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绿松石为什么不容易有沁色(绿松石何以称为夏朝)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1日讯(记者冯爱华)6月21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竹山县人民政府、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中国绿松石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汉举办。从夏朝“国玉”到如今湖北竹山县的百亿产业目标,绿松石的价值不仅在考古中被重新发现,也在科学开发利用中放大、并造福当地。

古代绿松石为什么不容易有沁色(绿松石何以称为夏朝)(1)

学术交流会现场。记者冯爱华 摄

绿松石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利用历史,也有过独特的崇高地位。松石如天似海的本色之美成为它最原始的价值,最初人们利用石头的自然之美,将其作为首饰或摆件,赋予了它装饰的功能。因其稀有,提升了绿松石的经济价值,在交易中逐渐成为资产和财富,从而具有了象征财富的功能。进而与政治相关,成为等级或特定群体的标志,具有了政治等级分层的功能。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杨明星提到,看绿松石的地位,不仅要看其“朋友圈”,也要看谁在C位。匈奴王的黄金帽,康熙的皇冠,绿松石都在最醒目、最顶尖的位置。回顾近9000年的历史,可以看到“绿松石开盘价值就不低”,到二里头文化时达到巅峰,成为“国玉”。

古代绿松石为什么不容易有沁色(绿松石何以称为夏朝)(2)

学术交流会现场。记者冯爱华 摄

长期在盘龙城遗址进行考古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详述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的串饰阶段、夏商时代的礼器阶段、晚商-战国的粗装饰阶段和春秋-明清的精装饰阶段四个时期的特点。如串饰阶段,采用钻孔、磨制等加工工艺,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为礼器阶段打基础;礼器阶段二里头的铜牌饰等采用嵌片工艺,形成集中大片的绿松石装饰视觉效果,突出私有财富的积累和复杂的礼仪、信仰观念;粗装饰阶段的特点是绿松石与青铜器的结合,这一阶段绿松石的礼仪性弱化;春秋以后,绿松石与黄金的结合突出,是为精加工阶段。

古代绿松石为什么不容易有沁色(绿松石何以称为夏朝)(3)

学术交流会现场。记者冯爱华 摄

绿松石为何能被称为“国玉”?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的发言立足于二里头的考古发掘,颇具份量。2002年,由2000余片绿松石镶嵌组成的绿松石龙形器在二里头遗址出土,被不少学者称为真正的“中国第一龙”。另一件兽面纹铜牌饰,则由数百片大小只有几毫米的绿松石以“马赛克”镶嵌工艺制成,历经3000多年纹丝不动,工艺高超。这件兽面纹铜牌饰正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上展出。赵海涛认为,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土的绿松石器,可以视作中国绿松石工艺史上的一个高峰,对研究夏朝礼制和王权特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考古人员对二里头绿松石器的工艺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制作工艺包含了原石开采、加击劈裂、切割、研磨、穿孔、抛光、镶嵌和拼合等不同技术的体系及组合加工方式,跟当代工艺相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据了解,有着“中国绿松石之乡”美誉的湖北竹山县,绿松石资源保有储量占中国的70%、世界的50%,全国90%以上的绿松石产品都源自这里,并出口至北美、欧洲、西亚、东亚等国家和地区。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