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1)

岳飞字鹏举,出身雇农之家,自幼习武,臂力超群,崇拜关羽、张飞。靖康元年,金兵南犯,岳飞目睹其残暴,毅然投身抗金斗争,成为南宋抗金名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公元1142年,精忠报国、一心抗金的名将岳飞在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却被他效忠的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之死,成了千古奇冤。

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2)

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各路宋军英勇抵抗,取得一定的胜利。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在一路收复失地后,进驻郾城。金兀术大为惊恐,因为他知道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所以,他率1.5万多精骑赶来决战,并采取铁浮图(正面冲锋的骑士和战士身上都披着又厚又重的铠甲,又称铁塔兵)和拐子马(用熟牛皮将三四匹金军铁骑连接在一起)的战法。

两军对峙之时,岳飞下令岳云道:“必须得胜后才能返回,如战败,岳飞将阵前斩杀岳云。”随即,岳云手持双锤,一马当先,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紧随其后的宋兵手握长柄快刀和麻绳,只管低头用麻绳将拐子马其中的一匹绊倒,另外的马匹自然也会跟着倒下。马倒下之后,他们又用快刀上砍金兵,下斩马腿。在这样的激战之中,岳飞也亲自率骑兵与金兀术交战,最后取得胜利,史称“郾城大捷”。

这一战让金兀术损失了大批的精锐亲兵和拐子马,他在震惊之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啊!”

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3)

在受到岳家军的沉重打击后,金兀术明白,对宋的战争已经难以取胜,于是想和南宋议和。只是,因惧怕岳飞,金兀术明确向秦桧传语:“必杀岳飞,始能议和。”这也合南宋统治者之意,双方一拍即合。毕竟,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也格外惧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所以“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

岳飞得知此事,愤惋泣下,东向再拜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就这样,在岳家军有望继续北进,实现长驱中原、收复河朔之时,岳飞不得不班师回朝,最终与长子岳云一同被处死。遇害之前,岳飞正义凛然,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达了自己一生光明磊落、追逐光明的英雄气概。

岳飞死后,宋金达成合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岳飞一生廉洁,深受百姓爱戴。浙江杭州的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是历代纪念岳飞的场所。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121年),经过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

诗人秦观有诗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足见,岳飞之死,让人愤懑、惋惜。至于秦桧之流,自然遗臭万年,让人嗤之以鼻。例如大家常吃的油条,俗名就是“油炸桧”

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4)

岳飞之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死因也有多种争议。有人认为秦桧就是杀害岳飞的元凶,也有人认为是宋高宗御笔亲断,将岳飞赐死,也有人认为是宋朝历来重文轻武、防止武将专权的政治文化传统造成的……其实,不论哪种原因,岳飞之死都令人痛心。

一代抗金名将,却死在自己所捍卫的朝廷的手上,真是可悲。

岳飞的历史事件和贡献(青山有幸埋忠骨)(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