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

白起一生征战,为秦国出生入死,为什么老了被秦昭襄王赐死?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将之一,有着极其优秀的指挥作战能力。终其一生,所统领七十余战,无一败绩,最出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国主力四十余万,白起的名字,是当时东方六国多少人的噩梦,他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一把年纪却被秦王赐死。原因主要是由于白起功绩过盛,有功高震主之嫌,君王对武将的防备之心是自古以来的,导火索是秦昭襄王在与赵国战争失利以后白起的一番话彻底激怒了秦王,遂赐死了一代战神白起。具体怎么回事?

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1)

白起

第一,功高震主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将之一,有着极其优秀的指挥作战能力。终其一生,所统领七十余战,无一败绩。伊阙之战中,他率军歼灭韩魏24万联军。随后率军大破楚军,攻入楚国郢都,火烧楚国陵墓,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秦军攻打韩国野王,而上党郡也由此而成为了韩国的飞地,上党郡太守冯亭决意借刀杀人,以上党郡为饵,引导赵国抵挡秦国。而赵国方面,赵孝成王接受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决定接收上党。次年,秦昭襄王命王龁攻打上党,由此长平之战一触即发。

公元前266年,秦国又一次发大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起初,白起有病,不能出征,由另一位大将王陵任统帅,连战连败;当白起病势稍有好转,国君秦昭王便指令他去取代王陵。白起向秦昭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邯郸的确是不大容易攻破。各国的救赵的大军正朝邯郸集中,他们对秦国早已怀有深深的敌意。秦军虽然在长平之役大破赵军,自己的士卒也死亡过半,国内空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而去攻取别国的首都,赵国从里面出击,其它各国从外面围攻,秦军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这一仗不能打。”

可是,秦昭王固执己见,亲自出面请白起出征,白起以有病为由,就是不答应。秦昭王无奈,只好改派别人。结果真的不出白起之所料,在各国援军的夹击下,秦军遭到了惨败。

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2)

白起

长平之战战役前期,王龁连破廉颇防线,攻取光狼城,而廉颇则退守丹水一线。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长达近3年的对峙之下,秦国发动了反间计,导致赵孝成王临阵换帅,赵括顶替为帅。而秦国则换上了白起挂印。最终在白起的一场诱敌深入之下,先是派出敢死队击溃赵括部的重锋后,并没有急于围歼。而是继续分兵加固包围圈,从长平关百里石长城防线切断其与邯郸联系;并继续在韩王山与丹水交界处增兵,切断其与大营的联系;以逸待劳,剩下的就是等着赵括人困马乏,食不果腹之时,一举而歼。而面对40万降卒,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哪时候全国只知武安侯,还谈什么国君秦昭王

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3)

秦将白起

第二 小人陷害,

当长平之战获胜,白起意欲一鼓作气,直取邯郸。但是范雎却在赵王的重金贿赂以及害怕白起势盛之下,劝说秦昭襄王回师。秦昭襄王也采纳了范雎的意见,而这也导致了白起对范雎的不满。在次年,经过休整秦王派遣白起攻赵,白起不从,以病为由,随后秦昭王将举全国之兵由王陵担任主攻打邯郸,要灭掉赵国。但是王陵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受挫,打了四个月后没有进展,秦王本想换上白起为将,白起称病不愿出战,只得用王龁代替王陵。又过了五个月,王龁依然没能攻下邯郸,秦王亲自到白起家中劝他出山,又被白起拒绝,说长平之战后提议一口气拿下邯郸,虽然不能一口气吃掉赵国,但是攻下邯郸还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想打下邯郸不可为之秦王认为这全是推脱之词,大怒拂袖而去!果然秦军不但没有攻陷邯郸,还受到魏军攻击,损失惨重。

秦昭襄王一气之下将白起一撸到底,从统帅降为一名士兵,并将他赶出国都咸阳,就这样他还不肯善罢甘休,当白起离开咸阳后,他又对大臣们说:“白起被贬,心怀不满,口吐怨言,不能放过他!”当白起行至咸阳西十里的杜邮时,秦昭王的使臣追了上来,赐了他一把剑,命令他自杀。

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4)

杀神白起

我的确是该死!长平一仗,赵军投降数十万人,我以诈谋全部坑杀了,只此一件,我死也是罪有应得了!”一位给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名将,就这样自杀身亡。

白起,被称为“战神”,是战争之王,战必胜,攻必取,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一生杀人无数,攻陷的城池更是不胜枚举,他一生当中从未有过败绩,为大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刎杜邮亭

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为秦国出生入死)(5)

秦王让白起自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