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基础理论(中庸之道为何被称为)

中庸之道为何被称为“糟粕”文化,个人理解大体两方面因素,即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

社会因素的表现:

自白话文盛行以来,对于古文学的学习和理解出现了一些断层。

相比于白话文的通俗易懂,古汉语文学显得过于晦涩,加之古文以浓缩见长,往往一句话的背后就有一个典故。

即便能够读下来也未能完全知其意。这就决定了古文很难大范围的流行。

因此大部分人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是片面的,不乏断章取义之处。少有人能够认真去全面了解,并真正理解。

人为因素的表现:

一. 程朱理学虽有可取之处,但是朱熹对于中庸的注解就明显过于狭隘,其注解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后世之人看到这个注解再去片面的理解,就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和稀泥的老好人,是非不分,过日子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二.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说道: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听天由命,第二就是中庸。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配图使用

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认知方法。

那么中庸之道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通过《中庸》文中孔子的言论,包括与弟子和鲁哀公的对话来得出一些中庸之道的内容:

1. 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持之以恒。而不是左右摇摆,随意更换。

2. 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人要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之人。

3. 指中正、平和。人要有好的心态。

4. 慎独,人前人后都要严于律己

5. 做人要真诚,通晓事理

6. 做事不能只凭主观行事,不能独断专行

7. 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在中庸一文中不难发现,孔子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他提出了中庸之道是德的最高境界,却又直接言明人们很难长时间实行下去,更甚至说恐怕中庸之道是无法实施了。

孔子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保持着很清醒的头脑,而不是一位盲目的主义制定者或者提倡者。

中庸之道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而且《中庸》一文中有大量篇幅去说明上古尧舜的德治,恐怕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有感而发。

在当时关于中庸之道更多像是要说给各路诸侯,士大夫阶层听。

中庸之道基础理论(中庸之道为何被称为)(1)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配图使用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时候孔子是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待中庸之道呢。

我在《论语》子路篇中找到了答案。

原文这样讲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人共事,能找到思想不左不右,言行由衷的中庸之道者,那是最好最理想的。如果找不到,宁愿找偏激一点清高一点的人,偏激的人有活力有追求,清高的人至少不会太不要脸,无所不为。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最欣赏中庸之道者。

但是知道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现实中的选择原则很明确:对于那些思想摇摆不定,立场不坚定,左右逢源之人。孔子更倾向于狂狷者。

而那些左右逢源,思想不坚定的人,孔子对他们深恶痛绝,称之为“德之贼”。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慎独,而且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曾国藩。

近年来,曾国藩的慎独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

须知,慎独出自中庸,是中庸之道关于个人修身养性方面的最高准则。是自省自律的最高境界。

曾国藩就是典型的中行之人,是孔子心中最理想的“中行而与之”之人。

中学应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养生,安身立命的优良文化浩瀚如海。

作为后世的我们,应该如实完整的了解其丰富的内涵,继而才能结合当下社会的具体情况去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

切忌断章取义,道听途说,一则有碍自身提高,二则令明珠蒙尘。

中庸之道基础理论(中庸之道为何被称为)(2)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配图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