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习俗:亲手包粽子让年轻人体验传统文化

包粽子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习俗:亲手包粽子让年轻人体验传统文化(1)

6月25日,活动现场,小区居民带着小孩参与包粽子。

包粽子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习俗:亲手包粽子让年轻人体验传统文化(2)

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龙舟拼图DIY活动。

“我们包的不只是粽子,还是快乐,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忘记这些传统的东西了。今天是端午节,我们通过亲手包粽子来让更多年轻人和小孩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住在清新凯旋门小区的居民刘阿姨认为端午节包粽子才有过节的气氛。

6月25日上午,粽情端午、同心奔康,2020清远市端午节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清新凯旋门小区举行,作香囊、拼龙舟、包粽子、学民俗,丰富多彩又极具端午特色的娱乐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加。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明办主办,清远日报社承办。

端午粽飘香温暖社区

早上9点,凯旋门小区广场上热闹非凡,居民、志愿者陆续到达活动地点领取粽叶和糯米,大家4人一组围站在一起,拿粽叶、舀糯米,用绳捆扎熟练地包起粽子,牛角形、五角形、长条形等各种的漂亮粽子瞬间成型。

大家边包粽子,边聊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包粽子吃粽子正好应节”,“第一次尝试包粽子,只要不会散就好了。”活动现场每一位拿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的居民都兴高采烈。

付阿姨告诉记者:“今天参加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学会了包粽子,还联络了邻里的感情,给需要帮助的家庭送去了欢乐。”

活动结束后小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道,将这些满含爱心的粽子送到了小区老人家中,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居民也可以将自己包好的粽子拿回家,与家人共享美味。

垃圾分类“粽”动员

“吃粽子,粽子馅和粽子叶怎么处理?”“粽叶扔进干垃圾箱还是湿垃圾箱?”又是端午飘香季,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端午习俗,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活动现场进行了端午节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你看现在小孩子在幼儿园都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了,我们大人可不能落后,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家住凯旋门小区的王奶奶说。活动过程加入的垃圾分类知识互动、“垃圾分类讲解”等环节,让现场的居民一边包粽子一边答,现场欢笑声不断中。

小区物业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但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也享受街坊邻居同享端午节日的喜悦,让居民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小区今后将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共同努力建设绿色美好家园。

亲手做香囊分享别样端午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这是端午习俗的民谣,如今传统的端午香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当日活动中,小区居民们聚到一起,跟随志愿者一起学做端午香囊。不少居民都是第一次制作,没什么经验,该怎样封口,填多少棉花,放多少香料,里面门道不少,让大家兴致很高。只要跟着学一会,居民们基本都能独立完成了。

制作香囊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小朋友们参与其中,虽说是第一次拿针,针脚有些歪歪扭扭,但跟着志愿者教的步骤,折布、装填香料,缠丝线,缝边脚,却也做得有模有样。在清新三小读五年级的刘雨告诉记者,这次她学了一些端午节的习俗,还制作了一个香包,知道了香包有驱虫辟邪的效果。

另外,在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龙舟拼图DIY、端午文化展示、端午知识问答等活动。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何帆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