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篮球电影(错过了今年最好的电影)
今天,毫无疑问是NBA篮球迷最激动的一天!
不得不承认,今年的总决赛真的是一波三折.....
一边是倾尽全力打入总决赛的多伦多猛龙,另一边是准备建立三连冠王朝的金州勇士。
最终,多伦多猛龙以总比分4:2的成绩,击败了金州勇士夺得了NBA总冠军。
尽管在开赛前,90%的观众都支持猛龙。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使在杜兰特受伤的情况下,勇士似乎更有冠军相。
可是,猛龙最终改写了历史!
不仅获得了队史第一个NBA总冠军奖杯,而且还是美国本土之外首个NBA总冠军。
然而有些时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曾经也有一支队伍在篮球比赛中改写过历史:
《绝杀慕尼黑》丨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
说实话,在这部电影上映前,七哥对它并不是特别看好。
一.这是一部讲述体育运动的电影,受众群体的限制,导致很少会有观众去关注它。
二.对于俄罗斯的商业片,我们完全没概念,更别提它的实际意义。
所以基于这两点,很难将它跟大片联系上!
但是请大家放下这些偏见,篮球场上本来就瞬息万变,这部电影更会让你意想不到。
《绝杀慕尼黑》在上映后,不仅拿下了本土票房冠军,还成功登顶了俄罗斯影史票房榜。
不管你懂不懂篮球,在观影之前,请先了解一下背景故事。
自1936年篮球项目进入奥运会以来,篮球比赛的冠军一直被美国所垄断。对于自身篮球实力的绝对自信,导致美国人一直不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开始之前,他们一直保持着36年的全胜纪录。
对于如此强大的统治力,任何球队在他们面前都会望而止步!
唯独有一个人,他敢口出狂言......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前苏联篮球队迎来了一名新教练,他对着镜头“放肆”: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他到底凭什么这么自信?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应该是他的队伍实力很强劲,才敢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相反还有点惨目忍睹。
有的队员篮球技术不行,有的队员患有严重伤病,还有的队员想借奥运会逃离国家。
不仅如此,球员和教练之间也有冲突,没人服这个新来的教练。
甚至包括教练他自己也有私心,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将儿子送到国外去治疗残疾。
反正每个人心思都没有放在篮球上,所以记者听到都笑了。
笑这个人愚昧无知,笑这个人不自量力,笑这个人不可理喻.......
杂牌军怎么跟梦之队较量?然而现实是,他们打赢了。
这支球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克服了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被外界质疑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保持了36年全胜记录的美国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
光是这样说,可能大家还是无法体会到《绝杀慕尼黑》的精妙之处!
不要紧,不管你热不热爱篮球这项运动,依旧可以get到这部电影的看点。
01.看人情
不同于举重、游泳、田径等这些以个人为主的体育竞技项目,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
每个人在赛场上缺一不可,只有万众齐心才能赢得比赛!
而在《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竞技比赛的人性光辉。
影片中,人与人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人情味,承包了观众所有的泪点和笑点。
主教练加兰任一开始的确是有私心,想要借着这次的比赛获得名和利,让自己有足够的钱和机会,带儿子出国治疗疾病。
不过他是真的很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甚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很容易被观众忽视。
主教练加兰任看到有人不小心踩进了场内,于是他用了一个简单的动作,示意对方退后。
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不小心走过界了并没有大碍。
但是,尊重篮球的界限,就是对赛场上球员最好的尊重。
队伍中有一个叫亚历山大·别洛夫的球员,他天赋很高,年纪轻轻就入选了国家队。
在最近训练的时候,他老是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每次剧烈运动后,心脏都会绞痛。
但是他太想变强了,所以一直在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
亚历山大有一个很爱他的女友,两人整天如胶似漆。
每次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非常特别,两人会以投篮的动作传递爱情。
原本这支球队还信心满满,但是当他们到了美国后,才发现太高估了自己。
几个人在街头跟业余的路人打起了比赛,结果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要知道,在他们的头上,还有一支更加专业和强大的国家队在等着他们。
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心情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在那次街头的败仗后,亚历山大还被确诊为罕见的心脏病。
为此,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女友得知了他的绝症,不仅不离不弃,还全力支持他。
“在你活着的时候,你想干什么都可以。”
最后,他却跟女友断绝了所有的联系。
一方面是不想拖累她,另一方面是想全身心投入训练,给自己一个交代。
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整支球队重新开始训练,给一年后的自己下了战书。
于是这支球队从一盘散沙瞬间凝聚起来,多了一份“team”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一反常态,奇怪的事情也接二连三的发生。
那个整天想着逃离国家的队友,突然选择回到球队参加训练;
原本教练打算给儿子做手术而存的钱,最后全部用来给亚历山大治疗;
有个队友为了去参加妹妹结婚,全队不远万里跑到格鲁吉亚,在那里继续训练。
最后在决赛场上,他们用了3秒钟投进了制胜的一球,绝杀了美国队,夺得了奥运会冠军。
亚历山大·别洛夫,在夺冠两年后还是去世了。
医生说他活不过一年,但是对他来说,三秒钟就足够了。
02.看比赛
由于是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所以整部影片在细节上99%还原了那场决赛。
从演员的服装到比赛的场地,剧组花了3年时间打磨,只为了更加真实。
同时,几位主演也花了一年时间进行专业的篮球训练,以至于比赛的整个画面,无论是动作,还是球员的身形,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
整场比赛,剧组采用了7台不同功能的摄影机同时拍摄。
只为了捕捉每一个进球,每一次对抗,甚至包括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很多观众会有疑问:“一场70年代的篮球比赛,为什么要拍的这么仔细。”
因为当时的背景,正好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时期。
所以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意识形态上的战争。
特别是最后3秒绝杀的那个镜头,运用了“慢镜头 消音”的呈现方式。
导演故意将事件拉长,制造出永恒的瞬间。观众也会随之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的那一刻,声音重现的同时,激动的情绪也随之释放。
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下,比在场上打的运动员还要紧张!
这些拍摄技巧,你可以说它普通。但是不可否认,它很实用和有效。
原本体育竞技,就是最容易挑起观众最原始的激情和欲望,更何况上升过国家的层面。
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为了使电影更加精彩,他把那场比赛看了几百次。
从比赛开始的气势昂扬,到中场不断地追赶比分,最后到反转比赛的结果。
这种先缓后急的节奏把握,没有强行拖泥带水,反而是稳中求进。
03.看惊喜
一般体育竞技类题材的电影,切入点有两个:
一个是体育精神,另一个是民族主义。
前者是一种信念,代表着这项运动的核心,对运动员起着导向作用。
后者是一种理想,上升到了利益层面,容易引发观众对立的情绪。
而《绝杀慕尼黑》恰好避开了这两个落点,它既没有涉及到狭隘的民族荣誉感,也没有把对手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前苏联政府黑得够呛。
最后将整个故事的格局,设置在看似很小,实际却很大的地方。
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的不是比赛,也不是训练,更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情感诉求,这些场外因素被导演无限放大,成为了电影浓厚的一笔。
最后在休息室里,队员们纷纷拿出装有奖金的信封,递给教练那段故事情节。
每个人点头用眼神示意,什么话都不用说,彼此都明白这么做的用意。
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却会让一个人收获更多。
真正的胜利,是你在努力和拼搏的道路上,成为了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最后说句题外话,那年奥运会的银牌,至今被放在了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里。
他们誓死不承认那场比赛的结果,甚至不让后人去领。
有人觉得那场比赛存在争议,认为夺冠胜之不武,只是因为运气好..........
竞技比赛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即使你不愿意承认,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今年的冠军猛龙队,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赛季初的时候,谁会想到这支组建还不到一年的球队,能够赢得总冠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