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不贰过指谁(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不迁怒不贰过指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不迁怒不贰过指谁(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指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

鲁哀公来问孔子:“在您的学生中,哪位学生是比较好学呢?”孔子说:“有个学生,叫颜回,这人很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这个学生不在了。今天你来问我,我没有觉得再有如此好学的学生了,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学生。”

迁怒:自己有了过失不反省修正,反而怨恨别人,是逃避心理。

贰过:对自己同样的过错再犯而不思改正,或对他人犯过的过失不加借鉴,自己也犯。

不幸:应得而失称之为不幸,

孔子深深赞许了颜回的好学。颜回的好学不仅仅指他爱好学习,还包括他不迁怒、不贰过的心性修养

如:在公司、在领导那里受了气,把怒气迁移到下属那、发在家人身上;在家夫妻吵架,有怒气,看孩子,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看到客厅的狗,都想踢它两脚,认为它趴的不是地方,不迁怒不容易做到;夫妻看电视,小叔打电话来借钱,女人发怒生气,连男人都数落了一顿,“你看看你家里都是些什么人,天天管咱们借钱,咱们有钱吗?”这事本身是男人的弟弟想要借钱。同样小舅子工作不努力,不学无术,打电话管姐姐要钱或者借钱,这时男人把怒气发到女人身上,这都叫迁怒。

颜回好学体现两点:一.有怒气不会转移,二.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孔子说颜回好学,但注意啊,没有说不可以犯错,不可以有过,也没有说不可以有怒。

还犯错,还有怒气怎么办?是不是我学的不好?

是,但很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连颜回都有过错,有过错不可怕,知耻为勇,知道自己有错是有勇气的表现,不停地学习就好了。有错可以,但不能总犯同样的错误,要让自己不贰过。可以起情绪,可以发怒,但要克己,不迁怒于人。

“不迁怒,不贰过。”为何如此呢?

因哀公是个常迁怒于人,反复地犯同样错误的人,孔子说话很有智慧,哀公问颜回,孔子说颜回是一个好学之人,因为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在说给哀公听。孔子是很有智慧、很有乐趣的人,他不会直接讲话,尤其是鲁国的国君,不能以下犯上,但是他懂得几谏,轻微委婉地去说,这就是孔子心中的直,是孔子的智慧,孔子说话的方式,孔子的思维,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圆满的;率性之谓道,率天性而为本身就是道。注意,这里是说不迁怒、不贰过,没有说不怒、不过,如果是不怒、不过,就是率性之谓道了,就是天性的状态,天性是没有怒、没有过的。所以这里提出不贰过,不迁怒,说明还在修的过程,还在学的过程,所以叫修道之谓教,我们努力地去学习,让自己不迁怒,不贰过,就是在接受教化的过程,就是在修道的过程。当我们没有过的时候,没有怒的时候,就进入了率性之谓道的境界,就在回归天性的过程。所以我们说修道,就是从我们人的思维,人的情绪,不停地去改过,不停地去修正自己,让自己回到天性圆满的状态,回到至真至纯的状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