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什么时候迁都的(清朝多次有人提出迁都)
清朝立国296年,两次被外敌攻破都城。
第一次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克了天津,在八里桥击败清朝最后一支精锐骑兵后,长驱直入攻陷了北京。咸丰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次是在1900年,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2万余人仍然从天津进犯北京,在轻轻松松击败清军和义和团后,在广渠门打开缺口,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带着光绪皇帝逃往陕西西安。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心脏”和“大脑”。都城一次被外敌攻陷,还可以说是偶然,连续两次被外敌攻陷,那一定是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那么,能不能将都城迁移到其他地方呢?中国那么大,适合做都城的地方一定很多。比如西安、南京、洛阳、武汉等地。
其实,清朝时期,还真有人提出了迁都的建议。
第一个提出迁都建议的人是协办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1860年,当英法联军第一次攻占北京后,官文奏报朝廷,建议迁都西安。他说:“陕西一省则百二雄关,悉皆古来都会名区,物产丰饶,民以淳朴,龙兴虎视,高屋建瓴,不揣冒昧,伏恳圣驾西巡。”
恭亲王奕訢很赞成官文的建议,咸丰皇帝也认为迁都未尝不可:“夷人现虽尽退,明岁尚来驻京,能否相安,实难豫定,自宜豫择一巡幸之地,以期有备无患。陕西古称天府,雄据上游,与中原声息相通,人心系属,转饷亦易,诚为便宜。将来跸路经行,由山西太原、平阳等处折入潼关,尚属可行。”
在咸丰皇帝的默许下,恭亲王奕訢甚至草拟了《西巡章程十条》。可是,迁都也受到了一些封疆大吏的反对。后来随着咸丰皇帝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第二个提出迁都建议的人是洋枪队队长戈登。
戈登于1860年来到中国,成为洋枪队队长,参与平息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李鸿章解散了洋枪队后,戈登离开了中国,在离开中国之前,戈登给李鸿章提出了20条建议,由李鸿章代为呈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迁都:“中国一日以北京为建都之地,则一日不可与外国开衅,因都城距海口太近,洋兵易于长驱直入,无能阻挡,此为孤注险着。”
由于当时中国已经平定了太平天国,外部威胁也不明显,戈登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
第三个提出迁都建议的人是康有为。
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进入尾声之际,日军从东北和山东两个方向进攻北京,引起朝野震动。于是,迁都之议再起。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四大国策:“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第二条国策就是迁都。
迁都到哪里呢?康有为建议迁到西安:“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热河、辽沈,则更迫强敌;南入汴梁、金梁, 则非控天险;入蜀则太深;都晋则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继续坚持迁都的观点。他认为,“京都建自辽、金,大于元、明,迄今千年,精华殆尽”“甚者太和正门、祈年法殿无故而灾,疑其地气当已泄尽”,而“窃维王者建都,必宅中图大,为民所止,以招广徕,而观万国”,所以应该尽快迁都。
康有为给出了迁都的两个选项,要么是内地,要么是海滨:“不能自强者,恐为列强所挟制,宜深入内地。”“能变法自强者,与外国相流通,宜近海滨。”揣摩康有为的意思,他显然主张迁都到上海。
当然,由于康有为人微言轻,再加上“戊戌变法”很快被慈禧太后扼杀,迁都之议再次搁浅。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仓皇逃到陕西西安时,随行的大臣再次提出迁都之议:“乘此乘舆西行即可于秦中重建新都,成筑部宅丰之基业。”
这次,反对迁都的声音依然很强烈。就连支持迁都的人,也在迁都西安、迁都南京、迁都武昌之间扯皮。随着李鸿章、庆亲王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局势逐渐稳定下来,最后,由慈禧太后一锤定音,坚持回到北京。
【参考资料:《李鸿章全集》《清史稿》《清实录》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