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有趣的一首诗(李商隐的情书千古流传)
编者按:流年笑掷,昨日可忆,未来可期。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恋爱中,我们都曾有过海誓山盟,各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誓言感动着万千红尘男女。有这样一句“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更是被人奉为经典。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希望时间停留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然而时间好比东流水,只有流去无流回。过去、现在、未来,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精彩也有遗憾。席勒曾说过: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回首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每个时期似乎都有着讲不完的酸甜苦辣,给我们三天三夜怕是也讲不完、讲不清。然而在璀璨的唐诗里,诗人却用了短短28字,完美地将未来、现在、过去串联在了一起。
这位诗人,不是别人,正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晚唐诗歌发展已经远不如前,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而李商隐的出现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他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他又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 ”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咏史诗有很高成就。他还独创了别具一格的无题诗,通过新奇构思,秾丽风格将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广为传诵。有人曾评价他“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可见在晚唐诗歌史上,他颇有一席之地。
李商隐的诗往往比较朴实简练,言浅意深,语短情长,给人以含蓄美。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他的这首七言绝句《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川梓州做幕僚时所作。题目“夜雨寄北”可以看出,这首诗应该是以诗代书信。而这首诗所寄何人,却颇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寄给自己妻子王氏;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当时诗人滞留巴蜀,应该是他三十九到四十三年龄阶段,而此之前,他的妻子已经过世,所以这诗应该是寄给友人的。但我们从诗中缠绵悱恻的情意来看,更多人愿意理解为是寄给远在长安的妻子。当时他的妻小远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而这首诗还有另一标题,叫《夜雨寄内》,古时的内人多称自己的妻子。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君,是对对方的尊称。你问我回家的日期,而我身不由己,归期难定。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短短7字,却将诗人思念妻子,但却不得归的羁旅的无奈和愁思之苦表现出来,离别之苦,思念之切,跃然纸上。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眼前景物:夜雨。今晚巴山正下着大雨,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已经把池塘的水灌满了。绵绵秋雨,勾起了诗人无限深思。诗人满怀惆怅,心事重重,或许他在想着曾经的夫妻情深,恩爱场景。诗人心中有所念有所思,心中事与眼前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羁旅愁思在潜滋暗长。
诗的一、二句主要是写过去,写现在,过去的情话绵绵与现在的分隔两地形成对比。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何当”,是指什么时候。诗人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诗人盼望着将来归家,能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一实一虚,眼前实景与未来相聚时谈论的话题,以想象中未来的美好来反衬眼前的凄清孤寂,如此构思,奇巧妙绝,趣味横生。
短短28字,诗人的思绪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流动,回环往复,曲折缠绵,颇有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而整首诗,直白如话,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但意蕴却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西窗夜雨”“西窗剪竹”也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名词,有人用它来形容夫妻情深,也有人用来形容朋友之情。
李商隐的诗没有半分矫情,且声调和美、疏密有间,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诗句中的绵绵情思更成为后世情歌的经典范本。而这首《雨夜寄北》将未来、现在、过去自然流转、虚实相生的奇巧构思,更是我们习作手法运用的典范。而此诗中以未来观照当下生活,消解了当下的愁苦,表现了一种积极美好向上的思想。
流年笑掷,昨日可忆,未来可期。不要叹息过去,立足现在,期盼未来。你我的人生都可以有更美好的前景。
(声明:以书为友,以文沁心,读书写文,记录所思所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