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

吴用,绰号智多星,是一个白面书生,书中说他“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可见也是一个帅哥的形象。可是,作为梁山泊这个山头的幕后军师,他的所作所为,涉及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实非一言可以道尽!

书中对于他的谋略,有一个总结性的陈词:“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2)

施耐庵将吴用的才能比作诸葛亮,陈平等人,可见他认为吴用是心思细密,谋划周全之人。当然,从实际的使用看,吴用的计策大都是阴谋,基本可以说阴险之计了。每当看到书中说:“只见吴用笑道,不慌不忙迭两个指头”,就知道下面将发生多少惊心动魄,杀人放火之类的故事了。

且看吴用的“三十六计”之谋略。

第一计瞒天过海:吴用这个计策用在蔡京第九个儿子蔡德章身上。他通过萧让和金大坚的伪造家书,瞒天过海,试图救出在牢城的宋江。这个计策原本很成功,结果被黄文炳给识破了。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3)

第二计围魏救赵:当宋江等人攻打北京大名府时,吴用害怕关胜使用围魏救赵之计,去攻打梁山泊,于是向宋江要求回梁山泊守住山头。

第三计借刀杀人:吴用借刀杀人是用的最熟练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诱惑林冲火并王伦,从而树立了晁盖在梁山泊的领导地位。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4)

第四计以逸待劳:在吴用智取生辰纲时,用了这个计策。吴用他们在黄泥岗早早就准备好,就等着杨志等人来了,演出一场戏麻痹他们,从而顺利拿到生辰纲。

第五计趁火打劫:吴用跟随宋江攻打大名府时,安排时迁在翠云楼放火,制造混乱。北京城被这把火弄得是满目疮痍,军民死伤过半,而梁中书和王太守的财产也被劫走了。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5)

第六计声东击西:吴用智取徐宁时,利用徐宁对宝贝雁翎甲的不舍,将他引诱出京城,进而骗取上山。

第七计无中生有:吴用为了宋江的大计,将卢俊义弄上山时,用了这个计策。他在卢俊义家里提了反诗,让卢俊义是有口难辩,最终只好落草。

第八计暗度陈仓:宋江等人为了救出困在华州的史进,鲁智深,听从了吴用的暗度陈仓之计,利用宿太尉来西岳华山上香的时机,赚金铃吊挂,暗中要求贺太守前来,从而解决了华州的防守主心骨。

第九计隔岸观火:面对王伦和林冲的矛盾,吴用是心知肚明,采用了隔岸观火的策略,将王伦身边人隔开,只留林冲和王伦两人对质,进而实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6)

第十计笑里藏刀:吴用面对各种不愿上山的好汉,一向是笑里藏刀的。比如他为了稳住卢俊义,徐宁,朱仝时,都是表面笑嘻嘻,心里早就断了他们的后路。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吴用经常使用此计,尤其是在和优势敌人对仗时,往往安排自家的将军假装斗不过对方,麻痹对方。比如攻打祝家庄时,为了内应孙立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假意让史进等人输给对方。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吴用的顺手牵羊所在多有。只要攻打一处城池,必定获得很多钱财,而且绝不手软的拿走不谢。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7)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面对宋江,柴进,李逵等人去开封寻找招安机会,吴用料定他们那会打草惊蛇,安排了梁山泊的五虎上将来接应,这才让宋江等平安归来。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宋江在完全掌握梁山泊的控制权后,提出了替天行道,并投靠朝廷招安的政策。这一点,估计和吴用也有关系,两人都想借着这个旗号获得生存空间,以便将来和朝廷讨价还价。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吴用在雪夜擒索超时,就假意一直打败仗,让索超无所顾忌,最终离开北京城,然后半路上设置陷阱,最终将索超拿下。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8)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吴用对付卢俊义用了这一招。他先是去北京大名府骗的卢俊义上山,后来又故意放他回家。可是回家后,卢俊义才知道中计了,妻子和李固都举报他勾结梁山泊,万分无奈之下,卢俊义只有上梁山泊落草这条路。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早期吴用为了说服阮氏三雄入伙,一起劫持生辰纲,便一步步诱导他们走上劫持钱财,上山杀梁山泊王伦的路上。书上如此说,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结果自然说道阮氏三雄心动,表示将这腔热血卖给识货的!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9)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当宋江一伙和高廉大战不利时,请来了公孙胜来斗法。最后再用吴用的计策擒住了高廉,就此拿下高唐州。书中吴用的原话是:“城中兵微将寡,所以他去求救。我这里可使两枝人马,诈作救应军兵,于路混战,高廉必然开门助战。乘势一面取城,把高廉引入小路,必然擒获。”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吴用为了朱仝死心上山,安排李逵乘机杀了小衙内,让朱仝没法在体制内立足,只好含泪答应入伙梁山泊。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吴用劫江州法场,攻打祝家庄和北京大名府时,都安排人作为内应,乘机浑水摸鱼,里应外合,最终实现目标。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0)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吴用每次打不下城池时,就安排人做内应混进去,或者被对方擒拿,或者扮作良民混进去,总之让他们在城里见机行事,并要他们靠自己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吴用在攻打祝家庄的间隙,面对扈家庄的投降,要求他们关门捉贼,一旦祝家庄有人来投靠,就捉来给梁山这边。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吴用在对付祝家庄的同时,为了免遭隔壁的骚扰,采用和扈家庄,李家庄结好,互不侵犯的策略,因而可以放手只对付祝家庄。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1)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吴用为了让扑天雕李应上山,安排人烧了他的庄园,断了他的后路。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面对朝廷的第一次招安,吴用利用活阎罗倒船偷御酒,实现将好酒换成村酒的目的,最终惹怒众好汉,第一次招安就此失败。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在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宋江表示要让出第一把交椅时,吴用用自己的言语给了众好汉榜样,也侧面警告卢俊义梁山泊谁说了算,卢俊义自然识趣。书中如此说,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2)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癜:吴用的假痴不癫最典型就是在帮助卢俊义攻打东昌府时,不献一计,去半路跑去帮助宋江攻打东平府,等到宋江胜利后,才回来帮助卢俊义。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吴用设计要好汉如朱仝,徐宁,卢俊义等上山时,为了他们彻底死心,总是在他们答应入伙后,说出已经把他们的妻小都弄上了梁山泊,这样一招可谓是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当宋江两次攻打祝家庄不顺时,恰好孙立等人来梁山泊入伙。吴用得知后,利用这股势力,混进了祝家庄,从而顺利打入祝家庄内部,为夺取祝家庄的顺利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让原本没有结局的树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3)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吴用最经典的反客为主,就是利用林冲和王伦的矛盾,让其杀死梁山泊第一代首领,从而让做客的晁盖等人一举成为新一代的领袖。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在出兵攻打王庆时,吴用利用张清这个美男,色诱了琼英,最终由他们夫妻用计搞死了邬梨。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4)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吴用在面对勇猛的关胜时,假意输给他一些好汉。同时,利用关胜的偷袭,使用空城计让他中了埋伏。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梁山泊和曾头市对敌时,面对曾家的要求议和,吴用乘机策反郁保四,利用他的身份,获得内部情报,从而掌握更多的信息。

水浒中吴用的主要事件(水浒吴用的三十六计)(15)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吴用在暂时上了梁山泊时,为了能够长期落草,对林冲在言语上使用了苦肉计,来博取其同情,并放低姿态。书中如此说,吴用便道:“头领为我弟兄面上,倒教头领与旧弟兄分颜。若是可容即容,不可容时,小生等登时告退。”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吴用的连环计最典型的无疑是三打祝家庄。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当晁盖问吴用夺取了生辰纲之后,到哪里安身时,吴用给出走为上计,上山落草梁山泊的策略,这是他早就布好的局。

以上,便是吴用的三十六计,还有其他计策吗?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