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拍戏最新通告(郑凯为超越暴增40斤)
对于郑凯的新电影《超越》还是挺期待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为了剧本两个月暴增40斤体重,另一方面则是影片聚焦了小众的体育人退役生活。
相比当年台词用数字代替,动不动就耍大牌的演员环境,如今的影视圈演员已经越来越敬业了。
先来说说郑凯2个月暴增40斤这个事。听起来挺爽快的,每天五顿饭,而且还是高热量的油炸食品。
但是短时间暴增体重带来的身体负担也是非常严重的,什么“三高”那是跑不了的。
为了塑造角色可劲“造”身体,其实在国内外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不是药神》中王传君为了塑造一个患病晚期的角色就曾暴瘦20斤。
对于郑凯此次增肥的事件,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其实现在的化妆术完全都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个演员对于角色的负责。
郑凯这么拼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是给自己拍电影,赔本了还得自己买账。
01
电影《超越》讲述了两代运动员的生活,从辉煌的职业生涯到失败的社会生活,略带痛点的镜头下,展现了不断激励奔跑的人生观。
郑凯在影片中饰演的郝超越是著名的“百米飞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竞技水准逐步下滑。
为了最后拼搏一把,他选择离开国家队,聘请私教改练跑步技术,结果失败告终。
在事业的顶峰时期,郝超越不得不选择退役,从此开始平凡人的生活。
但生活同样给了他一记重击,自己创办运动鞋品牌却遭遇到了骗子,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导致退货不断,债主讨要欠款。
妻子卖房离婚、朋友翻脸,郝超越经历了一个男人最不能忍受的痛苦。
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低三下四地去请昔日的“迷弟”,今日的“飞人”吴添翼。
为了能够要到一张授权的代理合同,郝超越不惜给吴添翼下跪。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吴添翼刚签了合同,晚上就被爆出服用禁药,导致郝超越瞬间破产。
吴添翼其实从小就患有一种疾病,导致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疾病越来越严重,不吃药痛苦煎熬、吃药就会断送职业生涯。
在这个两难的抉择中,吴添翼选择来见郝超越。两代“飞人”在痛苦的抉择中看透了生活的意义,最终双双选择了奔跑。
02
《超越》剧本相对来说很简单,平铺直叙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反转,讲述的也都是众人皆知的心酸情节。
单从造型来看,郑凯这40斤确实没有白胖。
运动员时候的郝超越身材修长,可以明显看到腹肌,面颊棱角分明简直就是小号版本的郑凯。
而到了影片最后,郝超越穿着衬衫,大肚囊明显外露。尤其是最后在码头长跑的镜头,从侧面简直看不出这是郑凯。
影片特意聘请了中国短跑“飞人”苏炳添作指导,无论是细节还是跑步时候的术语都非常的专业。
作为一个运动题材电影,《超越》表现得非常之优秀。
但作为一个喜剧或是剧情片来看,《超越》就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视剧基本就靠郑凯一个人硬撑,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略显薄弱,演员阵容简直就是低配,唯一有些影响力的李晨、曹炳坤也都是友情出演。
金靖和李晨完全就是为了搞笑而来,但刻意营造的呆傻造型已经不适合如今的观众审美了。
李晨憨厚的举铁、金靖扮丑装傻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恶心劲。
好在《超越》选对了题材,否则这部电影注定会被骂惨。目前豆瓣两极分化的5.5分成绩似乎就说明了一切。
去年,有很多优秀的体育题材电影出现《夺冠》、《摔跤吧!爸爸》等优秀电影的热卖也证明了市场的迎合。
《超越》走的却是冷门路线,它以体育人退役后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把辉煌过后的心酸与失败全都融入了进去。
正如郝超越在影片中所说:“终点之后是什么?是个屁!”
这是一句玩笑之话,也恰恰暗示了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状态。从辉煌跌落后的明星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人们只会把目光对准第一名。
更可怕的事实是,每一个第一名都会经历事业的跌落并逐渐接受平凡的自己。
03
相信没有谁比当体育人更能体会人生的大起大落了,从世界冠军到街头小贩的转变是心酸无奈的。
《超越》竭尽全力地去表现这一核心思想,虽然影片的矛盾点很软,演员的张力又不够,笑点生硬,但它仍旧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影片最后郝超越和吴添翼喝酒的剧情应该算是高潮点。郑凯用他饱经摧残的肥胖身躯向吴添翼证明了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
“没有人能够逃避时间的摧残,也没有人永远都是第一名,迟早会有下一个人取代你。”
为了能够活下去,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奔跑,即使知道永远都不会拿到第一。
《超越》背后映射出的励志思想很适合我们的时代,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作为一部小众题材的低成本电影来说,《超越》应该算是成功的,毕竟郑凯在用身体做宣传,我们不能奢求太多。
与郑凯付出形成鲜明对比的“5.5分”评价,似乎暗示着影片另一个内在的核心:“即使你努力奔跑,也会面对失败”。
多残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