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居住地名称的由来(杭州地名源流考)
杭州境域,早在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于此生息繁衍。距今约7000——6000年前马家溪文化时期,境内就有先民定居生活。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和老和山考古发掘中,发现一批古原始村落遗址。[1]今余杭区小古城遗址,是夏商时期重要中心聚落。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确证距今5300——4200年之前,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的道路。[2]良渚古城遗址,被学术界称为“中华第一城”;也证实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
作为都邑、政区地名,历有余杭、钱唐、泉亭、临江、杭州、西府、临安之称。境内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绵延。今择其要作初步考释。
余杭。杭州古称。晋代司马彪《郡国志》载:余杭即“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亦云:“杭因禹而得名,且谓山顶有石穴,相传是禹系舟处。”“本名‘禹航’,后人俗讹为余杭。”南宋《咸淳临安志》载:“舟枕山,在余杭县西北二十五里,山顶有穴,古志云,禹治水系舟之所。”
自晋之后,历代国史、地志、地方志,莫不以《郡国志》为据,今之余杭,古为禹航。有学者也认为,相传4000年前禹会诸侯于会稽,大禹于此(今绍兴)“舍航(杭)登陆”,初称“禹航”,日后讹传成余杭。[3]
余杭为古越语华夏文译写地名,仍可探讨其得名渊源。
其一,余杭为越语得名,多成学界共识。最早提出余杭为越语地名者为晚清学者李慈铭。他在《越缦堂日记》中云:“盖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于越、句吴也……其义无得而详。”现代学者周振鹤、游汝杰在《古越语地名初探》中认为:越语人名地名中的余、乌、无、夫均为发语词,无义。余杭中“余”地名也类似,但“杭”字尚不明其义。并认为古越语与华夏语有很大区别,“江浙一带古越语地名的一条规律是齐头式地名只有关加式,即以发语词领首,未见有倒置式地名。”[4]
李锦芳《百越地名及文化蕴义》一文中认为:古越地名冠首词是通名(类似于今杭州之“州”);罗玉兰《古越语“句”、“姑”探微》一文认为:古越语中带句、姑、无、余、夫的人名、地名,前置词有“官”、“首领”之义,含有尊称性质(敬词);苑利《韩(日)语与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吴越比较(上)》一文中认为:古越语前置发语含有敬语之义。这就为古越语“余”字探源,启发了思路。
其二,余杭之“余”,为古越语华夏语译写地名发语敬词,已渐成多数学者共识。既为敬词,当有实指事物,否则何以为敬?这正如中国古人敬天、地、日、月及宗祖、神龙一个道理。《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第十》:“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古越语“余”,虽为敬词,实有所指。今浙江余姚、余杭、余暨、余干、余发等地名中“余”,即可视为产盐之地。盐,为古越族主要的战略资源。距今5000年前,炎、黄、蚩三大部落,为争夺今山西运城市盐池而发生多次大战。[5]《周礼·天官》中有“盐官”之载。而散盐多为古代民族所共享。极可能春秋之前,海盐经东夷及古越人开采后,用舟船沿水路运往中原地区,并换回所需物质。史载姜子牙(太公前?——约前1015)为周朝开国元勋,后封于齐地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6]盐,既可富民亦可富国,古越人多崇敬之,故将其产盐之地称之为“余”。后因习相沿,遂演变为地名首发词,实之崇拜“余”(盐)之余韵。
其三,余杭之“杭”,亦当为古越语华夏语译写地名。但其义项,可能与华夏文略同。应与大禹于会稽(今山东省泰山附近,春秋时会稽地名移借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大会诸侯有关。《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六》引《吴越春秋》云:“禹巡行天下,会计修国之道,因以会计名山,仍为地号。”[7]从现有出土文物看,防风氏创造的钱山漾文化(前3300——前2600),从南荡、广富林、钱山漾,到点将台、马桥文化,均有大量聚落及城邑发现,而有虞氏约在前2000年前,创造的广富林文化(约2300——前2000),从而取代了防风氏在今上海市一带的统治。从中也可看出中原二里头文化南浙,甚至部落南迁的历程。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2]273
我们认为:这与《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6]62并非虚言,确有历史史实依据。《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万国”非实数,多也。大禹在会稽大会诸侯时,善在东南治水的防风氏迟到,被大禹处死的故事,也非妄言。
有学者考证3000年左右的变迁,黄河东流大致不离泰山南北附近。大禹在会稽大会诸侯时,也应在这一带。诸侯应多是从水陆乘舟登陆而来,回到封国时,自然也多登陆乘舟而去。大禹后裔主支也当族居在泰山南面附近一带。西周初,今余杭极可能是有一个善造舟的古越部落聚居于此,专事造船运盐之业。此古越部落之越人谓“船”为“须虑”。[8]因善造舟运盐。大禹会诸侯之后,其后裔主支南迁今浙东南一带,便将古越人谓“盐”曰“余”,保留下来以华夏语译写为“余”,将“须虑”(船)用华夏语译写成“杭”。古时杭、抗、斻、航,皆可互通。《诗·卫风·河广》《楚辞·九章·惜诵》皆可证之。[9]这很有可能属此况。而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独木舟及木浆,[8]273亦可证“余杭”之“杭”即方舟、渡船,这确与当时南北船业、盐业及海运有关。
其四,余杭地名见载于先秦之前。《越绝书·卷第二》载“余杭”地名有10处。如“乌程、余杭、黝、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帝刻石徙之。”[8]95《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余杭”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6]185[集解]徐光曰:“盖在馀杭也。”馀杭即余杭。《汉书·地理志》载“余杭县”。
由此观之,余杭得名当在春秋之前或春秋时。公元前306年楚灭越,越王无疆战死。战国末楚于此极可能置军邑,属江东郡,为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封地势力范围。而“余杭”释名,皆为晚出。明万历《余杭县志》载:“少康封无余于越,以立禹祀,因曰余杭。”清嘉庆《余杭县志》详载余杭得名,与夏禹大禹航者,东去,舍舟登陆有关,而“余杭”乃“禹航”之讹。《钱塘县志》《杭州府志》皆因之。
我们认为:余杭得名,源于先秦;其中蕴含着古越人产盐地及大禹后裔方国海运兴业之义项,不可忽视。而明清《余杭县志》等地方志释“余杭”地名渊源,也有合理成分。完全摒为附会之说,恐怕也未妥当。总之,余杭地名释名,是个复杂的问题,应该在占有较多有价值的史料及出土文物资料的基础上,仔细考证,才是唯一的出路。任何推测、臆断,皆不可取。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东汉中期后,会稽郡治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秦置钱唐、余杭二县,属会稽郡;治今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至钱唐,临浙江。”汉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东汉初一度并省,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复钱唐县;元和二年(179),置钱唐为侯国,封朱儁为钱唐侯。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不久废。陈祯明元年(587),置钱唐郡,辖钱唐等4县,郡、县同治于今杭州市江干区。[1]14-15
钱唐称名,历有多说,[10]概其要有三:
一说南朝宋刘道真《钱唐记》:“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石者,即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后人始信不疑,定为史说。其实,钱唐乃古越语地名,得名于先秦之前,而华信筑塘,据考始于西汉末东汉初(9-36年)。以此比附先秦“钱唐”之名,当然毫无理据。清代杭世骏《订讹类编·卷三》云:“盖以钱易土及捐钱筑塘等事,皆附会之词也。”
二说钱王筑塘,故名钱塘。钱镠立吴越国,因海塘多次冲毁,遂招募500名弓箭壮汉,每待涌潮时500名弓手支箭齐发,每潮一箭,“连射五箭,潮迅避钱塘,东趋对举西陵。”相传至此后潮水不患。此说更属无稽之谈。因钱镠为五代人,比钱唐得名迟1100余年。如此附会,更是南辕而北辙,与钱唐得名背道而驰。
三说钱唐得名与西湖有关。此说认为:西湖早期有许多俗称,其中最著称者曰钱水、钱唐湖、武林水、金牛湖。作者以此对武林水、金牛湖、钱水从词源上释义后,分别解读“西湖”为“武林山溪水总汇之处”,“金牛湖”即承载“‘金流’之水的湖泊”;钱水之“钱”假借为会合,指武林山溪水之汇集、汇合。钱唐湖之“唐”,表示深水池、深水潭。因之“‘钱唐’就是武林‘钱水’汇注而成的水潭,即西湖。”[10]
我们认为:以上诸说有同义反复之嫌;而更为关键的是,西湖古代是与钱唐江相通的浅海湾。秦置钱唐县,大概是为了治理钱唐江,设余杭县主要是为治理苕溪。东汉熹平二年(193),余杭县令陈浑率军民修筑西险大堤。西险大堤汇流了源于临安天目山的南苕溪、中苕溪和源自于余杭的北苕溪,诸水在瓶窑汇成东苕溪,全长44.9公里,其中在今杭州市境内长38.9公里,流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从此西险大塘以东和今杭州主城区才得以形成。[11]这表明在秦至西汉之时,今钱唐县主城区未在今杭州市区,今杭州市区大部分为浅海滩及沼泽地。钱唐县城,在四周围合的西灵隐山麓(今灵隐寺一带)。
钱唐得名,属古越语华夏语译写地名,难以稽考其义项。不过《越绝书外传吴地传第三》载:“秦始皇造(通)[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秦始皇发会稽适戍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县相属。”[8]98-99据此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80),置钱唐县,主要以秦在钱唐一带设置军邑之戍,用以开通山陵道与水道,以治钱唐江。而文中一些地名,如陵道、拳塞、马塘、钱唐、浙江,当是古越语华夏语译写地名,其义项至今难考。
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杭州之名始载国史、方志、地志。《太平寰宇记》:“(州)在余杭县,盖因其县以立名。”这表明杭州之“杭”得名源于余杭县地名;州,元代废郡名,以州辖县,郡县制改为州县制。其时,杭州辖钱唐等5县,州治于开皇十年(590)移治于钱唐县。
隋大业三年(607),改杭州为余杭郡。唐武德四年(621),复原名。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余杭郡。乾元元年(758),又复杭州名。
隋唐间杭州地名频繁改动,必要深因。当与隋、唐经济发展,人口大增,商易繁荣,导致政区频调,称名改而复故。从全国范围来看,大致有如下一些原因。一是因避讳而改;二是因前朝政区设置过多过滥而改;三是因避同名而改;四是因政区地名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而改;五是附会风雅而改;六是以武则天推行以文治国的国策而改。[13]
对于杭州复名而言,当与唐武德四年,为避国号讳,改郡治钱唐县为钱塘县有关;亦与州域内政区频调,密切相关。[1]16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杭州刺史钱镠封为吴越王。次年,升杭州为大都督府。后梁龙德二年(922),分钱塘置钱江县,两县同城而治,并为州治。龙德三年二月,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辖杭州、越州等地(今浙江省全境和江苏省南部、福建省北部),建都杭州,称西府;亦称西都。西府辖境与原杭州同,仍辖钱塘等9县。[1]15-16号越州为东府。其时,今杭州形成东、西二府制。[14]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钱江县为仁和县,杭州为两浙路治所。南宋以杭州为都城,升杭州为临安府;同时又为两浙西路治所。
临安,何以为名?
临,字出孟鼎,字形如人俯视众物状。后多引申为接近、靠近之意。《吴子·料敌》:“赵卫吾北,齐临吾东。”《易·临》:“象曰:泽上有地,临。”皆释为此义。安,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女人静居于屋内。后引申为安稳、安适之义。《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左转·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皆释为此义。临安,靠近安定之境之意。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析余杭县西境置临水县,治今杭州市临安区北高虹。西晋初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宋《太平寰宇记》临安县:“临安山,县取此为名。”属吴兴郡。《临安市地方志》认为:临安山即今锦城西南玲珑街道办事处高源村的高山(原高山村)范围,主峰双峰尖,海拔678米。这一论断源自《太平寰宇记》及《咸淳临安志》、清乾隆《临安县志》。清宣统《临安县志》载:“临安山,一名安乐山,在县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云:现取此山为名,南有郭文宅基。”
以上说法值得商榷,临安得名可能源于临水县。
其一,西晋初改临水为临安县,并非言得名于“临安山”。古代置县改县名,皆有依据可寻。如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汝县为临川县,治今江西省抚州市。据地方志载:东汉永元八年(96),分南城县置临汝县,治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以地当临、汝二水汇合处得名;隋开皇九年(589)改为临川县。次如隋大业四年(608),改蔚汾县置临泉县,治今山西省兴县西北,属楼烦郡;唐武德七年(624),又改其为临津县。以上县例推之,凡以“临”之为开头的县名,改称县名后,仍以“临”字开头。因此之故,临安县,当以临水县改称,更属此种情况。[15]
其二,临安县以“临安山”为名,当为附会之说。一是临安山并非名山,且隋唐之前并无明载临安县,得名于“临安山”;二是古代置县多以名山名水为名。如湖南攸县,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陕西华阴县,因以太华山在南向而得名;浙江省原山阴县以位于会稽山之北而得名(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江西省鄱阳县以鄱水西入湖汉得名。以上县例不胜枚举。临安山非名山,难以此为县名。三是临安以“临安山”为名,皆为北宋之后释其渊源,且长期以来并无确证此山存在,多泛指非具指。更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5月,杭州市临安市(今临安区),组织有关文史、地方志专家考证,对“临安山”有个基本的解读。[16]但这些解读皆依《太平寰宇记》及清代《临安县志》为本,更使临安得名于“临安山”的问题复杂化,甚为憾矣。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临安府为杭州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杭州路为府。清因之,为浙江省治。民国时期,区划频调,称名不改,归属随政区更改而变更,境域因区划各异而不同。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区频调更甚,归属随更,但杭州作为省府治驻地不变。[15]1723
境内多山岗小平原,气候温润多雨,河溪纵横,河网密布。富农产,多竹木,盛产稻、鱼。工业基础雄厚,多新兴科技产业。大宗特产有丝绸、茶叶、萧山花边等,尤以杭州丝绸著称于世。水陆交通便捷,有省内最长的航空港。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等知名高校。西湖为亘古名胜。环西湖有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王庙、西冷印社、六和塔、白塔、保俶塔、净慈寺等十景,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2-3.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72.
[3]梁宁森.杭州变迁的历史轨迹[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8-79.
[4]周振鹤,游汝杰.古越语地名初探——兼与周生春同志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
[5]彭雪开.涿鹿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21:(9).
[6](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45.
[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18.
[8](战国)袁康,吴平.越绝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102.
[9]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45.
[9]方言分子“杭州”得名考(2):钱塘之名[NB/OL.[2017-05-20].https://hlog.sina.com.cn.
[11]赵弘中.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J].杭州(上半月),2021:(7):118-119.
[12]宋立松,王 新,向卫华,周 强.杭州湾滩涂资源遥感动态监测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7(1).
[13]彭雪开.宜春地名源流考[J]中国教工,2022:(3).
[14]王建国.“西府”称谓考[J].唐都学刊,2019:(5).
[1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45-2155.
[16]临安市地名办公室,《临安市地名志》编纂组.临安市(县)以临安山为名[NB/OL.[2020-11-10].heeps://linan.19ll/oll.com.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