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

中老年人经过年轻时候的拼搏,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健康逐渐成了关注的重点,很多人开始选择锻炼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的选择居家或者利用小区、公园的公共器械锻炼,有地走进健身房锻炼。

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1)

中老年人健身

但是大家要注意,我们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不同,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基础条件不一样,健身的目的也不一样,相比于年轻人,中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事项更多,所以也决定了选择健身的项目和强度也不会一样。

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2)

年轻人健身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老年健身人群和年轻健身人群是如何划分的,一般来说40岁是分界线,40岁之前属于年轻健身人群,40岁以上的就属于中老年健身者了。中老年健身者开始健身,一定要和年轻人群区分开,因为我们到了这个年纪,一方面肌肉流失、耐力下降、关节活动能力也退化,另一方面各种慢性病的影响,导致并不是所有年轻人的健身项目我们都可以做,根据我们身体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持续地进行锻炼。而不是盲目地仿照别人的健身方式,反而进一步恶化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详细地分析一下,我们中老年人健身和年轻人到底有哪些区别。

第一,健身的目的不同。

年轻人健身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肌和减脂,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看,让自己的肌肉更大、让自己的身材更好,能够吸引到更多异性的关注。所以可以重点对胸部、背部、臀部和腿部肌肉进行大重量的刺激,可以用强度较大的HIIT运动快速减脂。

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3)

而我们中老年人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康,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身体去享受生活,更加注重稳定性、协调性的锻炼,以及对已经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锻炼改善,或者做一些运动改善身体已经有的慢性病。

所以,锻炼的方式更加侧重于选择需要更多肌肉群共同参与的复合运动,如深蹲、硬拉、箭步蹲、划船和俯卧撑,而且要循序渐进,从最小重量开始。有氧运动也推荐强度较低的慢跑、游泳等方式。另外再加一些目的性比较明确的康复锻炼,比如腰部问题可以用小飞燕的动作来缓解,膝盖问题可以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来锻炼。

第二,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

年轻人身体承受能力强,高强度的锻炼对他们来说,不会有什么伤害,可以选择的项目比较多,只要能够掌握正确的姿势,不盲目地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的大重量,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是中老年人不一样,过了40岁以后,基本上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问题,比如腰椎、关节,或者高血压、痛风之类的慢性病。所以在锻炼之前一定要咨询一下专业的教练或者康复专家,哪些运动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运动是对我们身体存在的问题有缓解和治疗作用的。

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4)

这里简单地举几个例子,有高血压问题的人,推荐做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小重量的力量训练,不宜做憋气和爆发力强的运动,也就是大重量的力量训练,因为大重量的力量训练需要收缩头颈部的肌肉,这会使血压突然升高。也不能长时间地做头朝下的动作,这些动作瑜伽里面会有。有痛风问题的人,不适合做力量训练和高强度运动,因为这些运动是为了增长肌肉,而肌肉增长的前提是破坏细胞壁,会导致体内酸性物质增加,推荐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

第三,健身的效果不一样。

中老年人健身有很好的作用,针对性地训练可以改善驼背、腰疼、骨质疏松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们中老年人不管怎么努力,健身的效果都没有年轻人好,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我们过了35岁以后,肌肉就会一直流失,年纪越大肌肉流失的速度就越快,而年轻人是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年轻人锻炼是在做加法 ,我们中老年人通过锻炼做加法的同时,还因为肌肉的流失做减法。其次,肌肉的增长,除了需要锻炼的刺激和足够的营养外,还需要睾酮素的参与,而我们中老年人的睾酮素分泌,是逐渐减少的,所以我们付出同样的努力和汗水,而收获的肌肉却没有年轻人多。

中老年人最好的健身方法(中老年人健身锻炼和年轻人的三个区别)(5)

肌肉流失比例图

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同,效果也没有年轻人的好,但是岁月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年轻,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锻炼、科学锻炼,健身和锻炼也是很公平的,我们的每一分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还是那句话,健身不会让我们长生不老,但是可以让我们老得优雅、老得有尊严,再加一句,也能让我们更好看!

本文由陈说锻炼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