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十五送灯用烧纸吗(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

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一一送灯

流行在吉林、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 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东北十五送灯用烧纸吗(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1)

上坟祭祖是东北元宵节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去送灯".傍晚时分,由家中的男人拿上纸钱和几盏豆面灯,到长辈故人的坟前点燃祭拜,"燃灯思亲"祈祷先人保佑.当然去墓地最好了,不过千万注意防火啊.如果不方便就去河边,然后放到河里以寄托对故人的相思.这样及安全又卫生,也是我国传统的习俗.

东北十五送灯用烧纸吗(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2)

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为逝者送去灯盏,以示后继有人,日思夜念,表达哀思和祝愿。元宵送灯,是祭祀先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送灯又称“亮灯”,一般“灯”是由玻璃罩、罐头瓶、蜡烛、灯罩纸、竹签等组成。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 ,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 ,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 -片通明。

东北十五送灯用烧纸吗(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3)

送灯的忌讳和讲究之处:

往祖坟送灯时,见到熟人不能说话,只能点头示意,以示祭奠先人和逝者的严肃、心情的沉重。到坟前点灯时,不能借火,人们认为借火点灯意味着自家的日子过不起来,日子不红火。

东北十五送灯用烧纸吗(流行在东北的信仰习俗)(4)

送灯的习俗,在吉林、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已很少见到手工制作的面灯,而都改用防风防雪耐用的电子灯。社会进步了,而那种传统的送灯习俗却慢慢成了遥远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