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只为看看庐山(逐梦共青城庐山观)

开栏的话||“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看江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对江西的赞誉可以说是精准独到。如何“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我们要有“跳出庐山看江西”的胸襟和担当。我们开设“‘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看江西”专栏,综合运用报网端等形式报道江西。

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跋山涉水只为看看庐山(逐梦共青城庐山观)(1)

今天我们刊发第十二篇:

逐梦共青城

郑少忠

跋山涉水只为看看庐山(逐梦共青城庐山观)(2)

图片为共青城城市风光。

杨牧青摄

共青城在哪里?

共青城在鄱阳湖的怀抱里。

共青城,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依庐山,东邻鄱阳湖,这里山青水秀、天蓝地净。

一部共青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青年创业史。1955年10月18日,第一批98位上海志愿垦荒青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放弃大都市的舒适和繁华,来到鄱阳湖畔滩涂草洲垦荒创业,拉开了共青城的建设序幕。随后,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垦荒者汇集到这里,加入垦荒创业的行列。

在垦荒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坚守初心和使命——

“给我三年,搞不成我就死在这里。”原共青垦殖场党委书记余仕观的“军令状”,是何等的气概;

“路是逼出来的,就是用手刨、用头拱,我们也要闯出一条路来。”原共青垦殖场党委书记、场长蒋仲平的“名言”,激励了多少年轻后生……

60多年来,共青城的几代新老建设者接续奋斗,锻造并秉承“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城精神。它支撑共青城一路披荆斩棘,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壮大的灵魂。

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再到共青城开放开发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共青城成为江西省最年轻的县级市。短短几十年,共青城从鄱阳湖畔荒滩草洲上白手起家,发展成为创新创业之城、青春活力之城、绿色生态之城。作为国家级赣江新区的重要组团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共青城以青春的姿态屹立在庐山脚下、鄱阳湖畔。

说到共青城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共青垦殖场板鸭厂。如今,共青垦殖场板鸭厂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在共青城地区却活跃着十几家民办的小型板鸭厂。这些小型板鸭厂的经营者有的是垦荒者的后代,有的是当年共青垦殖场板鸭厂的工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坚守着传统的生产工艺,葆有一份情结。

1959年,安徽遇灾荒,15岁的蒋仲平来到鄱阳湖畔闯生活。上世纪60年代初,蒋仲平来到九江十里铺,跟着师傅学习手艺。他年轻力壮,学徒期间,挑盐、晒鸭等苦活累活抢着干,终于练就了娴熟的“头刀”功夫,脱颖而出。第二年,在鄱阳湖畔,板鸭厂白手起家,蒋仲平被任命为副厂长兼车间主任。

当年,板鸭厂就生产出合格板鸭近3万只,其中出口1.5万只。然而,共青人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板鸭生产。第二年,他们大胆改进传统工艺,用草木灰替代传统的黄泥,开发生产味蛋,当年出口近5万枚。随后,他们又把过去丢弃的鸭肝、鸭肫、鸭心腌制成味道可口的鸭子内三件,把鸭头、鸭翅、鸭脚、鸭舌等加工成鸭子外五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成为美味佳肴。

1969年7月,蒋仲平25岁,受命搭建厂房。当时正值雨季,洪水汹涌,冲垮圩围堤,顷刻之间吞没了从金湖运来的大部分砖瓦。如果坐等洪水退去,必然耽误板鸭生产。为了按时建好板鸭车间,保住共青垦殖场,蒋仲平带领几十名年轻员工纵身跳入数米深的洪水中打捞砖瓦。那时候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等着人干,偏偏这个节骨眼上蒋仲平得了严重的腹泻、发烧,伴随而来的龋齿发炎更令他疼痛难耐。医生要他立刻停止工作,消炎后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夜晚,蒋仲平躺在草棚里,听着工地上传来的阵阵打夯号子,想到去县城交通不便,看病必然要耗费数天时间,他坐卧不安。为了早日重回工地干活,蒋仲平偷偷找出一把老虎钳子,对准夹好龋齿,自己把它拔了下来,然后用棉球蘸了酒精咬着,就这样扛了一晚上。

共青人终于抢在9月底之前建好了厂房,外加1座仓库、4栋催膘棚。板鸭厂按时开工,蒋仲平带头上阵,使出看家本领。当年,板鸭厂奇迹般地生产出11万只板鸭,挣了9万块钱。

渴望致富的共青人从未停止思考。随着板鸭产量的逐渐增加,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废弃的数万斤鸭毛堆积如山,扔掉可惜,存放着又臭气熏天。1970年春季广交会上,前去推销板鸭的蒋仲平第一次看到出口鸭绒制品,鸭毛加工成鸭绒可以出口赚钱,而且价格不菲。蒋仲平很受启发,回来后就着手建羽绒加工厂。如今,在共青城周边有数百家现代化的羽绒加工厂,但是在当年,这样的工厂全国屈指可数。

上世纪60年代,大批下放干部和知识青年陆续被安置到垦殖场,其中有一位来自江西经委技术处的工程师,叫端木家榕,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为了了解分毛机的工作原理,蒋仲平、端木家榕等人前往长沙羽绒加工厂学习。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反复观察设备结构,绘制草图,有时候趁着休息的机会,钻进分毛机内部,了解构造原理。回来后,端木家榕把自己关在屋里,熬夜10多天设计出一套木质结构的分毛机,巧妙地利用鼓风机和搅拌机旋转的原理分离羽绒。

又是一年广交会。这一次,共青垦殖场生产的羽绒背心吸引了外商的目光。一位加拿大客商当场订购了750件,共青羽绒厂在广交会上一举成名,一步跨入出口企业行列。

大批量生产对羽绒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端木家榕等人在研制分毛机的基础上,带人继续钻研,用土办法仿制洗毛机和烘干机,组装出一条别具特色的生产线。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共青人创业的信念。靠板鸭起家的共青人,在鸭毛上寄托了发家的希望。到1978年,从事工业生产的职工,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增加到1000多人,总产值也从板鸭厂的9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1980年,位于共青大道东侧的共青羽绒厂大楼兴建。这里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羽绒制品生产基地。在这里,著名的“鸭鸭”品牌从无到有,后来风靡大江南北。随后,共青人办起印染厂、纺织厂、乐器厂、机械厂等,走出了一条农工商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共青垦殖场被新闻媒体称为“鄱阳湖畔的小上海”。这时的共青垦殖场,已经有繁华的商业区和完整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拥有全国最大的羽绒厂和江南最大的低度饮料酒厂,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从最初的98位垦荒者壮大到3万人,从填不饱肚子发展到年产值6亿元。

如果说共青人过去是靠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那么新一代共青人则需要崇尚科学、开拓奋进。

郝春,1976年出生,19岁之前都在共青城读书生活,1995年考上南昌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毕业后去了北京发展,在北京奋斗10多年,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和商贸公司。2016年,他放弃在北京蒸蒸日上的事业,选择返乡创业。

“我的父亲是共青城的垦荒者,为共青城的建设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在共青城深深扎下了根。我从小在共青城长大,又受父亲的影响,特别眷恋共青城,血液里本来就流淌着共青城精神。”郝春说。

回到共青城后,郝春翻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分析了共青城近年来的大量数据,最后做出决定:回到当年垦荒队员们起始之地共青城金湖乡,重新创业。郝春说:“父辈们曾从这里出发,作为一名垦二代,我决心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然而,这个充满情怀的想法,刚开始却遭到母亲的反对和周围人的质疑。现实的重重困难并没有让郝春放弃,而是让他更坚定地传承、弘扬共青城人的可贵精神。

发展农业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和运用科学技术。为了找到最适合当地的农作物,郝春寻求了许多农业专家和当地农民的帮助,最终确定在两千亩的土地上种植再生稻。经过三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基本实现了最初制定的战略,并成功打造出了共青三宝——共青源再生米、共青源菜籽油、共青源板鸭,如今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一个人富裕不算什么,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郝春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创新创业永远是共青城人的不竭动力。如今,郝春这样的“垦二代”“垦三代”纷纷回到共青城创业奋斗。这个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22万的县级城市,处处青春气息洋溢,使共青城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城、青春之城。

老一辈共青城人实现了从“板鸭起家”到“羽绒发家”的跨越。新一代共青人秉承“科教立市、双创兴城”发展理念,创立了共青科教城、基金小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互联网教育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这些新兴产业也成了共青城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新一代共青人的逐梦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图景。共青科教城用了不到500天时间完成了50亿元投资,在5000亩的荒滩上建起了5所现代化大学,让青年学子在这里求学逐梦。随着职业教育大学园项目落地,未来5年还将聚集20所高校20万大学生。共青城创新创业的品格始终保持鲜亮,青春活力的特质日益彰显。

新的时代里,共青城再一次勇立潮头,共青城人永远是年轻。

原载于《人民日报》2020年06月20日 08版,原标题为《逐梦青春之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