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

最近有一个热播剧《大秦赋》,在网络上引起一波热烈的讨论。我发现这里面有些挺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有人觉得张鲁一饰演的秦始皇太怂,没有王者霸气;有人批评秦始皇是个暴君,发动的战争都不正义的,是大屠杀等等。果真如此吗?那我们就聊聊这些问题。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1)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有不少人是以现代的眼光和思维去推测历史、去臆想古人的,也有很多人是陷入自己固有的思维去看待历史事件的。这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对的。

就秦始皇来说吧,很多人觉得作为一个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定是刚毅勇猛的人,似乎想杀人就杀人,能够为所欲为。

于是,不少人看《大秦赋》,就觉得演员没有把秦始皇的杀伐果断表演出来,非但没了秦始皇的王霸之气,反而让人觉得太怂、没胆。就像他处理嫪毐事件时,迟迟不见他处理俩孩子情节(嫪毐和太后赵姬私通所生的俩孩子),秦始皇没着急,观众反倒坐不住了,"什么时候摔孩子?""这个秦始皇也太磨叽了。""张鲁一演的秦始皇就是太怂。"

其实,如果读过史书的人,就像《史记》一类的书,应该会觉得《大秦赋》中的这个秦始皇所表现出来的样子跟历史本尊蛮相像的。

首先,张鲁一所饰演的秦始皇在形象外貌上看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意思是,秦始皇相貌是高鼻梁、细长眼睛(凤眼)、鸡胸(胸脯略前挺)、豺狼的声音。这是秦始皇外貌的描写,高鼻梁一般都是配以尖瘦的脸,如果配在圆脸上,怎么看怎么别扭吧。这么一看,张鲁一的外形跟秦始皇不是蛮像的吗?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2)

其次,秦始皇处理内政——嫪毐事件时,结合历史当时的情境,他确实不能快刀斩乱麻似的解决内乱,也确实不能将嫪毐轻而易举地杀掉。原因如下:

第一,秦始皇刚刚加冠亲政,地位尚且不够稳固,权势尚且不够最大,做事可不得思量再三,以求稳妥?况且嫪毐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啊,他也集聚了不小的势力,要知道,他的势力当时都压过了吕不韦,且嫪毐背后还有太后撑腰,岂能简单地一杀了之?

第二,秦始皇的最终目的是夺权,将太后手中的权力夺取过来,而嫪毐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一个权力相争的附带品。所以,仅仅杀掉嫪毐,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杀还是要杀的,只是要找个恰当的时机。

第三,太后虽然淫乱,与嫪毐私通生子,但是毕竟是秦始皇自己的亲生母亲,将太后淫乱和嫪毐作乱一事公布于众、宣之于口,对秦始皇自己而言,这是难以启齿之事,谁想让天下人知晓自家丑事?

所以,于公于私,站在秦始皇的立场上,都不能轻而易举、随心所欲地处理嫪毐和太后作乱之事,更不能轻举易动,行动前必定要好好铺排一番,然后再一举拿下嫪毐一党,成功夺取太后手中的权势。这才是一个帝王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如何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3)

另外,秦始皇他虽然是一个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是本质上他首先是一个人,有着人的爱憎喜怒,况且人的性格和心性是受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所影响的,虽然史书不会详细地描述,但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秦始皇小时候过得很苦,他妈妈赵姬是赵国人,爸爸是秦国质子异人。当秦昭王五十年,秦赵交战,赵国不敌,就想杀掉秦质子异人泄愤。秦异人不甘坐以待毙,跟着吕不韦直接跑了,抛下秦始皇娘俩自己回秦国了。赵国找不到本主,就恨屋及乌,要杀掉秦始皇跟他妈妈赵姬。幸而赵姬有些人脉门路,躲了起来。

秦始皇跟着他妈妈一方面躲避追兵,过着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生活;另一方面还经常受到一些赵人欺辱,日子越发的不好过。而且这种艰难苦难的日子一过就是6年。想想小小的秦始皇为了活命,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这段非人的生活对于他性格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后来,秦始皇继位之后,延续先代秦王的政治策略,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在秦国军队攻破赵国之后,秦始皇在百忙之中还亲自去了一趟邯郸,为的什么?就为了找当初欺侮他们母子的那些人,当年赵姬带着儿子嬴政东躲西藏之时,有些赵人趁人之危,对他们落井下石。

找到这些人之后,秦始皇就下令把那些人全部活埋了。可见,儿时的遭遇一定特别悲惨,才让秦始皇铭记好多年,才让他特意长途跋涉来到赵国做出"活埋仇人"的行为,这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是为了报仇雪恨。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4)

当然,秦始皇性格中有残暴的一面,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同时他也有着恻隐之心和仁义之心。比如,在他处理吕不韦的时候,他是不忍心的。

在《吕不韦列传》中,太史公司马迁写道:"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意思是,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

确实,是吕不韦,将秦始皇的爸爸,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并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的。可以说,秦国质子异人从前途渺渺的卑微质子处境一跃成为万乘之尊的一国之君,完全靠的是吕不韦。而且,吕不韦对秦始皇也有着辅佐之功。所以,秦始皇于心不忍,便赦免了吕不韦,自始至终也没有下达杀无赦的命令。

秦始皇不忍心杀掉吕不韦,就说明他的性格里面还有着柔软的一面。至于后来,秦始皇的性格为何变得残暴冷酷,苛刻寡恩,这也是一个个人性格渐变的过程。在他当王称帝的几十年里,经历过暗杀,经历过背叛,经历过数不清的阴谋阳谋,他不得不变得强硬冷酷,这是自我保护的方式。这也是坐在"高处不胜寒"的帝王之位上的人所可能演变的过程。

总之,秦始皇是一个复杂的人,身处高位,多半都是身不由己,周围环境错综复杂,身边利益交错纠葛,稍有不慎,便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帝位岂是容易坐的?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5)

还有啊,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跟正义不正义没有关系。就算当时不是秦国"履至尊而制六合",而是其他六国——齐、楚、燕、韩、赵、魏中随便是哪个国家,倘若想一统河山,还是要发动战争;既然发动战争,就必然要死伤无数。所以,其他六国跟秦国有什么区别吗?没有。都是一个样,谁也不比谁正义。

历史,以及历史上的人物,岂能以"好坏"二字一概论之?

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要站在历史当时的情境下,去体会古人的"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任何以现代的观点去揣摩古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就算我们不能对古人感同身受,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古人的言行,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最后,再说一点,有人说《大秦赋》这个电视剧不好,"瞎编"。这个电视剧中有些台词确实处理不是太合适,有的历史情节也是杜撰而来,这是编剧补得不太好的问题。

但是吧,因为《大秦赋》中涉及的历史事例比较多,为了让剧情连贯、故事跌宕起伏,将某些史实情节提前、删除或添加,也无伤大雅。比如秦始皇佩剑情节。

张鲁一演秦始皇被骂 张鲁一在大秦赋里饰演的秦始皇太怂了吗(6)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讲述的很清楚,"己酉,王冠,带剑。"意思是,己酉日,秦王嬴政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佩带宝剑。秦始皇加冠之后才佩戴了剑。在《大秦赋》中将这一情节提前了,是不符事实的。不过,对于一部电视剧而言,这不是什么硬伤,可以接受,可以理解。

当然,除了个别方面差强人意之外,《大秦赋》整体还是挺不错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