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

围绕子午峪赏白绢梅有三条环线线路: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

古都喝墨强驴:秀才户外巨献

其一,驻车台沟村里,台沟村→小五台→五道梁→尖山→小土地梁→康阳坡→金仙观→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口,这条线路我在去年已走过;

其二,子午西村东口驻车→进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步行200米左右有一上山便道→上硬梁→凤凰岭→至凤凰岭垭口有两条左侧下山小道→至金仙观→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口,(也可在金仙观观门口前沿河道往上走约300-400米,在野梨园前后各有一道,从此上下凤凰岭赏白绢梅)这条线路小众游最佳;

其三,同第二线路上山→至凤凰岭垭口继续沿岭脊道路前行→至两道山梁三岔口处沿左边山梁前往二杆子梁,沿右边山梁下白石峪→左拐唐王寨→二杆子梁(一上梁上就处小庙庙前小广场)→过二铁杆子→下行约1000米见左侧有岔道即沿其下山→走岭脊小道前行约700米遇岔路,左行下果峪沟至金仙观,右行至玄都坛半山腰→至金仙观→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口。

4月3日清晨,我们走的是第三条线路,开启徜徉花海赏白绢梅。前两天看到的树林里几只奶山羊壮硕肥美的身躯把我立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里……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

春林奶山羊

早上七点半不到,在春光明媚的晨曦里一行人已陆续抵达了子午西村口驻车。稍作休整,背起行囊来到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口,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

晨曦子口风光

见一石一壁皆书“子午古道”,拜读子午峪简介后结合自己已有认知,遂作:子午峪口随感

战国修古道,天下畏秦人。

唐时荔枝道,马嵬断了魂。

左公督陕甘,重修子午道。

盛日踏青来,访古寻绢梅。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

千年古道口,整装蓄势待发

叹天宝轶事、涪州丹荔、差官累死、驿马道毙,只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由此叹古思今,令人无限唏嘘;幸赖山河无恙,踏青山林怡情。

兴致盎然间,又作:子午峪忆

荔枝古道子午峪,新罗祖庭金仙育。

战国筑途天下畏,生逢盛世踏青煦。

入门未几,左公桥西,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

进子午峪保护总站大门分钟后看地面切痕即上山

左公桥旁东岸有一甘洌泉眼,山庄引山泉铺水管而“破肚”水泥路处右侧便是上硬梁的黄沙漫道。早来清净逍遥行,

晚点到就是人山人海寸步难行。行至半山腰,回望峪口豁然关中平原风貌,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

晨曦里的小五台;谷底白条处是子午峪水库大坝

对眺小五台春绿山梁,庙宇辉煌。

硬梁坡陡沙滑,驴友劈山道于其上,暗思其名由来大概源于此吧。山腰道旁的黄刺玫花蕾尽显,朵朵含苞待放状,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7)

含苞待放黄刺玫

充满了勃勃生机,甚是可人样。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8)

一段特难爬山坡

来到更陡坡面处,即使已被好心户外团队开挖修筑后依然难前行,抓根、蹬石、攀枝、蹬槽角八字摇才踉踉跄跄地过了关。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9)

我欲挑战:前进!

八点十分左右才登顶,赶紧掏出手机一阵乱拍,队友帮我录了一段视频,强力打卡中。

白绢梅三态呈现眼前:盛开、含苞和孕花蕾,被绿叶衬托着如素绢无暇雪白,好可爱!白绢梅,又名白鹃梅、茧子花、九活头、金瓜果等,是蔷薇科白鹃梅,属灌木。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0)

怒放的生命

白鹃梅花语寓意为忠贞,坚毅。适合送给有这种品质的人,可表达对对方的欣赏之意。站一观景尚可处,再次回望关中平原,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1)

子午峪外是樊川

再看峪口气象上清而下混,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2)

对眺小五台

游目小五台上轻雪落满山;下探子午峪满目翠色,古道蜿蜒没入深山里;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3)

硬梁上白绢梅花海

沉浸其中,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4)

置身花海,细端花态

回看身边银绢枝悬,瑶池遗落玉连环;春光明媚春色秀,穿行花间心似癫。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5)

这是啥东东?

离开硬梁,爬上一小段坡即到山尖,山尖已被游人踩踏成小平台,四周被白绢梅花环绕成篱笆墙,看地势应是凤凰岭的凤头位置,刚钻出凤头花屋,

闯入眼帘的便是王母散花酬远客,醉倒红颜一片。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6)

站在凤脖子上

凤凰全身落轻雪,满目茧子花。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7)

凤凰岭才是真正的花海

站在凤脖子上拍凤身玉琐满眼,欲徜徉其间,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8)

下到凤凰背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19)

欲钻花海里

踟蹰不前;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0)

坐崖畔巨石上,手搭凉棚望二杆子梁

移步换景,抓拍几张风景照,竟有美女入画图。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1)

凤凰岭上,万花丛中

花间随拍都是美篇,一隅偶拍,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2)

千岭百壑烘托巍峨二杆子梁

高山之上竟是二杆子梁巅;俯拍谷地,三峪交汇处是金仙观,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3)

凤凰岭花海里俯瞰金仙观

其上小孤峰就是玄都坛。站在凤凰尾巴根处,给凤凰岭花海拍个短视频,

这里的花海和硬梁上的花海好有一说:大巫晾小巫。几处临崖巨石处我们不惜时间看花、观景、拍照留念,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4)

举杖邀金乌

也把迷人春色和醉人风光带回家,慢慢品观。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5)

人在花海

一边恋恋不舍,一边回望凤凰,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6)

站凤凰尾巴上回望凤凰岭

以前只说金凤凰,今天见了银凤凰。

遂作:赏白绢梅花于凤凰岭有感

雪蕊琼丝茧子花,云堆雾漫飘岭崖。

徜徉花海蜂蝶翩,神仙亦羡不恋家。

钻来窜去游荡了九十多分钟,才来到岭下垭口的“十字坡”:沿岭脊直行往二杆子梁和白石峪;右下往鸭峪;左下往金仙观(先到谷底是果峪沟,顺溪流而下就到了金仙观前)。我们的目的地是穿越二杆子梁至金仙观,来到头道石门前,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7)

头道石门下

翻身登上二道石门,站门脑上,无意间竟是眼观凤凰岭,脚蹬金仙观霸气侧漏风姿。

由是感之:登临二道石门随感

放眼凤凰岭,林下十字坡。

脚踏金仙观,春山披翠绿。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8)

漫步欲太空,游目子午峪;左下方树林里即是“十字坡”

拍了一段登二道石门短视频,后观之雄风不减当年呀!嘿嘿。

翻上两道“石门”左侧又是往返金仙观与白石峪的山道,再上一光溜溜沙面的陡峭山坡便是坦途。

一棵状如巨伞的橡子树矗立道旁,鸭峪和白石峪的分水岭上也开满了白绢梅花,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29)

一眼探双峪

近前山坳里一丛盛开的白绢梅做了这个山坳的“花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在笑对人间。身边几株清雅素花正盛,每朵花五片玉瓣舒展如白玉平盘,花蕊似一束射线,在最佳时间节点被我遇见,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0)

野樱桃花

俯身一看,是几株野樱桃花正散发着迷人的笑脸。抬头看,又是三岔口,问道一户外领队小哥,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1)

三岔口问道

答曰:靠右行往白石峪,靠左行往二杆子梁。他是在此迎候他的团队队员,自白石峪穿越凤凰岭,怕团员到此走错道,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2)

下坡转身打个卡,绕行至一小山包后,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3)

远眺二杆子梁

快十二点,驻足唐王寨下,二杆子梁上的两杆飞机导航杆赫然在眼前。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4)

唐王寨下九活头正盛开

道边一丛白绢梅为此地春日山野增色不少,几株白绢梅争春,山野顿觉舒心,近景远景,各显千秋,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5)

远景图

我也把自己融入春景里,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6)

剑指唐王寨

坡上万绿丛中一白一红两簇花,装扮了山野,沉醉了客家。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7)

白绢梅与紫荆花争奇斗春

登临唐王寨,回望来时的路,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8)

远处最高山岭就是凤凰岭,岭右下山谷便是子午峪

观天地之壮美:艳阳下,蓝天牧白云,长安灰蒙笼,山野披锦绣,轻雪落山坡;还是凤凰岭上醉人景,岭下果峪沟底的小道观了然于目。后来我们下二杆子梁往金仙观走错路下到果峪沟后就是穿过此道观院子来到沟口金仙观的,此是后话,在此不多提说了。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39)

隔二杆子梁望翠微峰

南望翠微峰,峰巅铁架信号塔独矗,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0)

二杆子梁上下,金瓜果崭露头角

眼前一丛刚结花骨朵的白绢梅把二杆子梁衬托的顶天撑地。

此处是个观景台,能一览白石峪、翠微峰和二杆子梁。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1)

棣花

棣花刚开,多为含苞待放状态。去秋多雨,一棵腰粗的白杨树破土横陈道上,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2)

卧杨晒日

看阵势还是有生命力的。它就长在往二杆子梁上小庙紧下边。庙前小广场是驴友们的加油站,三五成堆地在此聚餐休息,场景很是热闹非凡,像“过庙会”一般。我们见此未做停留,直接往二杆子下走,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3)

在往二杆子道上回首拍庙前过庙会

回首拍了一张盛况图。第二次亲临其下,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4)

因梁上矗立二根飞机导航杆而得名

在二杆子上耍了一会“二杆子”,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5)

上二杆子

避开人多的地方,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6)

二杆子下凝望翠微峰

我们就在二杆子下长满花骨朵的白绢梅树下小憩,野餐。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7)

我的户外团队:个个神采飞扬

休整差不多了,看到梁东端的石头上不断有驴友拍照,我们也凑热闹排队等着玩。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8)

悠然指点江山

手背上就是尖山,脚下就是子午峪古道。各式拍照,高兴地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纷纷叫我帮其拍全景照,说是新奇,头回见一照两次身影出现,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49)

全景照

最后也给我来了一张留念,再拍个艺术短片。

下石门,又是陡坡沙石路,一路跐溜溜地到了去往金仙观的岔路口,左拐急降上岭脊道,来到去年路过“迷路”的山坳,当时山林里被野猪拱过的泥土到处都是,在坳里和小山包石缝间分别捡了几根野猪毛,状如粗空油笔芯,坚硬锋利如针,瘆人。老同学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可不敢遇见了野猪……

小山包南侧道旁长了几株高大灌木,叶似刺玫瑰叶,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0)

这是什么花

花瓣玉质而边染嫩粉,嫩粉色花蒂和花蕊,羊脂玉蕊头,甚是可人。聚精会神赏花拍照,一不留神还被其隐藏在花下枝条上的尖长刺提了个神。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1)

孩儿面花

探寻就是不知其名字,莫非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先给它起个名字,就暂叫孩儿面吧。

翻过小山包,在其西北侧有两株盛开的白头翁,细端之,窃以为盖因其在含苞待放前呈白绒毛球状,似白头老翁样吧;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2)

白头翁

花开两重六瓣紫红色,桶状花蕊排序,粉黄蕊头,彰显温柔敦厚特质。抬望眼,二杆子梁在艳阳照耀下,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3)

白头翁前望二杆子梁

在群峦映衬中,在千绿百花丛烘托下愈显得嵯峨巍耸。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4)

野梨花

岭上的野梨花也来赶趟了。突然两块巨石挡住了去路,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5)

圆灯台上剑指唐王寨

登临其上,放眼望去,环视一周,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6)

圆灯台上隔空拥抱二杆子

子午峪自玄都坛往南纵列一山梁,西为果峪沟,东是直峪,此处兀自突兀,观览整个子午峪,观景甚佳!

无限风光在险峰,把来时走过的山道自峪口拍到脚下。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7)

茧子花,状似蚕茧而得名

从唐王寨到此地,岭上的白绢梅还没开花,茧子花的由来大抵源此吧。

一帮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观观拍拍,竟在岔路口顺道左拐下了果峪沟。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8)

下果峪沟坡小竹林

未进竹林,溪流潺潺而下之声已闻。临溪而蹴,俯身拘水洗过手和脸,神情顿觉清爽了很多。沿溪边野径顺流而下,护林站移动板房下的小溪边十几棵大梨树: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59)

梨花如雪满枝绽

已是春风吹九遍,千枝万梢梨花绽。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0)

洁白如雪,玉质纤蕊

小梨园北头出现一条往返凤凰岭山垭十字路口的山道,

跳过小溪、穿过竹林,眼前干沟里又出现一条往返凤凰岭山垭十字路口的山道。刚拐上一小坡,在唐王寨上看到的小道观已站在其院,进道观里被大竹筛做门板,横档竹篱笆出入口上。三五成群的游人或聚于场院喝茶闲聊小憩、或散于山道游荡、或零落溪边嬉戏;登山赏白绢梅或因体力不支,或因已时间不允许,沟底溜达一圈,溪边戏水开心,各得其乐,均呈祥和气象。

至金仙观山门口小广场,掏出手机一看,电量耗完已自动关机,赶紧取出备用电源。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1)

金仙观小广场

金仙观:唐朝皇家道观,最初因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在此修道弘法而易名金仙观;后来一位叫金可记的新罗人来长安应试科举,游此观随后隐居修行悟道,并将道教文化传入了现在的朝鲜半岛,现在的韩国国旗图案都是道文化符号,此观后被尊捧为“韩国道教祖庭”。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2)

观外护坡墙上福中藏寿

从观旁小道走过,听闻观里钟罄之声绵绵,焚香烧纸烟袅灰飘,道士诵经喃喃灌耳。

我心一愿:惟愿瘟疫早消除!

上得玄都坛: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3)

2021年3月初拍玄都坛貌

海拔888米,位居三峪沟口交汇处,群山环绕,形似莲花花蕊的祭坛,此为西汉汉武帝时修建的“皇家天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敬天的传统,古代皇帝自称“天子”,祭天就是皇帝与上天对话的一个平台。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4)

2022年4月3日太阳花户外群主雄风

所以,当中国人跪下来恭听最高指示时,总会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场白,也正是这个原因。祭天活动是古代中国最高的仪式;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史诗杜甫曾作: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这是诗人写给其在玄都坛修行的好友元逸人的诗。

此地去正北方有一77公里长的子午线,终点在天脐祠,即咸阳市三原县嵯峨山东南麓的天井岸村,村庄紧外边有一圆形深坑,直径约200米,深度约40米;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5)

俯拍天井

今坑上坑下皆残存窑洞或地坑院民居;一个孤零零的规矩方圆的深坑是天然的,还是人挖的?

近些年来,常有考古专家们亲临挖掘,发现了文化土层,还发现了很多汉代的碎陶片和瓦砾,故此可以确定是汉代人挖的深坑,就是汉书上记载的正门朝北的“天脐祠”;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6)

天井及五帝祠布局图

在大坑以东发现了五处汉代的大型夯土台祭祀遗址——五帝祠遗址,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7)

西夯台

还有西汉池阳宫遗迹;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8)

西夯台旁旅行指示牌

另外,《汉书·郊祀志》记载,“天齐,如天之腹齐也”,这处汉代的祭天遗址,这就说明了汉代人以天齐公祠为大地的“肚脐”,同时也是汉代的大地原点,与我国目前的大地原点经度上相差只有60米,足以见得汉代工匠在选定这条子午轴线时的精湛技艺;如此也就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天下之中在陕西。

专家们通过卫星地图观察,将汉代的长安城南北中轴线延长,以南连接的是隋代玄都坛遗址,而以北连接的则是深坑(天井)。不仅如此,还有众多的汉代遗址也都在这条线上,如秦都咸阳宫,汉代未央宫,汉高祖的长陵,以及泾阳县的崇文塔和三原县的周家大院等等。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69)

西夯台遗址正南沟沿古茶树

沿西夯台东边南北路走到村子南头,当地人叫“狼壕”处,有一窝一千多年的古茶树,虬杆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当地人年年采其叶制茶喝。我曾经在去年3月初和中旬各去了一次,气象迥异。从村里往东可直达龙泉公社景区玻璃栈道上。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70)

明前春芽待采制

一路溜溜达达地出了子午峪的子口,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71)

子午峪子口照壁

误把子午西村东口的石桥当成了峪口里的“左公桥”。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72)

子午西村东口

1949年5月,“西北王”胡宗南兵败退秦岭取道巴蜀曾命手下炸毁左公桥,以阻滞我解放军追击之。今子午村已在撤村并镇中并入杜角镇村,

鹞子峪赏桃花(子午峪赏白绢梅)(73)

新村牌

傍晚在村里一农家乐吃饭时,村民说起此事依然直白流露难以割舍的情怀。

是啊,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令人难以释怀!

酣畅淋漓一日穿越,踏遍春山游人被感染的个个更显青春激荡。遂作:子午峪游感怀

桃杏香消茧子盛,雪栖玉枝凤岭蓊。

分野众壑山色迥,四时风貌日月更。

玄都坛上话古今,多少楼观衰草生。

桃花仙子醉不醒,散做野鹤一俗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