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1)

“八大件”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将2只钟表谨献给宫廷,从此打开了中西交流的大门,钟表以它的装饰性、趣味性、实用性博得皇家及贵族的青睐,中国从而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钟表市场。清朝初期,广州“一口通商”设立海关,监管进出口贸易,其中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俗称“十三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钟表在中国的使用者的范围逐渐扩大,无论皇室成员,还是达官显贵都已使用钟表,欧洲的钟表厂商就发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怀表、自鸣钟等产品大量输入中国。其中,专供中国市场而制造的怀表应运而生,“大八件”。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2)

“八大件”

“大八件”名称由来

“大八件”怀表全名:大三针中国市场怀表,京津两地又叫“长形表”大多以银为表壳材质,白瓷表盘,罗马数字刻度大三针、透明表背加上精美雕花鎏金机芯的大八件怀表。“大八件”名称来源于机芯主要部件由8个部分组成。他们的商行在广州一带,发现中国人认为“八”字谐音“发”,寓意吉祥发达。

针对中国市场的怀表,是以英国传统机芯为基础的简化和改变。大部分为圆形表壳,有时采用椭圆形,少数采用六角形、八角形、梨形、水果造型等。为了满足国人“成双成对”的习俗,生产出对表,体现中国独特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意趣,它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大于实用性。

最早在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是出版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苏常州人陈森所著的小说《品花宝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心里想道:‘送他些什么东西才好呢?’看着自己腰里一个大八件钢瓤表,值二百吊钱,将这表给他罢……”小说中提到的“大八件钢瓤表”在当时的价值是二百吊钱,可见,大八件怀表属于比较昂贵的礼品。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3)

“八大件”

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制造工艺

独一无二的机芯

“大八件”怀表采用了独立式发条盒,而且专门装配了经过雕刻花纹的鎏金机芯,被称为“中国式机芯”。成熟的“大八件”机芯通常由主夹板、上夹板(包括一个传动夹板、一个擒纵夹板、一个摆夹板等)和一个发条盒组成,采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例如铜、钢等,黄铜属于常用的基本材料(往往采用镀金工艺),钢材则较为特殊(往往采用镜面抛光或烧蓝工艺)早期产品多为钢制机芯。

机芯经常通过手工雕刻纹路被赋予特殊的外貌,采用了双刀雕刻的技法突出纹饰,其中的雕刻图案以卷草纹居多,早期的夹板纹饰都是手工雕刻,到了大八件制造的中晚期以后,中国市场对大八件怀表需求数量增加,工具的改进和精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被冲压工艺所取代,后期的产品虽然精美可已失去人工的灵气与韵味。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4)

“八大件”

特殊的机芯还采用珐琅、漆绘、镶嵌珠宝等工艺进行修饰,针对上夹板而言,如俗称的“龙凤夹板”、“云纹夹板”以及“满花夹板”等等。形成极具艺术化的表现力。例如:采用珐琅在机芯夹板上进行填充,因为这个工艺还需要烧结,所以经常会使机芯的定位细节变形,因此这类机芯成品率极低,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对于八天动力储存机芯,有时也会采用两个发条盒的设计,在机芯设计上往往是中轴对称,发条盒分别位于中轴两边,“太空人”造型的夹板就充满着意趣,极为容易辨识。

大部分机芯一次满弦能走时24小时,独特的机芯可走8天,普通的一圈是十二小时,还有一种机芯根据中国十二时辰而设计的十二时辰表,一圈走二十四小时。

功能方面还有稀缺的音乐怀表(琴表)、大自鸣表、问表、动偶、两地时等。

大八件为钥匙上弦,条盒轴上弦及机芯中部调节时间轴。擒纵系统大多为“工字擒纵”“丁字擒纵”和“卡字擒纵”。 依擒纵系统的不同,有些秒针采用瞬间跳秒的运动形式,普通的走半秒,特殊的走一秒(俗称: 顶半秒、顶一秒)。

独特的中国元素,中文的品牌名称被雕刻在主板和后盖上,少部分印在表盘上:Ilbery、播喴、有喴、馀喴、怡拿、富硕、点耶,亨达利、康喴、美记、渡江、馀昌、这是等等。大部分大八件怀表为开面表,暨有金属制后盖及后盖内防尘盖,正面只有玻璃制表蒙。依尺寸的不同分5种型号。

表壳的多元化是大八件的另一特色

贵金属材质,高档大八件为18K金壳,还有银镀金表壳,普通为银制表壳,铜镀银表壳。

珠口镶嵌:为了满足中国人喜欢珍珠的特点,将大八件怀表的前口、后口、表脖、表环等处采用双棘爪抱镶半珍珠。均采自日本的淡水珍珠(中国人称为东珠),珍珠的大小及色泽要经过十分严格挑选,体现高贵典雅。

珐琅绘画表壳:微绘珐琅不但对画师的技艺有着严格的要求有绘制珐琅彩绘的画笔也有严格的规定,方寸之间的表现一般的画笔无法完成,微绘画笔是用小鸟头上几根极细小的羽毛制成的。本身材料是微颗粒珐琅料,画好后还要精心烧制,通常人物最难,然后是花卉,其次是风景,温度是关键,成品率很低,一件烧制完好的珐琅彩绘作品的价值十分珍贵。

早期的表壳上面绘画的是西方宗教题材和花卉,后来逐渐在大八件上演绎中国的元素。中国的山水画、侍女图等,甚至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口岸的场景被搬上了大八件外壳。

较有代表性的由“万花不落地”“鸽子与鲜花”“西方仕女”“中国人物”“世界名画”“广州口岸风景”等。

还有一种是透底单色珐琅,在金胎或银胎表壳上手工打磨出鱼鳞纹,一为增加美观,二为加强附着力,上附蓝色或红色珐琅,烧制成型后镶嵌珍珠图案或钻石图案。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5)

“八大件”

标志性表盘

为了迎合中国人的情趣,大八件怀表采用了白瓷大三针表盘,上有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设计,十二时辰表为中文汉字标示。当然也有小三针的款式,小秒针在表盘6点位。表针有钢制精细淬火(烧蓝)和铜制,特别的是金制。指针的类型有:梨形指针、花形指针、镂空指针、十字指针、星形指针、蛇形指针等。

相关配套

表帕

又叫表袋,《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再看手里的 潮州 扇子,指头上搬指,腰里的表帕、荷包,没有一件不是堂翁的。”由于清朝服饰的局限性(没有口袋)衍生了装怀表的表帕,可以放置在腰带上。

表帕在质地上有金的、珐琅的、织绣品上面装饰有各种吉祥图案,配有五彩的丝穗,有的表帕还栓有怀表钥匙,表帕往往是成组配饰中的一件,其它的还有荷包、扇套、扳指套、眼睛套、槟榔套、火镰套、褡裢等,宫廷画作《孝钦显皇后对弈图》中绘画正是平日里男子将怀表装在表帕内佩戴于腰间的情景。

怀表链与钥匙

搭配“大八件”的专用怀表链为金质或银质,珐琅和金质的较稀缺。银质链有双面图案构成,一面是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文字;一面是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动物图案。上述“大八件”专用表链由京、津、奉(沈阳)高档金银楼制作销售。

专用钥匙有金、银、铜、铁、珐琅等,通常钥匙上有文字与怀表品牌相同,此为原配钥匙。

表挂贵人归家后,宽衣解带,所佩戴饰物按部就班的放置固定位置,怀表也不例外,放置怀表的物件是红木制成,是按苏钟或广钟造型制作的,体型较小,内有挂钩,将怀表从表帕取出,然后挂至表挂之内。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6)

“八大件”

收藏“大八件”怀表

注意事项:“大八件”怀表的特殊性复刻较难,门楷低,新的不多,可改制和修复的不少。初学者须多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向专业人士请教,怀表市场较成熟,不要抱有“捡漏”心态。先从入门级的抛光银壳“大八件”入手,带有珐琅装饰的精品表,其艺术价值和价格相对高些,上手要谨慎。

首先看外壳有无裂痕和修复。

表盘是否原配,观察包浆及字体,专业一些的拆下表盘看是否有盘爪。

大三针风格与颜色是否一致。

珐琅片是否影印片,或后配珐琅片以及填补修复,可用坚硬刀具刮试(必须经卖主同意)因为珐琅硬度高于金属。

机芯防尘盖上弦孔是否与机芯轴相对,固定夹板螺丝颜色是否一致。

轴承齿轮盖眼和摆眼是否红宝石或钻石。

珠子口怀表必须观察是否有抱爪环抱半珍珠,否则为后镶。

100多年的古董怀表走时是否准确已经不是关键。

一般怀表银质外壳易生锈,颜色为黑色,镀金外壳由于金质抗氧化能力强好些,长时间磨损容易露铜,生锈为黑绿色。


文藏头条号精彩内容: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传统民居艺术大饱眼福!

珐琅怀表的特点(奇珍巧转运时来之)(7)

更多艺术赏析与收藏资讯,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