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的十二位圣人(封神中难怪伯邑考封为紫微大帝)

封神中,周文王姬昌有一百个孩子。长子伯邑考最为有名,事迹最是感人。

时任西伯侯的姬昌,与东伯侯姜桓楚、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一同,被纣王召集到了朝歌。

《封神演义》中,纣王的这一次召见,名义上是开会,实际上是别有用心。但凡“四侯”存有二心,就会一去不返。

此行,姬昌心里最为不安,精通先天《易经》的他,出发前,同时告诉朝臣和家人们,自己有7年牢狱之灾,大家要安分守己,且莫轻举妄动,7年时光灾厄自消。

后来发生的一切,果如文王事先的预测。就在文王灾期将满。长子伯邑考,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前往朝歌,搭救自己的父王。

“父王囚禁在羑里城已有7年之久,我想前往朝歌,代父赎罪……”

“源易缘”注意到,文王重用的大臣散宜生上前劝阻他,临行前主公有交待,还是遵照他的旨意为好。

但伯邑考坚持认为,身为人子,又为长子,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关在他乡受苦受累。

封神中的十二位圣人(封神中难怪伯邑考封为紫微大帝)(1)

众人劝说无效,伯邑考前往朝歌,遭遇妲己的引诱和残害,被剁成肉酱,做成了肉饼。

“忠臣孝子死无辜,只为殷商有怪狐……宁甘万刃留清白,不受千娇学独夫。史册不污千载恨,令人屈指泪如珠。”

在封神榜的名单中,伯邑考出现在斗部“五斗群星”正神之中,受封“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通读《封神演义》,“源易缘”注意到,封神榜中,五斗群星的正神分别是:东斗星官苏护等4人组成,西斗星官分别是黄天禄等5人组成,中斗星官由鲁仁杰等3人组成,南斗星官由周纪等6人组成 ,北斗星官则由黄天祥等7人组成。

从封神榜的排名中,伯邑考所封的神职,位列天庭斗部群星之中,初看位置不怎样,级别好像是斗部下设的二级机构。

但从伯邑考的神职上挂有“大帝”二职来看,足可见他的神位,在天庭地位很高。

中国道教和神话传说中来看,紫微大帝的全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大帝在民间倍受尊崇,同时,北极紫微大帝与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共同组成了道教“四御”,共同辅佐玉皇大帝管理三界。

紫微大帝不仅是“四御”之一,排名之首,相传,他的神职仅次于玉皇大帝之下。

封神中的十二位圣人(封神中难怪伯邑考封为紫微大帝)(2)

查阅道教资料,同时发现紫微星有以下特点:一是位于中天永远不动,且位居最高;二是有紫微大帝执掌天地经纬,同率普天日月星斗,掌管万物生灵的吉凶祸福;三是紫微大帝曾化身于幽冥界,兼任北阴酆都大帝执掌罗酆,节制鬼神与雷霆。

有读者或会不解,紫微大帝一职如此尊崇,伯邑考在“封神”中,也并未见有特别功劳,为何有幸受封此尊神?

结合《封神演义》,“源易缘”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伯邑考忠孝两全

俗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但伯邑考基本努力做到了。

身为长子,伯邑考能深刻体会到父王之苦难。

为救父亲,明知危险重重,仍然甘于踏入“虎穴”,是为“孝”。

来到朝歌,面对妲己的美色诱惑,以及纣王的淫威,依然抚琴劝谏,忠言直谏、忠魂可鉴,不失忠良本色,是为“忠”。

二是伯邑考悲壮惨死

“孤身抱忠义,万里探亲灾。未入羑里城,先登殷纣台。”

《封神演义》原著第19回,“伯邑考进贡赎罪”一节中谈到:苏妲己的挑唆下,伯邑考抚琴一首后,当即被纣王拿下。纣王命人取了4根铁钉,将伯邑考钉在了柱子上,欲将其用刀剁碎,丢于虿盆,喂了蛇蝎。

封神中的十二位圣人(封神中难怪伯邑考封为紫微大帝)(3)

后又在妲己的建议下,被剁成了肉酱,做成了肉饼,赐给了姬昌吃。

可见,伯邑考此举也乃为国捐躯,死得悲壮惨烈。

三是与父亲文王有关

在如今的河南安阳羑里城,文王大殿前,一首赞颂周文王恪守臣道的楹联赫然醒目:“七年臣节敬能止,万古天心文在兹”,横联为:万古臣纲。

乾隆15年,乾隆途径羑里城时,对周文王拘羑里著《周易》和其做人的高尚品德,也给予了高度赞扬。

然而,“封神榜”中并没有看到他的名字。也就是说,周文王并没有进入天庭365位正神之职。

现实生活中,周文王与伏羲、孔子一同被誉为“易经三圣”。民间更是认为文王有百子,多子多福,被敬奉许多庙宇内,兼负送子送福的职责。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趋利不知义士之节”。伯邑考能荣封紫微大帝尊位,应与周文王有很大关系。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老故事》、《封神演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