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名人无数,他们皓月霁风,风骨强硬,历来为后世史学家所追捧;武将宁折不弯,决心战死沙场;文官两袖清风,不为利禄所动;他们都是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直到今天,他们的风骨依然在世间流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很多人也知道这个成语的主人公以及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释义及出处:“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不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向权贵低头屈服。延伸至今,他的意思主要是形容一个人有骨气,清高,不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气节,一种风骨,被誉为中国文人不事权贵的典范。
这个成语有关的典故最早见于《晋书·陶潜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成语典故相信小伙伴们都学习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它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写,主要是对远离战火,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而今天这个成语的主角,就是陶渊明。
东晋末年,国家动荡,战火纷飞,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当时的朝廷腐败不堪,佞臣当道。而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的政治腐败,便辞官退隐,隐居家乡。
可是好景不长,辞官隐退之后的陶渊明生活越来越困苦,仅靠种田耕地的收入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小,家里入不敷出,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这时候,亲朋好友都劝说他,你那么有才华,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当个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了一家老小,你去谋个一官半职,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能当地百姓谋取一些福利,这样一举两得之事,不是挺好吗?
陶渊明一想也是,我当官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家庭困难,还能给附近百姓一个可以依靠的靠山;于是就答应去做官。
当地的官府知道陶渊明的才华,于是推荐他到大将刘裕的手下当个参军,但是时间不长,陶渊明就开始厌恶了,因为在军营里,他看到了那些将军之间为了职位和军功相互攻讦,争权夺利,手段之狠,心思之毒,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他心里十分厌恶这样的行为,不想在军营里待了,于是请求下到地方,当个地方官。
他的上司知道陶渊明是个文人,风骨强硬,于是不再强求,把他安排到彭泽这个地方当县令。本来这个县令当得好好的,可是好景不长,陶渊明又遇到了糟心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有一天,郡里派了个郡邮到彭泽去视察,也不知道郡里是怎么想的,不想让陶渊明干还是咋地,派去的这个郡邮粗俗不堪,极其傲慢无礼,而且仗着上面有人撑腰,横行乡里,作威作福,跟街上的泼皮无赖差不多得德行。
话说这个郡邮一到彭泽县,就住进了驿站,并且立刻传唤陶渊明去觐见。
陶渊明那个火啊,本来就对这种人不感冒,现在又在我面前耀武耀威;重要的是,陶渊明是个诗人,他正在酝酿他的佳作呢,这下突然被这种糟心的事情打断了,更是火大。他压下心中的火气,准备去驿站拜见这位郡邮大人。
这时,旁边的随从提醒他:“大人,郡邮来了,你应该换上官服,戴上官帽,穿上正式服装去拜见他,不能穿着便服过去,这样成何体统,万一他在上司面前告您的状,那您就惨了。”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这下彻底压不住火气了,他大发雷霆,骂道:“我宁愿饿死,也不愿意为了这五斗米的俸禄,去趋炎附势那种小人,这是对我的侮辱。”随即就宣告辞职,丢下官印,扬长而去。
陶渊明就当了两个多月的官就辞职不干了,归隐田园,从此跟青山绿水相伴,花鸟虫鱼为友,再也没有做过官。
这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后来在后世中,形容一个人有气节,有风骨,都用这个成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大家也能够看出来,陶渊明如果想生活得更好,只需要趋炎附势就行了,以他的才能,只要有人推荐,他的官位肯定节节高升,不说官位,至少他以及他的家人生活无忧,财源广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陶渊明跟官场上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话,那他要付出的是自己的人格和气节作为代价,这对于他来说,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因此,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平静,收获了人格的尊严,他的思想一下子升华,到了另一个境界。
他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写出的诗文风格独特,百世传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的同时,更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指引着后世子孙,生于世间,有比荣华富贵更加重要的存在,那就是人的风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记:人一旦失去了风骨,再多的财富荣华也是过眼云烟;活于世间,与刍狗无异。
文人一旦失去了风骨,那就变成了社会的毒瘤,贻害无穷;武将若是失去了风骨,动辄战火纷飞,国家生灵涂炭;
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在商场,不能为了不义之财而做出超出底线和法律范围之外的事;在官场,更不能为了职位高升而做出有违自己原则之事;
为人坦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商场诚信才能生意长久;为官清廉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
我们也要如古人一般,“不为五斗米折腰”,做个有风骨的高风亮节的中国人,做个坦坦荡荡的炎黄子孙。不管富贵或者贫穷,只要心灵得到了满足,精神得到了慰藉,我们就是一个“真”的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希望成为所有炎黄子孙的楷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