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怎么治疗好(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治疗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怎么治疗好(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治疗注意事项)(1)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 ,疱疹。

病因就是肠道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埃克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特性

肠道病毒在感染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唾液、疱疹液中生存,因此接触这些物质容易被传染本病。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室温下可存活数日,尤其容易在湿热环境中生存。

肠道病毒在50℃的环境下可以被迅速杀灭,因此可通过高温煮沸衣服、餐具等个人用品进行消毒。

感染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后,可获得针对单一病毒的长期免疫力。

由于致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型别多,因此可发生反复感染或多种肠道病毒混合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隔离,一般对症治疗等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患者,阴性感染者,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的成年人。

爆发或流行的时期(散发期),主要是通过阴性感染者传染。

传播途径

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常因接触感染者的手、洗漱用品、餐具、玩具、贴身衣物、床品等发生感染。(容易在托幼机构发生流行,集体环境中容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手及物品)

消化道传播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都可能导致发病。

呼吸道传播

打喷嚏、咳嗽或这些行为污染的空气飞沫,可传染本病。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染,由于缺少特异性免疫力,婴幼儿、儿童是主要的患病群。

致病的肠道病毒,从咽部或肠道侵入人体,在局部黏膜、淋巴组织中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引起局部一系列炎症反应。表现为轻度不适或无明显不适。

病毒在全身淋巴结、肝脾、骨髓内继续大量增殖,再次释放到血液中,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器官,进一步增殖,并引起相应的组织及器官病变。表现为皮肤疱疹、溃疡,(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在心脏引起)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发病前有一个2~10天潜伏期,发病后病程7~10天。一般病情较轻,会发热,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皮损。

大多数重症会伴有并发症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普通型症状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可见疲倦、咳嗽、流涕、食欲降低、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发热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中度热,在38℃左右(也可不伴有明显发热)。

不同部位出疹、皮损

口腔黏膜发病后1~2天,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灰黄色溃疡。皮疹为粟粒大小。口腔黏膜出疹多见于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伴有咽痛、嘴痛,婴儿可因此拒绝进食。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怎么治疗好(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治疗注意事项)(2)

手、足、臀等部位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疱疹偶尔也可出现在躯干上。疱疹呈离心性分布、圆形凸起,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疱内有少量浑浊液体,5~10天内结成硬皮,然后逐渐消失。斑丘疹一般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逐渐消退。

皮肤损伤(皮损)特点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一般1周左右消退,消退后不留瘢痕。

特殊情况,部分人仅有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型特征特点

少数人(多为3岁以下的小儿)病情进展迅速,属于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也具有普通病例的前驱症状、发热、出疹等表现,还可在发病后1~5天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

极少数重症病例病情危重,甚至导致死亡,或痊愈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后1~5天出现相应神经系统受累症状,类似于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疾病表现。

可有精神差、嗜睡、烦躁、易惊、头痛、呕吐。

肢体抖动、肢体无力、肌阵挛。

眼球震颤、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脖子僵硬等。

呼吸功能障碍病情进展迅速,发病后1~5天出现相应呼吸功能障碍表现。

呼吸浅快,严重时呼吸困难。

口唇发绀(皮肤黏膜青紫色)。

咳嗽,咳出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循环功能障碍面色青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按压口唇黏膜、脚趾或者手指指甲、指腹,按压后转为白色,由白色恢复为红色的时间为毛细血管充盈的时间,正常情况下2~3s)。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严重时血压降低,或休克。

并发症主要有脱水,无菌性脑膜炎,急性松弛性麻痹,神经源性水肿,心肌炎,肺炎,肺出血,脑脊髓炎,泛发性丘疹。

治疗

普通型一般病情较轻,有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可在家中进行一般对症处理。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尤其是精神状况、呼吸、脉搏、四肢皮肤温度等。

居家治疗者,若出现精神差、烦躁、嗜睡、肌无力、颈项强直(脖子僵硬)等表现,应立即再次就诊,住院治疗。

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随时监测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手脚发凉,血压升高等表现,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转入ICU病房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隔离、消毒

普通病例可在门诊随诊治疗。但要注意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居家隔离需待症状消退、皮疹结痂后再解除。

感染者用过的个人物品,例如玩具、餐具、贴身衣服、床品,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应彻底消毒处理。

个人物品高温煮沸消毒。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液处理。

每天开窗通风2次,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陪护人员要勤洗手、戴口罩,接触患者前后要双手消毒。尽量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

病情较重或有重症倾向的感染者要住院隔离治疗

用药提醒: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调整剂量或停药,不可自行寻求偏方治疗。

#健康20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