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1)

西藏17世纪(雪堆白) 合金铜红财神

此尊为西藏17世纪“雪堆白”造像中的罕见题材。五姓财神中,唯一有双身法相的是红财神(又称红布禄金刚)。红财神是萨迦派密法中一位功德无比的财神,有能招聚人、财、食等诸受用自在富饶之功德。修习红财神法,持诵念咒,可获得红财神护佑,财源茂盛,能免除穷困及一切经济困境。而此修法也随著修行者的发心而可获得不同的果报,如果是发起无上菩提心者,则可得证世间及出世间福德圆满,若是求世间财富者,亦可满足,若是赤贫者,也可获得食物充足的利。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均有相关仪轨,在萨迦派中,红财神的密修方法及教义尤其受到重视。红财神的惯常仪轨为三面四臂,而此尊一面二臂,是罕见的萨迦传承之延寿红财尊仪轨。 主尊身红色,一面三目,右手揽明妃托摩尼宝,左手于左髀握持吐宝鼠,以右展姿站立,身饰珠宝,略带怒容。鼠吐出串串宝珠堆叠成柱至底座,且有宝珠滚落在台座上。主尊拥抱的明妃,头发披散,是增乐母,左手托长寿宝瓶,右手托摩尼宝珠。右腿挂在佛父腰间,左腿踏于宝珠之上。而佛父双脚各踏一宝瓶而立。下承单层覆莲座。红铜合金铸造,金属本色与主尊红财神身份相符。周身红铜铸造作烧古处理,尊身四肢修长、比例准确,具有西藏“雪堆白”造像的典型特征。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2)

西藏17世纪(雪堆白) 双色铜佛海观世音

佛海观世音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无上瑜伽部父续的本尊之一,为观音菩萨之秘密变相之一。为格鲁派所重视,他有不同的形象,在《五百佛像集》中佛海观世音的形象与四臂观音相同。佛海观音此尊为双身,观音拥抱明妃,右展立姿,站于长形双层莲台上,佛父以黄铜铸造,佛母以红铜铸造,严格遵循造像仪轨,尤为难得。双尊均头戴宝冠,发髻高耸,面生三目,神情威严,面部涂有冷金。父尊左手捻一茎莲花,绽放于左肩侧,右手原应持念珠。明妃左展立姿,右腿勾在主尊腰上。右手高举嘎巴拉鼓,左手托嘎巴拉碗。这是佛海观世音常见的形象。此尊的高台座、纤细的身材、精细的五官描绘以及对双色铜仿古技艺的熟练运用,均彰显了其雪堆白出品的尊贵身份。 此尊曾被收录于乌尔里希•冯•施罗德先生所著《印度与西藏的铜造像》中,施罗德先生定此尊为15世纪,但我们经过研究更倾向认为是雪堆白作品。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3)

西藏15世纪 铜鎏金金刚瑜伽母像

金刚瑜伽母是金刚亥母不现猪首的形象,她的修行法门属于金刚瑜伽密,是许多印度以及西藏一带修行高僧所归依的主尊之一。瑜伽母一面三目二臂,左手托举嘎巴拉碗于胸前,右手结期克印高举钺刀,以舞蹈姿单足立于覆莲日轮莲座。此像吸收了尼泊尔造像艺术圆润秀美的造型风格,肢体塑造得饱满而立体,虽然是三眼圆睁、口吐獠牙,但仍笑意盈盈惹人亲近。尊身装饰华美非常。周身所戴璎珞皆立体塑造,且满嵌宝石,头戴五叶骷髅宝冠,一条骷髅蔓环绕周身,骷髅跟随着形体起伏,无一颗不立体,无一颗不饱满。诚属于西藏15世纪同题材造像中的精彩之作。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4)

清乾隆 铜鎏金金刚铃、杵一套

金刚铃、杵,为修行藏密宗金刚法者不可或缺的手持法器,也是每个行者必备的法器。金刚铃杵经久用后,就是护法,可镇坛,代表金刚神。通常左手摇铃,右手把杵,象征悲智合一。金刚杵两端五股与铃首相同,杵中间刻藏文种子字“吽”。金刚铃首部鎏金,杵柄莲座下文殊菩萨代表智能,概因日久使用,包浆自然。覆钵状铃身不鎏金,外壁饰莲瓣、梵文、金刚杵、法轮等,铃声清亮,可使诸尊警觉、喜悦。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5)

清代 铜鎏金狮钮炉

盖炉为书房常备,炉内焚香,一室皆净,是具有浓厚古代文化气息的器物。此炉铜质棕红油润,内外皆鎏金,材质华贵。盖钮之狮仰天怒吼,足下踏球,狮尾上扬,雕工细腻灵动。炉身两侧为兽首,六处开光,内饰梅、兰、牡丹等花鸟纹饰。原配底座。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6)

​西藏13世纪 合金铜无量寿佛(嵌天铁)

本尊造像是早期西藏西部造像中艺术性极高的实例。额际戴华丽宝冠,冠叶高大,造型精美,富有古风,冠沿錾刻精美纹饰。耳上饰两朵小花,耳际处宝缯呈扇形向两侧张扬。面容秀丽甜美,眉眼细长,双眉扬起,富早期西藏佛教艺术的特色。身型挺拔结实,帔帛飘带在身后成拱,形似背光,尾端自然飘落于体侧。手脚刻画柔软写实,双手结禅定印,跏趺端坐。周身饰物精美,耳挂大圆珰,颈戴坠饰繁复的项圈,胸前垂挂长U型链,双连珠式手镯、垂挂璎珞的臂钏等诸多饰品的样式都极具地域性装饰色彩。经年风霜之后,铜质反出润泽的光芒。 此像有两个特殊之处,首先,天铁镶嵌。西藏13世纪“拉达克风格”造像多用银、铜镶嵌,而此像极其罕见地使用了天铁对服饰边缘、璎珞进行镶嵌,为西藏早起造像的镶嵌手法增添了一个难得特例。第二,此像头冠、两臂钏、项饰中央共5处使用“天福之面”(Kirtimukha)进行装饰。“天福之面”是古老的狮面神兽,与饕餮同源,多坐镇于古印度、尼泊尔的寺庙门楣,古人多信仰其避邪驱恶的功用。此种古老纹饰在晚期的西藏艺术中逐渐消失,为早期西藏造像独有特色。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7)

蒙古17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原封底)

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释迦牟尼佛证道之像,右手施触地印于右膝前,左手结禅定印于腹部,跏趺坐于双层莲座。铜胎厚重,鎏金明亮,宽肩窄腰,肌肉起伏结构准确而富艺术美感。肉髻低矮,面容清俊,眉心有一硕大的圆点凸起以示白豪。佛衣轻薄贴体,体现了蒙古造像受到早期印度造像影响的特点。以阴刻线一丝不苟地描绘了佛衣边缘的缝线和纹饰,于简约之中见精致细节。造像莲座极富特色,束腰极浅,莲瓣周匝环绕,莲瓣的形状特殊,为硕大而扁平的半圆形。莲瓣有内外双层,表面皆光素无纹饰,花瓣瓣尖微微翘起,赋予了莲座细腻的立体感。这样的莲瓣扁平,而瓣尖微翘的特点,与东北印度11世纪帕拉王朝的一些铜造像极为相似,见王世襄先生旧藏的一件莲花手菩萨半跏趺像,进一步证实了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造像从古印度造像中汲取艺术灵感的猜想。

佛教洞窟历史(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8)

西藏15-16世纪 铜鎏金宗喀巴像(嵌银)

宗喀巴之像多制于17世纪之后,而本像则是16世纪西藏宗喀巴造像中的罕见精品之作。 此像未带班智达帽,发际呈“M”形,为早期宗喀巴像的标志性特点。用料奢华,鎏金厚重,与16世纪造像普遍较薄的金水有所不同,彰显了此像的重要性。在造型上,此像有几个特殊之处。首先,僧衣正反两面皆錾刻精美纹饰,细腻的刻画出了僧坎、袈裟的华丽面料。其次,双腿交叠的空隙以镂空表示,显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大了铸造难度。最后,肩花极为精美而特殊。肩花为华丽的镂空铸造,所托经书、宝剑皆为银质,更为难得的是,左侧肩花的莲茎中,可见两尊极小的度母,右侧肩花上方可见端坐于莲座上的文殊菩萨,下方则有一件金刚手菩萨。一件造像上存有五位尊神,实属罕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