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县有几个乡镇(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乡镇介绍及村名汇总)

城关镇34122210056km2城关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6个社(居)委区,16个村委会,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入口5.6万人,耕地面积3.8万亩。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环绕西…[详细]刘元社区东大社区连桥社区西大社区南大社区育贤社区镜湖社区城南社区桥北社区桥西社区人民路社区关北社区平安路社区团结路社区金张村颍南村椿樱社区北大社区吴营村陶桥村朝阳社区银杏社区水上社区复兴路社区旧县镇34122210182.27km2旧县镇位于太和县城北6公里处,素有“太和县城的北大门”之称。全镇现辖50个村(居)委会,210个自然村,6.77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总面积82。27…[详细]新村集村宋沟村范庙村何庄村李梁村万福村大张村王庙村张槐村八里店村三角元社区旧西社区税镇镇341222102税镇镇座落在颖河岸边,位于太和县城西北部,西于界首市接壤,是太和县的西大门,全镇辖9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10984户,人口4.5万人,耕地3.9万…[详细]孔寨村张大庄村马庙村税镇村姚寨村十里沟村陶寨村邹桥村孙楼村皮条孙镇341222103皮条孙镇辖10个村委会,人口24177人,耕地2.5万亩。该镇塑料专业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绳网集散中心,有“日出万丈,绳网天下”的美称。目前,该镇规模以上…[详细]皮条孙村孙法村苇张村孙寨村水流村原墙镇34122210457.7km2原墙镇位于太和县东北部,面积57.7平方公里。辖4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138个自然村,总人口55171人。主要作物有小麦、大豆、红芋、棉花等,经济…[详细]刘楼村刘老寨村西街村大岳寨村东街村刘庙村双建村名利村刘协村倪邱镇34122210572km2倪邱镇地处太和县北部,105国道纵贯南北,黑茨河横穿东西,辖33个村(居)委会,146个自然村,总乡镇人口5.3万人,土地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详细]大杨村崔寨村叶堂村西顺河村东顺河村张大营村北门村花园村东门村西门村马厂村张路村孙庙村李兴镇341222106太和县李兴镇位于县城西北部,处于两省三县市(安徽省、河南省,太和县、界首市、郸城县)交界处,是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全镇人口6,7万人,耕地6.9万亩,…[详细]谢千村徐老村张楼村范寨村二郎村昝寨村谢寨村范庄埠村大谢村谢庄村李兴村程庄村大新镇34122210764km2大新镇位于太和县西南部,面积64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村委会,142个自然村,耕地61790亩,人口5.3万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商贸并重的近郊型乡镇。…[详细]禅堂村董庙村张楼村花园村李阁村张路口村辛庄村广缙村新集村

安徽太和县有几个乡镇(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乡镇介绍及村名汇总)(1)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肖口镇34122210857km2肖口镇位于太和县城西南,距县城13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4100户,55137人,土地面积55806亩。该镇是农业大镇,盛户小麦、…[详细]毛庄村田庄村钱庄村马寨村王寨村邢小街村陈庙村新王村肖口村关集镇34122210966km2关集镇位于太和城东10公里处,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60812亩,下辖26个村委会,农业总人口47578人、非农业人口1480人。京九铁路、界阜蚌高速…[详细]唐路村关集村闫庙集村梁庄村陈桥村胡寨集村茨东村中高村王寨集村谷河北村三塔镇341222110三塔镇西邻黑茨河,京九铁路、界阜埠高速公路、太利路、太三路、龙伍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红芋为主。依托红芋种植的…[详细]韩四村张寨村东何村团结村楼李村李陈村王庙村天宫村胡大村姜小村八里村胡坟村三塔村双浮镇341222111双浮镇地处太和腹地,辖29个村委会,127个自然村,总人口约46000人,耕地49769亩。105国道纵贯全境,交通便利。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详细]韩张村双兴村刘老桥村张李村吴店村红旗村前进村陈寨村麦仁村双浮村蔡庙镇34122211254km2蔡庙镇位于太和县西北部,面积54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3.3万人,3.8万亩耕地。太郸路和旧许路穿境而过,原蔡路贯通东西,交通便利。蔡庙镇是一个农…[详细]公李村张板桥村郭桥集村新建村李宋村史庄村蔡庙村三堂镇341222113三堂镇地处太和县东北部、308省道和京九路交汇处,建有县级火车站三堂集站,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心镇建设示范镇。辖28个村委会,121个自然村,4…[详细]赵寺村向阳村玉皇村三堂村镇东村洪河村站东村康庄村站西村苗老集镇34122211440km2苗老集镇辖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人口4.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镇。西连京九铁路三堂站,东连山东东营至九江高速公路苗集出道口,308省道横贯…[详细]淝西村集西村长春村谷堆村新合村集南村王营村南杨村沟北村苗集村赵庙镇34122211564km2赵庙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544亩,人口5800人,辖34个村委会、128个自然村。太和至清浅公路贯穿南北,正在建设中的界首至涡阳公路横穿…[详细]刘楼村胡集村黄门村龙王村巴楼村段庄村赵庙村范寨村张阁村城子村赵大村宫集镇341222116宫集镇位于太和县东北部,辖18个村委会,耕地5.9万亩,人口40159人。京九铁路、毫阜高速公路、龙伍路从该镇穿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该…[详细]朱庄村宫大村育才村园春村钜阳村牛楼村界洪村宫集村坟台镇341222117134km2坟台镇位于大京九铁路三堂站西,西邻105国道,南靠308省道,省级公路高光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镇辖46个村委会、246个自然村,面积134平方…[详细]民族村坟台村镇西村镇北村孙庄村林庄村前冯村赵桥村韩寺村陶阁村陶楼村板桥村关营村双钟村陈寨村大丁村张寨村洪山镇34122211875km2洪山镇位于太和县北部、105国道西侧,面积75平方公里,辖30个村委会,14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8.2万亩,总人口6万人。近年来,洪山镇突出抓好农产品…[详细]马湾村刘古同村蒲集村大李村高老家村刘沟村王集村大刘村洪山村五里村毛集村张册村闫洼村清浅镇34122211948km2清浅镇辖20个村委会,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农业人口3.3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油路覆盖率98%,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交通较…[详细]张庄村王各村陈楼村云寨村后吴村曹庄村付集村清浅村五星镇34122212055km2五星镇位于太和县中部,辖24个村委会,104个自然村,耕地4.14万亩,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41733人。五蔡路、双清路穿境而过,105国道纵贯南北…[详细]刘楼村常寨村稻香桥村付桥村于大村芦庄村杨西楼村五星村刘关村高庙镇341222121高庙镇距太和县城西北约15公里,全镇共辖8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2.5万亩耕地,农业人口2.3万人。.…[详细]大松村高庙村姜楼村刘平村廉庙村刘大桥村桑营镇34122212262.5km2太和县桑营镇处于阜阳市最北端,与古城毫州仅一桥之隔,西北与河南相邻,位两省三县之交点。105国道纵贯全镇,交通便利。下辖26个村委会,97个自然村,人…[详细]桑庄村三店村闫营村桑营村天齐村淝南村丰李村贾李新村双洺村大庙集镇34122212352.3km2大庙集镇位于安徽省太和县西北部, 北邻李兴镇,南接蔡庙镇、东连赵庙镇,西与界首市新马集镇以东蒲沟相隔,重要县道太郸路纵穿全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详细]大于路村双杨村见寺村和谐村文昌村龙台村和平新村双李村吴桥村黑虎三村阮桥镇341222124阮桥镇辖25个村委会,84个自然村,人口4.3万人,耕地6.5万亩,是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建有全国首家通过认证的板蓝…[详细]刘关村阮桥村栾楼村邓庙村双王村洪港村汪腰村斤沟村青春村双庙镇341222125双庙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日新月异,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全国体育先进之乡和全国闻名的书…[详细]韩张村陈林村豆庙村李寨村双庙村杨庄村张卢村司疃村郭寨村胡总镇34122212626km2胡总乡位于太和县城西南角,地处阜阳颍泉、太和、界首3市县交界处。北面同本县大新、肖口镇毗邻,东南面和西南面分别同阜阳市闻集和界首市泉阳等镇接壤。胡总乡…[详细]薄梨村周小庙村魏店村胡总村郭庙镇341222127郭庙乡位于太和县城东北15公里,308省道穿境而过,辖29个村委会,人口4.5万人,耕地6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薄荷、药材、饲草等。. 郭庙乡历史…[详细]高寨村宋集村吴寨村立新村西街村郭庙村梅庙村张浅村张西村随西村赵集镇34122212857km2赵集镇位于太和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辖29个村委会,4.4万人。漯阜铁路、太利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爱国…[详细]界牌村草南村赵集村双龙村王油坊村草寺村草北村东城村赵东村马集乡341222203马集乡位于太和县中部,辖31个村委会人口3.945万人,耕地面积4.9万亩。东临茨河,105国道贯穿中部。工业以人发、马尾加工为支柱,农业以种植小麦、…[详细]马集村马南村西张村港南村永兴集村港北村港集村港西村马北村二郎乡34122220445km2位于太和县东北部,辖19个村委会,人口3.1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9万亩。京九铁路纵穿全境。.…[详细]二郎村通达村集西村苏寨村龙伍村淝南新村开发区341222400开发区位于安徽阜阳市太和县。下辖: 341222400001 121 回民社区 341222400200 121 友谊村 34122240…[详细]闪庄民族村友谊村袁洼村高小村唐路口村回民社区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社会事业

太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椿樱之乡”之美誉。而今,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引人瞩目,多次荣获“田径之乡”、“书画之乡”等光荣称号。全市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 万多人,现有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 所,小学 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5000多名。其中省重点中学——太和中学、太和一中为清华、北大等国家级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

基础设施

太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建有7个车站;105国道、308省道和南洛高速公路在县内纵横交织,颍河黄金大道经过太和40多公里,县城距阜阳4C级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仅37公里,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使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供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县,设施先进完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