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核心(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
#品牌慮师# | 冰城宾语
焦虑、迷惘、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殊不知,这是我们的“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王阳明曾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光明了,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点亮。
学习王阳明心学,也给自己点亮一盏❤灯吧!
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壹 心即理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
王阳明在陆九渊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理念。
▶ 所谓心 即 理 ❤☯:
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 所谓“心外无理”
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 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是说
一切物和事都与你的心同为一体,对你来说,你能看到的物才是物,你能想到的事才是事,所以心 外 无 物,心 外 无 事。
这句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这句话其实可以证明,王阳明心学 并没有否认“物”的客观存在,只是针对于一个特定的人来讲的。比如一本书,张三看到它了,那么它就存在张三的心里,李四没有看到它,那么它在李四的心里就不存在。但客观上讲,这本书仍然是存在的。过去王阳明心学曾长期被简单地贴上唯心论的标签,其实是不公正的,更是不科学的,王阳明心学也是唯物的。
阳明山原名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因崇拜明朝哲学家王守仁(即王阳明),就将草山改名为阳明山。
心即理 深层解析▶
王阳明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他所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
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能通过人的六种感觉:眼、耳、鼻、舌、身、意去认识世界,去分辨善恶,去做出各种是非判断和复杂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
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心外无理,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所以人人皆生而具有一颗圣心,人人皆生而具有圣人之道,人人皆有成为圣贤的潜力,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根基。
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心内去求。“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直白点说,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
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所说的“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贰 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王阳明提倡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深层解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
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如果内心里面道理都懂,但却不去行动和实践,只是“知” ,而没有“行”,无异于纸上谈兵。如果行动了,实践了,但是却力不从心没有做好,说明“认知”还不够,还需要再学习、再思考。
举个例子:你非常清楚孝道的重要性,但却置父母于不顾,不愿意尽孝道,说明没做好“行”。如果你尽了孝道,但是却没有做好,父母只是想让你多陪陪他们,你却总是以忙为借口推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孝道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做到“知”。
王阳明认为,天下“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身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左传》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按照道理去做。
大道理人人都懂,知而不行,就是没有认识到,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两者做全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叁 致良知“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圣人要教导好别人,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致良知。从上面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致良知”三个字在王阳明心中至高无上的分量。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他解释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也就是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这里所说的
致良知 深层解析▶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源自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王阳明进一步发挥,认为良知人人皆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而且良知无所不能。
▶通过良知,一个人就可以自发而本能地知道什么为是,什么为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
▶又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个人只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为圣贤。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即仁心。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当你看到幼儿落井,你的第一反应是想去救;当你看到飞禽走兽悲鸣,就会起不忍直视之心;当你看到好端端一个物件,被无辜打碎,会起惋惜之情,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
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中间过渡过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看到美食,自然会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会想去扶。
有人可能会说:“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诉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亏。”我却要说:“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觉,故而不是你的良知,当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来又起不来,十分痛苦的时候,你的良知会告诉你赶紧去扶,但生活经验会告诉你扶她有风险,即使你没有去扶,也不能说你没有良知。”
但话说回来,王阳明心学就是要人跟随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就必须跟随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为第一出发点。
肆 三者之关系
王阳明书法
深层解析▶
“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之动;
“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
“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王阳明曾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天理”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知行合一”则是人们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内心修养的根本途径,
如果能够去除心中的私欲与杂念,
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
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品牌慮师# 本文学自中国心学文化推广人 黄河先生,衷心感谢黄河先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