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仅存的曜变天目盏(曜变天目映鸿蒙)
■建窑曜变天目,福建建盏,碗中宇宙。 VCG供图
藏于日本的 三件“曜变天目” ■曜变建盏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藏于日本的 三件“曜变天目” ■曜变建盏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
藏于日本的 三件“曜变天目” ■曜变建盏 日本龙广院藏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日月五星,古称七曜。“曜变”一词,始见华夏,后,宋风东渐,斗茶茗战之趣,远传东瀛;杯盏赏析之乐,凝于建窑。茶碗微物,自浙江天目一带,被日本禅僧珍而重之涉洋带回,竟尊为其国之重宝。黑釉之上,蓝黄绿光晕自不同角度,折射鸿蒙天成之迷幻色彩,千万成器,始见其一,美其名曰“曜变天目”。曜变天目,此种独特宋代黑釉茶碗,世上或仅存三只又半。
其中半只,出于杭州,展于2020年杭州净慈寺美术馆。是国内仅存半个南宋“曜变天目”残盏,亦是首次国内公开展出,吸引者众。闪光灯下,残缺之边缘,让人感喟其际遇之跌宕——
有种说法,称北宋时人评价建盏,以“乌黑”为美。因烧纯黑釉,需要高温,且要求窑内形成无氧气氛,然千年之前,龙窑气密性不佳,欲得纯黑釉,绝非易事。正因如此,宋徽宗《大观茶论》作评:“盏色贵青黑”。
而“曜变”为窑变。不若“乌黑”者是步步为营不可差池所塑造之完美,窑变更像一场意外。然而,崇尚理学和节制的彼时,似不能完全接纳浑然天成仿佛毫无章法的色泽和美丽。不可控制之美,也许竟让窑工感觉恐惧,遂将其碎裂,并弃于瓦砾。
“曜变天目”如此稀少,并残缺有半,叹有此缘由。
而,若说宋人完全拒绝变化,又于史不合。因建盏釉色之变化,当时就被珍重。苏东坡游杭州北山寿星院,前述净慈寺有僧名谦,相传,“寺僧谦出奇茗,如玉雪”,是著名点茶高手,他以当时名贵兔毫黑釉建盏,为东坡点茶,直接引出后者一首《送南屏谦师》: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兔毫使黑盏生动。
釉下毫纹,是釉料酸化痕迹,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故,成品口缘,皆釉色浅,而因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者,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者则成兔毫之状。兔毫盏也与乌金一道,在当朝已成名器,“玉毫条达者为上”。
曜变让后世激动。
1107年宋徽宗《大观茶论》写乌黑、写兔毫,丝毫不提曜变。然则参差多元,实为世事本源,欣赏也许时有缺席,却是难以绝无。至1511年,从天目到彼岸,日本古代文献《君台观左右账记》上已说:“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于传言中,16世纪,一只“曜变”换取一座城池。
从苦心经营到顺其自然,美学的成就,可视为一场接受的演进。
琉璃状星斑美如织锦。一直以来,完整而又釉面漂亮之建盏,已属十分难得:泥土需含铁量极高、原焰需达至未有之高温,最终成功者早已万里挑一。1300℃高温烧制过程中,釉受热生成气泡,釉中铁微粒被带至釉面,它向下垂流,冷却时结晶留于釉层表面,条状为兔毫,点状成油滴。曜变,在万变偶然之中,于油滴外焕发蓝中带金、微绿回转之光晕。
建窑工匠的功绩,是发明了能控制并产生黑釉兔毫丝的特殊工艺。自然的功绩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神来一笔。
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绝句。
地图
福建南平建阳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福建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鹧鸪斑”“油滴”和“曜变”等品种。
斗茶
白花和黑碗更配
建窑黑釉瓷器的兴盛,和“斗茶”有直接关系。虽自唐代始烧,其于北宋末期达到鼎峰,一方面得益于宋初所建立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及社会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上饮茶风气大盛行,而饮茶之风又以斗茶为最。
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将茶团碾碎置于茶盏中,以不老不嫩滚水冲泡,再以茶筅充分打击、搅拌,使茶、水均匀混合,成为乳状茶液,同时因搅拌而使茶汤表面呈现极小白色泡沫,宛如白花,称为乳聚面。
白花,自然与黑色的茶杯最为相衬。
此外,建盏的形状犹如一顶翻转的斗笠,盏口面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盏壁较厚,利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也是它备受青睐的缘由。
价格
油滴天目8000万元
仅存三只又半的曜变天目,是不可遇不可求,但“兔毫”“油滴”不时见于拍场。
2016年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大的拍卖新闻来自于一只宋代建窑油滴天目盏。这只建盏在9月15日纽约佳士得“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专场拍卖会上拍,拍前估价为150万至250万美元,最终成交价1170万美元,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近800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刷新了建窑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点评
浑然天成的风流
中国传统哲学极其高深,其中最为深奥的就是“悖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欲擒之故纵之”“弱而示之以强”“增兵减灶”等等,都是悖论在现实之中的应用典范。同样,在艺术上悖论的应用亦比比皆是,在共性之中保持个性,以反凸正,在矛盾中求平衡,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也,这就是辩证法。
而建窑在这一方面做得尤其突出。清人包世臣《安吴论书·国朝书品》云:“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其中:“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以此形容建盏,十分贴切:大多数出窑的建盏几乎都是黑黢黢的毫不起眼,厚重而笨拙。然而一旦有光线射入,这些乌黑笨拙的建盏却能幻化出千变万化的外观表象,如油滴、如兔毫、如曜变、如窑变,极具机巧。且每一只建盏均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浑然天成而各具风流。
——中国古瓷鉴赏家楼钢
(本版部分图文资料来自杨洵《建窑黑釉茶盏的兴起与宋代斗茶文化》、方忆《“天目”释名》、周亚东《宋风东渐中的建盏与“天目”的由来及承传》、雅昌艺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