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217期(小学语文知识第161期)

每日一练一、三年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小学语文第217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学语文第217期(小学语文知识第161期)

小学语文第217期

每日一练

一、三年级

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英子内心非常( )

A.自卑 B.矛盾 C.激动 D.难过

四年级

给下面的【手】选择正确的解释。

A.人的上肢前端。B.拿着。C.亲自动手。D.技能、本领。 E.有某种特长的人。F.小巧易拿的。

①玩具手qiang枪( ) ②手不释卷( )

③行家里手( ) ④留着一手( )

⑤他的手稿( ) ⑥秉笔直书( )

五、六年级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卓有成效”的“卓”起笔是部首,音序是Z,声母是zh 。

B.“心领神会、无独有偶 、铺天盖地 ”构词方式各不相同。

C.“不闻不问” 中的“不”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一”读音也不同。

D.“插秧、鞭炮、吭声 、语无伦次”中带点字都是形声字。

小学一、二年级

选出下面每组词中正确的读音。

1.扇(A.shàn B.shān)风

2.扎(A.zhā B.zhá) 实

3.模(A.mó B.mú)样

4.看(A.kàn B.kān)守

5.倒 (A.dǎo B.dào) 影

6.更(A.gèng B.gēng) 改

7.尽(A.jìn B.jǐn)管

8.发卡(A.kǎ B.qiǎ )

答案:BABBBBBB

小学三、四年级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葩 pā 诸葛 gě 缭绕 rǎo 迎难而上 nán

B.徜徉 chǎng 魁梧 wǔ 机械 xiè 惟妙惟肖 xiāo

C.模样 mú 要挟 yāo 打靶 bǎ 人才济济 jǐ

D.湖泊 bō 阻挠 náo 追悼 dào 风流倜傥 tǎng

答案:C

A.缭绕 liáo rào B.徜徉 chángyáng 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D.湖泊 hú pō

小学五、六年级

下列各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 )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1.19克 /厘米3)

D.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完全必要的。

答案:C

本题是综合考查标点的使用能力.答案:C

A项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这是陈述句.

B项中的分号用的不当,第一个分号应改为句号,最后一个分号应改为冒号,总概上文.

D项是顿号使用不当.使用顿号应是内容的并列才行,此项内容有两个层次,可将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百科知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答案:刘备

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A.范仲淹 B.文天祥

答案:B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知识扩展】我国科举制度建立于隋唐时期,到了宋朝逐渐完善,明清时期定型。在明清时期,每三年进行一次科举,先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在第二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为贡士,之后贡士们再参加殿试,考中者为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名,也就是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三人赐进士及第,是最高的出身,二甲一般为几十名,最多一百多名,一般称为二甲第某某名,二甲的赐进士出身,三甲一般一百多或二百多个,一般称三甲第某某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三甲的这三四百人,都可以说是进士,可以直接放官,每三年才取三百多进士,可以说这些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在古代比考上清华北大的还厉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