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叔孙通的书哪个写的最好 叔孙通被遗忘的圣人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三十七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司马迁笔下“秉大义而疏小节”的人格形象,叔孙通。
说到叔孙通,可能有些读者比较陌生,我先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叔孙通是一个儒家学者,因为学问做得好,在秦朝被征诏为官,给皇帝当高级顾问。后来,叔孙通看透了秦朝的腐败,离开了朝堂。在秦朝灭亡后,叔孙通又辗转在各路起义军之间,前后换了将近十个主公,最后跟随刘邦一直到汉朝建立。后来,叔孙通受到刘邦的重用,为汉朝制定了第一套礼仪制度。
这样一个“叔孙通”,在历史上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叔孙通先后侍奉多位主公的行为进行了无情地嘲讽,说:“叔孙生之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意思是,叔孙通的气度太小了!他只不过是窃取儒家礼制中的糟粕,依附权势,迎合风俗,献媚取宠罢了。
但在《史记》中,司马迁却将叔孙通放到了“汉家儒宗”的位置上,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认为叔孙通“大直若屈”。
为什么对于叔孙通的形象,古今会出现这么大的争议?
在我看来,原因就在于,从宋朝开始,主流文化倾向于用完美主义的道德标准去衡量现实中的人。尤其在那些以学识精粹、纯正自居的儒家学者眼中,叔孙通换主公如换衣服、篡改礼法等做法,都是难以接受的行为。
但我提醒你注意,司马迁不是这样看问题的。在《史记》中,司马迁不避讳叔孙通的奸猾,但更立足于叔孙通的生存环境,把他独特的人生智慧给呈现了出来,塑造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充满矛盾的、秉大义而疏小节的人格形象。
今天,我们就回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看看在司马迁笔下,叔孙通是怎样一个人。
心怀大义翻开《刘敬叔孙通列传》,你会发现,司马迁其实只花了三个段落,去写叔孙通在投靠刘邦之前来回更换主公的事迹,而从第四段往后,司马迁真正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的,是叔孙通为儒家礼法建设做出的一系列变革和尝试。
因此,在我看来,叔孙通这个人物,首先是一个心怀大义的“宗师”。
一方面,在《史记》中,你会看到,叔孙通无论换过多少位主公,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儒生”这一身份,即便是遇到讨厌儒生的刘邦,叔孙通也只是不穿儒生的衣服,而没有放弃儒生的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每一次的“跳槽”,身边都带着一百多个儒家弟子。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叔孙通一直用自己的权势和收入,保护着这些学生的安全,注重为儒学储备人才。而在和平年代,叔孙通也一直照顾着这些学生的职业发展。汉朝建立之后,叔孙通更是大力提携儒家学者,让他们跟自己一同打造礼乐制度,这就为儒家学子们开辟了一条通过入仕,辅佐君王,实现理想和价值的路径。后世著名的儒学大师公孙弘、董仲舒等人,都是叔孙通的后辈。
另一方面,叔孙通还是第一个实现儒家“制礼作乐”理想的人。
所谓制礼作乐,说白了,就是孔子希望给整个社会提供一套行为规范,让人和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彻底远离乱世。可惜在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儒家的种种说教更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这个理想孔子一辈子也没实现,后来的孟子、荀子也都尝试过,也都失败了。而第一个用儒家礼法治国,并且成功推广的人,是叔孙通。
当时,汉朝刚刚建立,虽然刘邦主张宽松的政治环境,但是国家还是要有一套治理体系。如何设计,如何调整,是刘邦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以刘邦对儒生的态度,儒家礼法,绝对不是首选。
此时,叔孙通站了出来。他向刘邦提议,“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打天下,但是可以辅佐您治理天下。臣愿意去召集鲁地的儒家学者,与臣一起制定礼仪。”
为了让刘邦能够接受儒家的礼制,叔孙通从汉初实际情况出发,对儒家古礼进行改良,制定出了一套符合刘邦需求的礼法。
不久之后,叔孙通向刘邦展示成果。刘邦看到,在叔孙通的指导下,原本在朝堂上喝酒,胡乱喊叫,甚至拔剑击打柱子的朝臣们,现在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刘邦看到后,感慨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可以如此尊贵!”
叔孙通用自己的方式,让儒家礼法得以落实,并且让统治者真正看到了儒学的价值。
我们现在一想到汉代的儒学,往往会想到武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将汉代儒学发展的功劳全都算在董仲舒头上。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叔孙通在汉初,坚持并推行儒家礼法的建设,可能董仲舒很难靠儒学进入汉王朝的核心决策层,后世的儒学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叔孙通的确当得起“儒学宗师”,这样一种定位。
灵活机敏那么,既然叔孙通对儒学发展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为什么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们,都不认可叔孙通呢?
在我看来,叔孙通最受后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他不受道德约束,连续跳槽,而且对每一任主公,他都是当面阿谀奉承,一见时机不对,就立刻离开。
那司马迁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在《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避讳这一点,他写叔孙通的第一件事,就是叔孙通明明看到了秦帝国面临的危机,却为了逃避惩罚,不顾实情,一味迎合秦二世。表面上博取了秦二世的欢心,而背地里他却迅速逃走,在秦朝覆灭之前保全了自己。后来,叔孙通干脆在各路起义军之间反复跳槽,从项梁到楚义帝,从楚义帝到项羽,最后从项羽投奔到了刘邦阵营。
但我提醒你注意,在《史记》中司马迁对这些行为的看法却远为包容。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司马迁更多立足于叔孙通的生活环境。
别忘了,叔孙通从童年开始,就生活在动荡无比的战国时代。接着,整个社会又先后经历了秦始皇灭六国、群雄灭秦和楚汉争霸。对于在乱世中挣扎求生存的叔孙通来说,有再大的理想,也要先活下去。更何况,叔孙通还肩负了一百多个学生的安危和前途。
叔孙通凭借着自己的灵活机敏,洞察先机,多次逃离危险。最终认定了刘邦,再也没换过其他主公。
在司马迁笔下,叔孙通的人格形象,与其说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如说是一个灵活机敏,深谙乱世求生法则的智者。
不拘小节除了接连不断地换主公,叔孙通作为一名儒家宗师,不被后世认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为了实现目的,常常显得毫无原则和底线。
最典型的一幕,就是叔孙通为了推行儒家礼法制度的建立,选择了融合法家的制度,按照皇帝的实际需求,对儒家传统古礼进行了很多革新。
这件事,简直可以说触及了儒家内部保守派们的逆鳞。在他们看来,“古法”“古礼”是崇高理想的象征,不容曲解和玷污。因此,在那些所谓的“正统”儒生眼中,叔孙通为了迎合刘邦的喜好,随意更改儒家古礼,就是谄媚逢迎的小人行径。
那么在《史记》中,司马迁是怎么写的呢?
司马迁也记载了当时的儒家学者对叔孙通的抵触,说:“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意思是,你的所作所为不合古道,我们不会跟你一起去。你走吧,不要玷污我们!”
面对这样的斥骂,叔孙通则笑着说:“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你们真是见识浅陋,不懂得时势的变化。
在叔孙通看来,与其追求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不如把理想变成可以一步步实现的目标。这种务实灵活的思维,是叔孙通的一大特色。
后来,叔孙通因为制礼作乐,得到刘邦赏赠的五百斤黄金。叔孙通把这些黄金全部转赠给自己的学生们,这个时候,司马迁特意记下了这些学生的反应。他们非常高兴,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意思是,叔孙先生真是一位圣人,知道什么才是当代最重要的事务!”
叔孙通这种做事的策略,在司马迁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儒家的做派,而且有了道家的色彩。所以在《刘敬叔孙通列传》的最后,司马迁特地用道家经典,《道德经》里的八个字,概括了叔孙通的一生。这八个字就是:大直若诎,道固委蛇。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往往最能弯曲自己,因为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
司马迁很深刻地把握了这种复杂性,塑造了一个秉大义而疏小节的人格形象。
其实你想想看,在华夏历史中,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人,他们看上去奸猾世故,但实际上却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为实现目标,不拘小节,手段灵活。虽然现在,我们一提到这种人,想到的也许不是叔孙通。但在我看来,司马迁笔下的叔孙通,就是这一类人格最早,也最典型的形象。
总结
好,现在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这一讲,我给你梳理了司马迁笔下,叔孙通的人格形象。司马迁真正花了大量笔墨去刻画的,不是叔孙通的反复无常,而是他心怀大义,对儒家理想的坚持。叔孙通的灵活多变、圆滑逢迎,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里,获得更大授权,去完成儒家理想的实践。虽然,叔孙通对儒家礼法的改良,饱受争议,但是他所代表的这样一种秉大义而疏小节的人格形象,却成了中华人格基因库中一个独特而不可或缺的存在。
最后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像叔孙通这样,秉大义而疏小节的人,你还知道哪些?你如何看待这类人?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