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1)

原文

1.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③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④乐(lè):快乐。

⑤愠(yùn):怒,怨恨,不满。

⑥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即“有德者”;有时又指“有位者”,即职位高的人。这里指“有德者”。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2)

释义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拾人牙慧说论语,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论语·学而篇》第1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天已经是学而篇第1章讲解的第4天了,我想讲到今天大家或许会理解,为什么我在开篇的时候说万事开头难。从古到今,所有的文章都对开头非常重视,因此《论语》的首章必然也是包含了孔子智慧乃至整个中华圣学的核心和精华,所以这一章必须要慢慢嚼细细品。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3)

昨天我们说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是同学的意思。同学之间交流学问,分享心得,原本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大家平时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我记得我原来上学的时候,因为自己学习成绩还不错,所以经常有别的同学来向我请教题目,如果这个同学的成绩名次跟我差不多,说实话,我当时是不太愿意告诉他的。为什么?因为怕他学会了就超过我嘛。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4)

同样今天在工作当中,我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私心,我们自己假设有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这个独门秘诀可能也未见得就会告诉别的同事,原因也是一样。如果由此推开去,便可以知道,这其实是我们内在嫉妒心在作怪,说到底还是个私欲炽盛。

程子在《集注》中对这个乐,还提到了一个点,叫“乐及于人”。自己在心性的明觉精察中,有了一点体悟,不会藏着掖着,而且乐于和同参道友一起分享交流。这何尝不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5)

可是,如果我们自己“虽乐于及人”,但是别人不理解或者不接受我们所说的东西,那么作为一个君子,会怎么样呢?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关键词是“不愠”。愠是一种情绪状态,《集注》的解释是“含怒”。也就是怒而不发,用今天的话说,可能就是一种有气憋在心里,暗自不爽的感觉。所以程子又把这个愠叫做闷,大概是闷闷不乐的意思。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6)

程子说:“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真正的君子在别人不知不见的时候是不会有丝毫不爽的。在对论语的解读上,通常是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觉得论语本身是语录体,是孔子弟子对孔子教学的记录。

说到哪儿记到哪儿,中间或许并没有特别严密的逻辑关系。另一派主张,孔子的话其实都是有上下联系的,我们今天看不出来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理解。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7)

在程子眼中这章的三句话,在践行的难度上也是次第升级的,“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如果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不难做到。那么人不知而不愠,就真正是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君子之德的终极考题。

其实从心性的角度考察,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好为人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心态,细细品来,其实是我们不断维护自我意识,寻求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8)

可是当我们在学习上稍有感悟就着急忙慌的到处去跟别人讲,但是别人不认同甚至不理解的时候,我们这种自我认同感就无法被满足,所以往往会感到倍受打击。甚至会在心里说,我本将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这种心态用居正先生的话说,就是还有“近名之累,其德未完,未足以为君子也”。我们的乐及于人并不是单纯的希望别人也好,而是贪图个名声,自然不是德行完备的君子了。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9)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干嘛非要以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呢?每天吃好喝好不也挺好嘛。我记得我在刚开始探索育儿之路的时候,很多老师在讲做一个智慧父母要怎样怎样如何如何。

那时我也有个疑问,难道只能当个圣人才能把孩子养好吗?有时还会举出些反例,如圣人的父母大都不是圣人,而圣人的子女也往往籍籍无名。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10)

可是一路探索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孩子教育的多好,教育孩子的过程本身就会让我们自己人格不断完善。而恰恰是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所以亲子教育才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道场。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11)

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忙碌,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忙着赚钱的人,以为钱能带给人们快乐,忙着求名的人,以为名誉地位能带给人们快乐,但是当繁华落尽,我们才会发现,对外物的追逐,或许能带给我们一时的满足,但是无法让我们长久的愉悦。

拾人牙慧褒义词表述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12)

我们之所以要把追求圣道当做我们的人生目标,也并非一定是要成为圣人,甚至圣人之道永远都只是一个理想,就像周公都会说“望道而未见”,但是我这两年,在中华圣学的熏习下,越来越清晰的体会到,只有在这条路上,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快乐。

《拾人牙慧说〈论语〉》

欢迎您和我一起

在搬运知识的过程中

寻孔颜之乐

证天人合一

文稿:心塾宇尘

朗读:赖敏

审稿:弘孝、曾杰

音频制作:金霞

排版:金霞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