从未停止过对董存瑞精神的传承。“英雄事迹常讲常新。”
9月30日,河北省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里,一场烈士纪念活动正在进行。受访者供图
曾挑灯夜战背讲解词
陵园的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19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象征着董存瑞19载青春年华。纪念碑上雕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多人……在陵园工作的二十多年,董存瑞的事迹早已复刻在了付田娟的记忆里。
在董存瑞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董存瑞烈士雕像。受访者供图
付田娟自幼在隆化长大,对董存瑞的事迹耳濡目染,但起初要正式对公众讲解的时候,付田娟还是需要做很多功课,很紧张。“讲解不能出错,战士的名字、战役时间、地点、战场上的细节都得记清楚。”陵园对讲解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承着董存瑞的故事和精神。
那会儿的学习条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付田娟经常在“师傅领进门”之后,关起门来自己下功夫。挑灯夜战时,她的桌子上总是摆放着一个录音机和几本磁带。按下按钮,录制自己的讲解词,播放回听,一句话一句话地复盘,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哪一个字的语调听着不舒服就重来。”付田娟没学过讲解,但随后的十几年里却成了陵园最资深的讲解员。
现在在陵园里看到新入职的年轻讲解员,付田娟总能想起当年的自己。“现在的年轻讲解员都是专业出身,讲解环境可比我们那会儿好太多了。”
铁路“365天站长”眼里有故事的参观者
“为了新中国,冲啊!”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19岁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舍身炸毁敌暗堡。付田娟向无数的参观者讲述起董存瑞事迹。
她见过很多参观者,有满头银发的老者,也有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孩子;有隆化本土乡亲,也有远道而来专程祭扫的人。付田娟说,她时常在讲解的时候,从参观者的眼中看到“故事”,看到对方眼睛里的泪光,或是潸然泪下。“看似是在为别人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但其实,我自己也在每一次讲解中,从不同的参观者那里接受了一次次的红色教育。红色教育从来都是双向的,所有来这里的参观者,他们深受触动的表情和眼里的光,对我一样是最好的激励。”
董存瑞烈士墓。受访者供图
55岁的田自力就是付田娟眼中有故事的参观者之一。每天,田自力就在邻近陵园的铁路隆化站上迎来送往一拨拨的旅客。作为土生土长的隆化人,田自力也是听着董存瑞的故事长大的。1988年,挂着红花脱下戎装归来的田自力回到家门口的火车站上工作,清明、“七一”、国庆……特殊的日子,他总会和同事一起到董存瑞烈士陵园祭扫、参观。
“一朝入伍、军魂入骨。脱下军装后,第一次在家门口重新瞻仰董存瑞雕像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家乡是英雄诞生的地方,多么让人骄傲。”身边的同事给田自力起了一个绰号——“365天站长”,守好每一班列车,站好每一班岗是田自力自己对董存瑞精神的理解和践行。
董存瑞早已经成为隆化人的集体记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田自力告诉记者,隆化站所在整个站区,近三分之二都有参军入伍的经历,该站区也是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标准化站区试点单位。隆化站区作为与董存瑞烈士陵园的联建单位,历来是各个单位和工种新职人员入路、开展党日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到之地。田自力眼中,站区里每个人对董存瑞精神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践行、传承方式。
陵园多次扩建年接待量1200余万人次
七十四年前那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一声吼,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董存瑞的名字融入河流山川,烈士的忠魂生生不息。
付田娟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纪念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1954年,在清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旧址上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近几年,经过1957、1960、1973、2008、2017年几次大规模扩建,现在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9.16万平方米,成为了全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
“陵园现在年接待参谒者近36万人次,建园以来共接待参谒者1200余万人次。”董存瑞烈士陵园已成为广大群众培育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9月30日,董存瑞烈士陵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为主题的烈士纪念日活动,升国旗、向烈士纪念碑献花、擦拭烈士墓碑。
(通讯员李溢春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