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后市猜想(高位接盘巨亏17亿)

如若是中国股市的老股民,对中国炒股软件的发展历史恐怕都能如数家珍。从早期的钱龙软件一枝独秀,到中期的海融、指南针等“百家争鸣”,再到之后大智慧、东方财富,同花顺,通达信等“大浪淘沙”。

这期间,大智慧(601519,SH。今日即5月2日起变为“\*ST智慧,通过收购研发等,开发出了如今普及最广的炒股软件形态。然而时移世易,在上市6年后,大智慧如今却面临连续两年亏损,首度“戴帽”的窘境。

大智慧后市猜想(高位接盘巨亏17亿)(1)

那些神奇的股票软件真的有那么靠谱吗?

曾经中国股市的老股民在上一轮07年的牛市中的对大智慧可是如雷贯耳。当时几乎所有的券商营业部在营销客户时几乎都会把大智慧软件作为一个重要的吸引手段。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大智慧软件公司也在2011年顺利上市登陆A股,成功募集资金25.52亿元。这看上去几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公司:手握25亿元巨资,又在A股市场登陆,又有自己研发的软件系统,至少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大有作为吧?

股民不能再像小孩一样被骗了

这样的高价收购让人着实看不明白:难道是大智慧为了券商牌照而拼了?还是当时大智慧看好A股会上一万点所以觉得85亿元的报价都不高?难道是大智慧软件测出来的大盘会上一万点吗?

所以,在这样的决策失误之下,高价收购带来的风险从那时起就开始发酵:2015年净亏损4.47亿元,(这还是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基础上)2016年更是净亏损17.76亿元!

大智慧后市猜想(高位接盘巨亏17亿)(2)

投资有风险,这句话是所有的投资市场都会提示投资者的,而作为一家以专业分析软件为王牌起家的上市公司, 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还是15年牛市环境下就接连亏损了22亿元,几乎占了25亿元IPO募资的90%,这着实让人震惊!

作为上市公司,特别是资本市场相关的上市公司,更需要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为股东负责,而作为投资者,在鱼龙混杂的投资市场,也要擦亮双眼:市场没有永动机,没有常胜将军,有的只是对风险敬畏之下的冷静和谨慎小心。

提示风险,揭示市场热点背后的隐忧,是财经牛眼一贯的风格,搜索股哥说盘(ggsp999),笔者继续道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头条号“财经牛眼”首发,文字为作者原创,转载请留言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