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得肺结节(肺部为何会长结节)
随着空气污染日益加重,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相关职业因素、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患肺结节的人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结果上看到“肺小结节”的字样。
为什么会长肺结节?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肺结节?
肺部结节是通过胸部CT检查出的非正常肺组织的结节状阴影,按照阴影大小区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小结节(5~10毫米),结节(直径10~30毫米)。
研究表明,结节越大,恶性风险越高,6毫米以内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小于1%。按照阴影密度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实性结节恶性程度最低,约7%;亚实性结节中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程度中等,约18%;部分实性结节即混合磨玻璃密度与实性密度的结节恶性程度最高,约63%。
现代研究尚未完全明确肺结节产生的病因,但目前较明确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
感染性肺结节多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肺部的小感染后形成结节。有些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炎的人群容易并发肺结节。
(2)异物侵入
异物性肺结节多与环境有关,常见的诱因有工业粉尘、烟雾(厨房油烟、烟草燃烧及二手三手烟)与化学药物等。胃酸反流人群也易发肺结节。
(3)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早期肺癌均可表现为肺部结节。
(4)其他原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免疫有关,如肝郁体质、湿热体质、气虚体质等。
中医如何认识肺结节?
中医认为,肺结节多为机体正气不足,受外邪侵袭,或劳伤、饮食肥甘厚味致肺脾肾三脏虚损,津液失布,血瘀内停,痰瘀互结,或肝郁不舒、气滞不畅等致肺络闭阻而发病。如《景岳全书》中所讲,痹者为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血停为瘀,湿凝为痰,壅阻血脉经络使邪留胸肺。因此在治疗上,以扶正补虚治本,以祛邪治标。
补脾益肺脾虚者用益气健脾中药,如生黄芪、党参、白术、灵芝、山药、薏苡仁等;肺气阴亏虚者,可用生黄芪、党参、沙参、麦冬、百合。其中山药、薏苡仁可药食同源,同小米共熬粥以达健脾之功;麦冬、百合、沙参可同冰糖共煮水,以达益气滋阴润肺之功。
疏肝理气肝气郁结者可用柴胡、香附、玫瑰花、合欢花、百合调畅气机,其中玫瑰花、合欢花、百合等可与绿茶或白水同煮,取其芳香之气以舒达气机。
化痰散结痰凝者可用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当归、白芥子、半夏化痰散结。同时可用陈皮、连翘、蒲公英代茶饮理气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气血瘀结者需要三七、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
预防结节注意事项
增强体质
纠正生活中的恶习,保证良好的作息、坚持锻炼,多运动,不熬夜,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方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步行,快步走或中速步行均可,其他有氧运动如慢跑、爬山、游泳都能锻炼心肺功能,日常可多进行深呼吸锻炼,提升肺活量。
远离各种“烟”
不吸烟,包括电子烟,并拒绝二手烟;远离厨房油烟,控制用油量,改善烹饪方式;远离室外污染,在粉尘大的地方,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保持心情开怀
多思多虑、悲伤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肺部健康。遇事豁达,不将情绪积压于心,要学会开导自己,每天保持好心情,舒心畅气,维持身体良好的气血循环。
思则气结,压力和情绪需及时纾解。当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肺结节的患者,往往都是长期神经紧绷的人。对于这类患者,寻找合适的疏解压力和发泄情绪的方式,让体内多余的能量有出路,不郁结在体内,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饮食清淡
少吃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煎炸燥热、难消化的食物,体内生热会影响肺功能。平时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清肺润肺化痰解毒的食材。在饮食方面,广东地区常用的竹蔗茅根水、川贝雪梨、冰糖木瓜炖雪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顾护肺阴。
长了肺结节,食疗助调理
1、党参玉竹牛大力猪肉汤
做法:猪瘦肉100-150克切片,党参、玉竹、牛大力各15-30克洗净切片共煮汤、加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有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肺结节,伴有咽干易咳、心烦口渴、肺燥干咳、虚咳或长期用嗓者。
2、五白饮
做法:白木耳6克、北沙参、玉竹、百合各10克、冰糖适量,水煎服。
功效:五行中“金”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对于肺结节病人来说,可以酌情吃点“白色食物”。此饮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可用于肺结节阴虚肺燥者,症见干咳痰少、痰中带血、咯血。
3、猫爪草煲猪肺汤
做法:猫爪草30克洗净备用。猪肺一只约300-400克,切成片状,用手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放入细盐约半茶匙,搓匀,淘洗干净,上二物加入适量清水煮熟,和油盐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有清肺散结之功效,适用于肺结节无症状者。■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国中医药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