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

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在金人和蒙古人的双重夹击下,国势每况愈下,只得每年以大量的岁币、丝帛来换取片刻的安宁。当时,皇帝昏庸无道,奸佞横行,朝野上下多只知安逸享乐,“直把杭州比汴州”,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1)

开禧二年(1206),权臣韩侂胄出于自身考虑,草草出师北伐,结果大败。此役之败,几乎击毁了宋人的中兴之望:“丙寅(开禧二年)始出师,一出而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程球《丙子论对刽子》)公元 1234 年,南宋竟然又错误地联合蒙古灭掉了金国,以至于蒙古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南侵。从此,宋军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南宋基本上再也没有恢复故国的能力和希望了,覆亡之运也已为时不远了。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2)

当时,文人对时局的看法亦甚为悲观。许多文人已意识到南宋王朝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用与舍,徒为耳”。即便是能做官,也上不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宏望,下不能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况且还时常有身家性命之虞。故他们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寻找自己人生的坐标点。“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无道”之天下,为文人入仕设置了诸多的屏障,他们颇感怀才不遇。于是,隐迹山林以全身远祸,成为许多文人的人生抉择。词人黄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隐居江湖。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3)

黄昇,字叔暘,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词人,“早弃科举,雅意读书”(胡德方《词选序》),走上了归隐居之路。黄昇工词,著有《散花庵词》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作三十九首。明代杨慎评其词“不惟有隐士出尘之想,兼如仙客御风之游矣”。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4)

其实,黄昇和大多数江湖文人一样,早年曾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大志,但又很快为时势所迫,不得不放弃了。“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即是其对暗淡时局下世路艰险、文人入仕之难的最直接的表白。“白发渐盈头。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个中亦流露出几多惆怅与无奈!失望之际,他需要寻觅一已之精神家园,以求解脱,而“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自然不失为一明智的选择,其《南乡子·冬夜》即描绘了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透露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5)

《南乡子·冬夜》

黄升 〔宋代〕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遯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在夜阑人静之时,词人以清风朗月为伴,独自沉思冥想于自然万物,寻求山水之趣而忘却人间烦忧。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6)

词上片以外象的“静”、氛围的“冷”,表现词人生活清贫,同时又显示出其清高、坚毅的人格品质。起二句云:“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近五更。”夜,是静极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只有深夜不睡的人,方能有此体会。“稜稜”二字,使人感到布衾硬得好像有稜角一般,难以贴体。至“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二句,词人则把注意力从被窝移向室内:炉中沉香已尽,残灯如豆,昏暗异常,凄清异常。至“只有霜华伴月明”,词人又把注意力转向室外,描写了明月高悬、霜华遍地的景象。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7)

五句三个层次,娓娓写来,自然而又逼真。“吟未稳”者,吟诗尚未觅得韵律妥贴、词意工稳之句也,三字写出词人此时之所为,可称上片之词眼。由于“吟未稳”,故觉深夜寂静被子寒冷,香断灯昏;又由于“吟未稳”,才觉霜华伴月,碧空无边。而“凄清”二字,则烘托了本文的整个氛围,不贯穿整文,随处可以感到。由此可见,词的结构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的。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8)

词下片则以“梅花”与“我”的感情交流,似有庄周梦蝶的超脱俗世的人生意念。

首二句“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这句应了景,说穿了就是因为冷,是因为冷而彻夜难眠,世人也想到这样的冷,梅花也一定在夜里不安宁。诗人都说梅花喜雪,但哪一种植物,愿意长在银行里,只怕南方的梅花永远比北方的梅花好看,温室的梅花永远比户外的梅花丰润。人只有在极寒的时候,会推己及人,乃自于万物。这是一种慈悲与悲悯。

宋朝冷门诗人(把梅花当作老朋友)(9)

接下来三句”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是说,我想着梅花,梅花也一定想着我,因为大家都在这种极其严寒的环境里,有着共情。所以我爬起来站在庭院里,和梅花一样,在早上的晓风明月中,在天寒地冻。我和梅花一起站着,互相的安慰。

这句“我念梅花花念我”实在是写梅花的丽句,但这个丽是清丽深情,也算是一种移情,但是不至于简单的投射。并不是因为梅花无情,而正是因为梅花也是一种自然的草木,它也知道冷暖,无力改变,只能硬扛。我相信诗人站在梅花下,绝对是用他的手触摸了梅花枝的,那些可爱的花朵。而梅花回报他的,恰是无声芬芳。这个中间有花与人的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