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

李福信作品,主编黄幼中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1)

小时候,最盼的节,是七月半了。

因为在那个饥饿年月,端午节、中秋节虽好,有几个粽子呷,有一瓣月饼呷,却只有一餐好菜呷。而七月半呢,因为父母要遵古礼,要讲孝道,要接老客回来几天,要恭恭敬敬供饭供酒,自然,少不了有几天好菜呷。

可是,时光总是短暂。多年以后,如今,那个最爱的七月半,成了儿女心头最忌讳、最伤感的节了。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2)

那年,我回到鲤溪给故去的先人写包,旁边是我的二哥。

七月半的故事,也是母亲虔诚地讲给四伢仔听的。

只是,当年带着四伢仔接老客的母亲,也成为七月半里,儿女们接老客的老客了。

  母亲说,七月半这几天,家里最热闹了,九泉之下的老公公老婆婆,天堂之上的老爷爷老奶奶等老客,都回来过节了,都回家走亲戚了。

  好奇的四伢仔,没有桌子高的四伢仔,踩在马凳上,看架着碗筷摆着米酒、辣椒豆腐丝敬供老客的桌上,没有老公公咂吧咂吧喝酒的身影啊。

纳闷的四伢仔又钻到桌子底下,到处找到处看,也没有老婆婆的三寸金莲啊。

妈妈妈妈,我看不到公公婆婆啊。

  母亲说,你帮妈妈抬桌子端碗筷,长大了好好读书,就会看得到老公公咂吧喝酒吃辣椒豆腐丝了,就会看得见老婆婆漂漂亮亮的三寸金莲了。

  嗯,我帮妈妈抬桌子,我帮老公公倒米酒,我帮老婆婆盛米饭,我等老公公老婆婆喝好了吃好了,我再吃辣椒豆腐丝,好吗?

  好,好,四伢真听话。

  站在桌子旁的小马凳上,四伢仔吞咽着口水,看着心灵手巧的妈妈,将一碗香喷喷的辣椒豆腐丝,一碗晶莹剔透的水煮葱花面端上了桌,生怕老公公老婆婆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把辣椒豆腐丝吃完了。

  老公公老婆婆还跟四伢仔捉迷藏,隐身吃呢,真好玩。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3)

今年的七月半,匆匆赶回鲤溪,陪着三哥,敬贡天地老爷,敬贡故去的父亲母亲。

七月半,是阴阳相通的日子,是人鬼对话的节日。

少年不知乡愁味。母亲在世时,总以为,不认得字的母亲,没有知识的母亲,听不懂儿子的心声,走不进儿子的世界,不会理解儿子的心思,就很少与母亲说,也懒得与母亲说。甚至,母亲轻言细语说话时,没有好脾气,没有好语气。

不想有一天,想无拘无束,想两小无猜,想找一个完完全全能接纳自己的人,能包容自己缺点的人,能不厌其烦倾听自己的人,才发觉,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那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啊。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4)

请观音大士、财神老爷呷好喝好,虔诚的三哥,顶礼膜拜的三哥

可是,母亲走了有些年了,母亲已经去了九泉,母亲已经上了天堂。这个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能像母亲一样爱听儿子的倾诉了。

远在天边的母亲,你还听得到儿子的心声吗?你还愿意,一如人间的美好寻常,微笑着,静听儿子的诉说吗?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5)

恭请列祖列宗呷酒呷饭

母亲走了的日子,内心是伤痛无比的。几次与侄儿说起,侄儿也都泪流满面。

要是母亲在,该有多好。要是母亲在时,多尽孝心,多请安问好,那就好了。

七月半是老节,是鬼节,自然,想到的,说到的,与人欲,与天境相联的更多。

没有母亲的这些年,心里是愧疚的。有愧疚,才有内心的检束,才有人生的动力。若是没有了内疚,没有了羞愧,没有了耳热心跳和脸红,那就是死水微澜了,就是灵魂出壳了,就是灵魂老去了。

而今,母亲已走了多年,倘若母亲在,也已经寿终正寝了。想到此,心里就简单了许多,心灵就沉静了许多。

回归了本真,人就实诚了,人就朴素了,那些人之初性本善的东西,也就会不经意重新回到身上。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6)

灶司公公,请端酒呷肉。

多年前,有同学打电话告诉我,说我大学的老教授一直在找我。感动之中,七月半里,我回到崀山故土,去拜访毕业后再未谋面的双元老师。可是不遇,八十七岁的老教授回堡口山村去了,回山村给故去多年的父母化包送冥钱去了。

当年八十七岁的双元老师,年年七月半回去接老客,敬老人。如今九十四岁高龄了,在母亲像前,每每忏悔,虔诚无比,像一个生怕做错事的儿子,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

心里有父母,人就不会老;心里有情操,人生就会好。平日里,老教授每天信步岳麓,绕山而行,看书写文,曼妙人生,把夕阳的余晖照耀得一如既往般青春。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7)

天大地大,恭请天地老爷呷酒呷菜。

母亲说,人是有灵魂的。以前不信,还笑母亲。

也疑惑医院的医生,为什么总要叮嘱陪护的家人,不停的呼唤术后麻醉未醒的亲人,以让灵魂与躯壳不作分离。

当母亲走了后,自己也是人到中年了,生命中竟也有了深深的感触。

在一次小手术后,麻醉未醒的懵懂里,感觉灵魂在摆渡,感觉灵魂在我的躯壳上空飘飘忽忽,远远地看着我,若即若离,随时飞升而去一样。

家人很虔诚,听信着医生的嘱咐,不停的一喊一喊,灵魂就又慢悠悠的回来了,与躯壳终而重合。睁眼醒来,云游一场,做梦一般。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8)

七月半,祖孙禾堂晒苞谷

七月半,教人行善,教人尽孝,教人懂得为人子女的样子。

小时候,七月半贡饭贡酒接老客时,母亲总喜欢与我讲,高人一等时,不可以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厚道,矮人三分时,也不可低眉顺眼,丢了做人的本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心地善良,看见乞讨的要散米,看见驼背的要搭手,多做行善积德的事。杀猪的不卖死猪肉,卖酒的不卖酒精水,薅田的不能做样子搅浑水,总会有好报的。

进了大学后,母亲不再与我讲了。也许,在母亲心里,自己的见识,已经配不上受了高等教育的儿子了。

在七月半母亲絮絮叨叨的叙说里,慢慢地知道,生命的质量,更多的,在人生的后半部分。

青年时期,没有权利,没有财富,没有地位,但那时的我们,有青春,有活力,有健康,生活不会因为你贫寒卑微,不会因为你无职无权,而冷落你,奚落你。因为,这个时候的你,有年轻,就足够了。

倒是人生的后半部分,青春已不再,激情也不再,踊动亦难再了。这段人生,如若看重红尘,恋慕权利,心态失衡,健康必定绿灯不再,黄灯红灯慢慢相随了。

当一个人,怕权利失去,在台上把权利用到极致时,谢幕时,那心里的失落,会比常人更多,心里受的煎熬更多,老去的速度不用说,也是更快了,那就离老去的时日不多了。

任何时候,对青春故旧,对青涩年华,别人都已看轻,而我却依然看重,不管别人眼光,唯有心灵超然,莞尔一笑。

懂得了这些,人就超凡脱俗了,心就会释怀从简了。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9)

老家鲤溪,七月半接老客一看到老弟一家回来了,哥哥嫂嫂开心不已,特地推沉粑。想起了母亲在世时,最爱在七月半做的沉粑了,那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走了后,七月半,不再有母亲带我祭祀了,不再有白话一样的家常了。

七月半,是阴阳相隔,冥空遥望,心灵祭祀了。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七月半。

再忙再远,都必须回去了。

因为老家里,有我的先人,有我作古的父亲,更有教导我影响我的慈祥母亲。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10)

五指朝天——家乡万塘的小石林,也在祭奠着天地,记念着先人。

以文会友,推广交流、相互促进,我在这里等您

作 者 简 介

李福信想念从前的慢时光(李福信七月半心香文艺)(11)

李福信

李福信 男,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于湘西南一个叫窑市的古镇,武汉大学毕业回乡,先后在乡镇工商所、县委党校、县委办、市委政研室、市委组织部工作,担任过蔡锷故里湖南省洞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其作品乡情绵长,乡味醇厚,散见于国内各级报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