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先主传》,时间是在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后,主人公是刘备。原文如下:

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1)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2)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不太喜欢读书,热衷于养狗骑马、听音乐、穿漂亮的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两只手下垂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平时寡言少语,待人谦和,高兴或愤怒都不会流露在脸上。他喜欢结交豪杰,年轻人都争相依附。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有数千金的资产,贩马经商,来往于涿郡,看到刘备后非常惊讶,便提供了众多的钱财。刘备就用这些钱财聚集了一批人马。

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3)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刘备的性格特征之一,叫做“喜怒不形于色”,意为无论高兴还是愤怒都不会流露在脸上,比喻人沉稳有涵养,感情不外露。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语 公治长》中的“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4)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诸侯当中,条件最差的非刘备莫属。无论从家族背景、自身条件等诸多方面,他都无法与其他诸侯相比。不过,在汉末的大混乱当中,他却是笑到最后的三个人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他有何过人之处呢?这个问题之前我曾经多次谈过,除了有折而不挠的精神和毅力、矢志不移的理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人格魅力。

三国著名的成语故事(三国成语故事喜怒不形于色)(5)

从上面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可以看出,刘备起家之时的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但他能从弱到强并最终建立蜀汉帝国,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正是这一性格特征,才使得关羽和张飞等人死心塌地为刘备效命,也使得诸葛亮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位草根创业者,这一性格特质值得后人效仿和学习。

参考书籍:《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