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

你知道嘛?每年夏天你会被蚊子吸走多少血吗?只有蚊子吸血吗?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1)

看了下面的内容你就发现:蚊子吸血不带劲啊,其实会吸血的虫子还挺多。”

来盘点一下吸血的虫子到底有哪些。

蚊子:夏天吸血主力军

蚊子大家都熟悉,我更熟悉。它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昆虫的统称,不是所有蚊子都吸血,常见的吸血蚊有三大类:伊蚊、库蚊和按蚊。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2)

伊蚊

吸点血不要紧,蚊子最要命的是可以传播疾病。它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多种病原体的中间寄主,在科学家评选的“十大致命动物”榜单中,小小的蚊子高居榜首。在2014年,全球就有72.5万人因蚊子的传播的疟原虫患上疟疾而丧生。

在夏天,蚊子的繁殖速度很快,从卵到成虫仅需一周左右的时间。只要条件合适,蚊子可以迅速繁殖无穷代,代代都是小祸害。

即使被蚊子折磨到痛不欲生,也不能放弃挣扎,现在人们发明了各种应对蚊子的办法,总得试试吧,万一管用呢。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3)

迎战蚊子

首先要避免室外容器长期积水,然后就是物理防御(蚊帐、纱窗、灭蚊灯)和化学防御(蚊香、驱蚊液)了。

蠓、蚋:你家卫生间就有!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4)

meng

在夏季,比蚊子更可怕的是“小咬”。这名字听起来还有点萌,但咬起人来可一点都不含糊!它们比蚊子更小,但咬人更痒。

“小咬”其实是两类昆虫:蠓(měng)和蚋(ruì)。它们分属双翅目摇蚊总科下的蠓科和蚋科。蠓俗称小黑蚊,蚋俗称小黑蝇。这也显示了它们的特点:蠓看起来更像蚊子,蚋看起来更像苍蝇。

说起来,你们家可能就有小咬……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5)

被蠓咬后,奇痒可持续一周以上,还会引发丘疹(一片小红包)。而蚋咬起人来比蠓还猛,不止是痒了,还疼!而且它吸一顿血要分好几个地方咬,这样就会起好几个包,而后还会出现红斑、水泡、肿块等症状。

最容易被蠓叮咬的地方是在夏天的公园,因为很多蠓喜欢将卵产在湿热的土壤表面,成虫羽化后也喜欢聚集在阴湿、植物又茂密的地方。

而蚋通常在风景秀丽的山区、草原出现,因为它的幼虫要在清澈流动的溪水、河流中生活。不过吧,你也知道,有些虫子就不喜欢按常规出牌,比如就喜欢待在你家厕所。

迎战蠓蚋

在潮湿、植物多的地方活动时,穿着长裤帽子是最好的物理防护。驱蚊水对蠓、蚋同样有效。在一些牧场林场,从业人员会点燃艾草等气味浓重的植物,用烟熏的方式来驱赶蚋对人畜的攻击。

臭虫:你家床底就有!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6)

臭虫是半翅目臭虫总科昆虫的统称,又名床虱,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喜欢的待的地方,就是——你家床板啊!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7)

上图是另一种蝽,俗称臭屁虫,吸树汁。

等人在床上进入梦乡时,就是臭虫出来活动的时间。它们用刺吸式的口器插入人的皮肤,贪婪的吸取人的血液,吸血量可以超过自身的体重。

吸完血后,臭虫从一个“小扁片”变成一个“小血球”,悄悄离开。第二天早上,等我们肿起满胳膊满腿的深红色大包时,才知道臭虫曾经来访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卫生运动,臭虫基本绝迹了。可近年来,臭虫又随着国际航班、远洋轮船卷土重来,对它的目击报告越来越多。

迎战臭虫

如果已经被臭虫叮咬了,赶紧把凉席、床单、床垫撤下来,先用沸水烫一遍,再把床具在大太阳下暴晒一天。床板擦干净,用硬物敲击,将残余的臭虫震落后杀灭,用花露水喷洒床板。

欧美国家则用熏蒸药剂喷满整个屋子,然后人躲出去。一天后开门,臭虫就被熏死了。

蜱虫: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8)

蜱(pí )虫是蜘蛛的亲戚,属于蛛形纲而非昆虫纲,俗称草爬子。由此可以看出,它们喜欢在草丛里呆着,抓着草叶随风摇摆。一旦大型动物经过,就赶紧跳上去。

蜱虫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主,平时很耐饿,但一旦找到宿主,就要一次性吃个够!一只雌性蜱虫吸饱血后,竟能比之前增加上百倍的体重,就好比人吃完饭后,肚子变成小汽车那么大。

蜱虫的口器粗大,还有倒刺,如果贸然拔下,头部就会断掉,留在肉里。这可是很危险的,可能会感染很多病。其中最著名的是“莱姆病”,如不及时治疗,对神经系统损伤极大,会引发脑膜炎、脑神经炎、心肌炎、关节炎……

迎战蜱虫

预防蜱虫的第一步就是尽量避开草丛,如果带宠物去草地玩,回来后也要及时检查宠物的皮肤上有没有蜱虫。

一旦被蜱虫叮上,要用干净的镊子夹住蜱虫硬壳状的“头部”,匀速有力地往外拔,而不要捏住柔软的腹部硬扯,以免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中。

拔除之后,及时用酒精清洁被叮咬的部位。拔下的蜱虫可以用酒精泡起来,方便给医生参考。如果担心自己拔不好,那就直接让医生拔吧。如果这样处理之后,还是出现了皮疹或者发热症状,一定要再去医院检查。

蚂蝗:领导和同事都被咬了!

蚂蝗正式名称为“蛭”,是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身体没有明显的头部,更没有“脸”,只是肉虫般的身躯前后各有一个吸盘,后面的用于运动,前面的用来取食。

吸在宿主的身体之后,它就用带齿的颚割破宿主的皮肤,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也称蛭素)来防止血液凝固,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它嘴里了。

众所周知,领导和同事经常出差,有时候就得去雨林里探访。这一探访,不就遇上蚂蝗了嘛!

水生的蚂蝗对水的振动和温度都很敏感,当人们赤脚走在河水或稻田中时,就可能引来蚂蝗吸在腿上。陆地上还有“旱蚂蝗”,它在南方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最多,潜伏在草丛或灌木的叶子上,有人或其他猎物经过,它们马上就能感知到,迅速爬上身。

被蚂蝗叮咬不疼不痒,等发现时,往往蚂蝗早已吃饱掉落,而伤口还在流血不止,弄得衣服上都是血,很让人头疼。在印度,蚂蝗可以传播皮肤和血液疾病,但中国的蚂蝗还算比较安全。

蚂蝗这种动物,大多数人还是觉得非常恶心害怕的,但这也不能阻拦有些医生要把它用在治病上。有位德国医生发现,用吸血水蛭治疗膝关节炎很有效。管不管用先不说,放张图片你感受下:

像苍蝇一样的吸血动物(喜欢吸血的动物还挺多)(9)

看完图片的朋友,我帮你准备了三样东西:

说正经的,如果真的遇到蚂蝗,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迎战蚂蝗

除了穿高帮的鞋、长筒的袜子或者打绑腿之外,在蚂蝗多的地区要时时检查是否有蚂蝗上身。多次喷洒防蚊水也有预防蚂蝗上身的效果。

发现蚂蝗上身,不要拉。它的吸盘非常有力,身子拉断了,吸盘还吸在皮肤上,可以从侧面抠下它的吸盘。用防蚊水、含盐饮料、酒喷在蚂蝗身上也能让它掉落。然后你的伤口会流好长一段时间的血,包扎好,以免伤口感染。

看完这些,好像蚊子也没那么可怕了,甚至还有点眉清目秀了呢。

对比下其他吸血鬼,我觉得我可以被蚊子再咬一次!

创作不易,望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