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杰演讲励志(要想看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先听金士杰成都)

金士杰演讲励志(要想看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先听金士杰成都)(1)

这台话剧只有两位演员,可是从2011年首演以来,就被蔡康永、蔡琴、李少红等圈内名人鼎力推荐。戏名叫《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有些绕口,但在此前200多场演出中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两位演员一位叫金士杰,是台湾现代剧场开拓者;另一位叫卜学亮,则是台湾全能艺人。

2017年4月14、15日,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将在锦城艺术宫“开课”。今天下午,金士杰和卜学亮来到成都,共同出席这台话剧的西南三地巡演新闻发布会。这也是该剧首度来蓉,将为蓉城观众呈现一位智慧老人临终前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向死而生的坦然勇气。

金士杰演讲励志(要想看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先听金士杰成都)(2)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依据自己真实经历书写的畅销书《Tuesdays with Morrie》改编,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将其改编成电影,并赢得四座艾美奖。该剧讲述了体育专栏作家米奇毕业后陷入了疯狂工作和无休止的名利争夺中,这使得他逐渐迷失自我,忙碌却感空虚。直到他从电视上得知大学时的莫利教授因身患“渐冻人”而进入了生命倒计时,他决定启程与莫利教授相见,二人相见后约定每周相见一次,在莫利教授最后十四个星期二的时间里,他们展开一连串关于爱情、工作、家庭、社会和死亡的生命对话,一次次的对话使米奇也逐渐改变。

诸多艺文名人观看演出后,都被剧中师生真挚的感情所感动,被莫利对生命的热爱和他对世界的善意所感染。蔡康永、蔡琴、李少红、宁浩、史航等诸多两岸艺文名人联袂推荐此剧,认为这是一部与心灵对话、探讨人生意义的高品质舞台剧。

金士杰演讲励志(要想看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先听金士杰成都)(3)

可是谈到当年出演这部戏时,金士杰却透露第一反应是不接这个话剧,因为觉得故事太过“心灵鸡汤”。“这个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对话,没有戏,戏剧要素之一的人物个性很难塑造和体现。不仅如此,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围绕着死亡展开的,话题有些沉重,观众可能会不适应。”可是当他看过改写的剧本后,收回了这些想法。“剧本改写的很棒,人物个性十分鲜明:一个有智慧勇敢直面死亡的老教授,一个害怕亲密接触的学生。”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出演了两百多场。

当谈到自己是如何饰演莫利教授的时候,金士杰说,尽管他演的是一个患有渐冻症的病人,但当他第一次见到真实的渐冻人时,他觉得那是在演滑稽戏,跟他们对话时候,才知道其实每个人承受着不一样又相似的痛苦:动作不灵便的方式不同,程度不一但都是想动不能动,生活基本无法自理。而金士杰本身患有脊椎突出的老毛病,一年可能就病发一两次,但那一两次就非常槽糕,几乎不能动,这个经验也算是跟渐冻症有些许的相通之处。

金士杰演讲励志(要想看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先听金士杰成都)(4)

金士杰曾是位兽医,念屏东农专畜牧科的他,在台湾屏东的牧场养猪一年多。在讲座现场,他透露因为当年放不下心中的文艺梦想,所以最终还是来到台北。那时台湾剧场刚在起步阶段,演员都穷得叮当响,只能靠第二职业维生。有人在补习班教英文,有人在高空修电线,金士杰选择了当搬运工。“那时觉得我的头脑绝不可以服务于任何企业、贸易,头脑很昂贵,我的任何字字句句都千金难买,我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出苦力。那时我们是一群丐帮,但我认为那时的幸福,是以后的时代无法比拟的。”据悉当年的兰陵剧坊成员包括如今在台湾剧场赫赫有名的李立群、李国修、赵自强等。而他和成都,也是渊源颇深。“虽然我是第二次来成都,但是我父母的恋爱就在四川。而且小时候我们在眷村生活、上学,都是讲的一口四川话。”

12月2日上午十点,《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西南三地,大麦网预售同步开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任宏伟 摄影 王效 实习生 梁慧琦

编辑 敬玲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