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深情的一段话(辛弃疾鲜为人知的一面)

辛弃疾最深情的一段话(辛弃疾鲜为人知的一面)(1)

辛弃疾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因为多数人都听说过辛弃疾的词,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抗金名将,显赫一时。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名人,众所周知他是豪放派词人,现今存有六百多首词,著名著作有《水调歌头》、《摸鱼儿》、《沁园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数不胜数,这些词的中心思想大都是宣扬战斗主义和爱国情怀。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辛弃疾有这么宏大的爱情节操呢?

这就要追溯到辛弃疾的出生开始了,话说辛弃疾小时候是出生在金国,可是他明明是抗金名将?怎么会出生在金国?全都因为靖康之难,辛弃疾出生的时候靖康之难已然发生,北宋的皇帝老巢被人一锅端了,金国自然就扩张了领地,只有赵构退到了南方另辟王朝,也就是南宋。而辛弃疾是汉人并不是女真人,他的祖父辛赞虽然在无奈被迫为金国卖命,却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恨不得拿起刀把身边的金人一刀劈了。因此,年少的辛弃疾在祖父的爱国情怀渲染下,自己也目睹了很多汉人被女真人欺凌辱骂的场景,萌生出忠心报国,杀敌雪耻的高尚志向。

42岁的时候,辛弃疾因为被人弹劾而被罢官,开始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生平所得被朝廷剥削的一干二净,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不得不赞叹的是辛弃疾真的挺会享受,房子庄园都是他亲力亲为设计建成的,还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仙人般的村居生活,许多游山玩水的词就是在这时候写的。

但报国的心愿他却一直未放下,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先后被任命为多地知府,不过对于南宋积贫积弱的阵势,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六十五岁他被任用镇江知府的时候,又被谏官攻击被迫离职,再一次带着愤恨离开官场。六十八岁的时候,朝廷又一次想任用他,他却身染重病,命不久矣了。

回顾辛弃疾的一生,当真是坎坎坷坷,自知报国无门,写出了多少壮志难酬的名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等。满心欢喜、梦寐以求地想要报国,有勇有谋有理想,却报国无门,被人弹劾,不受重用。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着实悲哀,这也拜当时的制度所赐,据《朱子语类》卷111:“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归正人也就是沦落在外邦而后来返归朝廷的人,无疑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官位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严重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能理解,可是却因为“归正人”这荒唐制度,不问出身就白白断送了人才,当真可惜。

辛弃疾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抗敌功劳,不过他的爱国之心可昭日月,每每从他的词当中读到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时,自己也不自觉的他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就算他最后郁郁而终,不过他的词及其事迹都广为流传,流芳百世

历史大学堂官方版权作品 文/李耀华

 (「历史大学堂」官方微信公众号  oldmanno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