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

单纯解释什么是历史的规律可能很枯燥,而且很难理解,但是关于历史规律的话我们却听得很多。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1)

三国演义中开篇之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庄子提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是指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也可以称之为道,如果做得事情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符合人心发展规律,就会越来越好,任何事物只要违背规律,就一定会被消灭,被推翻。

孟子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民心,斯得天下矣!后人将这句话演变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2)

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万事万物皆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始终为了追求一种特定的平衡,任何事情只要平衡被打破,就一定会出问题,这种规律就会自动的损有余,补不足,让事物重新达到平衡。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但是却十分深刻的规律,如果能够读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历史,也能够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能恰到好处,这就是读史使人明智的原因。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3)

陈胜吴广为何会揭竿而起,推翻秦的统治?我看到很多人为秦国正名,说秦国的律法并不那么严格,陈胜吴广就算迟到了根据大秦律法也不会死,所以是陈胜吴广吃饱了撑的闹事。

陈胜吴广傻,难道他手底下的人都傻么?在不会被杀的情况下,听到三言两语就肯去拼命,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其实老百姓要的很简单,无非是四个字:安居乐业。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4)

一个安居乐业的老百姓,是不会吃饱了撑的去闹事的,就算不考虑自己,也得考虑一下老婆孩子父老乡亲吧?

当然,不否认会偶尔会有这样的人出现,但是在和平年代,就算你一个人想闹事,也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会被当成神经病,大家都巴不得离你远一点,所以折腾不起什么风浪。

为什么会发生社会冲突,就是因为社会矛盾变得尖锐,引发了很多人内心的不满,这种群体性的不满爆发,冲突自然就发生了。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5)

大秦会被那么迅速的推翻,还和一点有关,那就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间太短,很多六国之人还活在世上,指望这些人全部都服从大秦的统治是不切实际的,不经过两代人的更迭,是不可能对大秦有绝对的归属感的,这也是历史规律告诉我们的。

中国历史上各地几竿而起推翻统治者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横竖都是死,为何不拼一把?说不定可以拼出一个未来。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6)

会造成老百姓活不下去则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 腐败

2. 灾荒

3. 苛政

4. 战乱

过度的腐败会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动摇着社会的政治基础。腐败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腐败,也有经济的腐败,还有权力的腐败。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7)

灾荒,这个容易理解,在农业时代,如果一个地区遇到了灾荒,土地没有了收成,老百姓自然就活不下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赈灾,就非常容易导致动乱。

苛政,法律过于严苛,过高的税收,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甚至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苛政最为厉害的是元朝,元政府似乎不把老百姓当人,做什么都要交税,走到大街上走得好好的都会有官吏过来让你交税,甚至乎他们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让你交税,这种行为可以直接理解为勒索。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8)

战乱,有时候是外邦入侵,也有时候是内部冲突,农民起义等,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在很多时候,以上四点原因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就拿元末来说,四者全遇到了,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挤压多年的愤恨终于爆发,最终推翻了暴元。

了解历史的规律,还可以帮助国家改革政治和法律制度。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9)

韩非子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

世道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心也是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不能一味复古,不能一味拿祖典说事,必须随时看到社会的动向,甚至预测社会动向,随时进行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改革,让制度更合理更规范,更顺应民心,更方便执行。

看历史的三大原则(掌握了解历史的规律)(10)

这些我们悟到的规律也能够用到生活中,现在很多人偏心一元化的决定论,本来是ABCD导致了不好的事件E,可是很多人只看到了A或者只看到了B,如果忽略了其他因素,只从所看到的原因去避免,最后还是可能导致E。

学会正确分析历史规律,会让我们分析问题更全面,更客观,从条条框框中找到主要原因以及次要原因!如此一来我们下次才能避免我们不希望的结果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