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

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

原创 黄泥坡山里人 黄泥坡山里人 今天

记忆的光束

刘晓芳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1)

(左一:刘晓芳)

2001年9月,我怀揣着梦想和父母的殷殷期望走进了昭通地区第一中学,同时也揣着一颗不安和恐惧的心——城市是多么大呀,同学们是多么优秀啊,我很难适应。幸好,我遇到了我的班主任——杨杰文老师,我们还是地道的盐津老乡呢。他用浓郁的课堂氛围吸引打动我,用关爱和鼓励温暖我。在我最叛逆的青春期,引导着我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时光荏苒,我们已经认识了十九年,但是那时候的杨老师我从来没有忘记,那份深厚的师生情谊我也从来没有忘怀。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2)

(离别合影)

一、精彩纷呈的课堂,那浓郁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杨老师是我高一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我读书二十载,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或严谨或诙谐,或生动或丰富,但是从来没有一位老师的课,让学生都全神贯注的听着,没有搞小动作的,没有交头接耳的,更没有呼呼大睡的。我记得那时候最喜欢上的课就是杨老师的语文课。

那一天,他一如既往的走向讲台,面带微笑喊了声“上课”。我和同学们立刻收住心神,认真地看他写下“背影”两个字,那是我们曾上的一篇课文。他的字苍劲有力,甚是好看。他说:“《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它用简洁明丽、古朴质实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这种细腻的情感包含在平凡的故事里,包含在父亲的背影里,体现在这质朴的文字里。要多多诵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真情实感”。于是他点了几个同学的名,一起来朗诵此文。

读完后,他从文章的背景立意,行文结构及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这些东西到如今我也是觉得乏味的,可是当年他讲解一点就朗诵课文一段,我们很容易接受,听起来没有困意。之后换了语文老师,我经常上课呼呼大睡。

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分析完后,杨老师用他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背影》。他的声音浑厚有力,充满了男性的魅力。“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当我听到这一段时,我仿佛看到一个微胖的老人努力攀爬月台的样子,也仿佛看到了我的母亲拎着我的行李进入宿舍的样子,和作者一起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是的,杨老师深情的朗诵抓住了我的心。

大部分课堂上,他都会用他饱含激情的声音进行朗诵,就堪比一场耳朵的盛宴,像一场场诗朗诵,像一场场生动的演讲,真的是如遇甘霖、如沐春风。

然而在学习这件事上,每个人是不一样,我喜欢他的声情并茂,有的人又喜欢他的细致严谨。他怕我们不能全部理解,也怕前面所述方法不能为同学们全部接受,所以他的课堂讲解从来不止有简单的朗诵,还有细致的分析。他分析父亲的《背影》时,说:“在车上坐定之后,父亲又要为‘我’去买橘子。但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但是‘父亲是一个胖子’,所以走过去吃力,加上年岁渐长,于是步履蹒跚;特别是穿过铁道后攀爬月台的场景,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可谓是最深刻而细致的记忆。于是‘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讲解,细致入微,把作者当时的心情、父亲的样子以及作者回忆父亲时的心情都讲解得淋漓尽致,浅显易懂。于是我记住了“父亲的背影”,也记住了杨老师的样子。那是一个老师教书的样子,是一个老师热爱他的课堂的样子,是一个老师深爱他的学生的样子。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3)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4)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5)

二、“糖衣”良药不苦口,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是青春期,我们有了对异性的向往,有了那懵懂的“爱情”的萌芽。因为来自农村,并不太优秀的我,变得有些敏感而自卑,因此我大概算是早熟的,虽然不懂爱情的真正含义,但也有了对于爱情的憧憬。当然还有个别早恋的成为典型。那时学校抓得严,是不允许早恋的,抓到要么是批评教育,严重的可能还会被处分。

有一次班会课,就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杨老师是班主任,自然是由他来主持。他对于这个问题,他说:“有了‘喜欢’,我认为这是你们有了爱美之心,有了追求美好的心,你们长大了,这不是坏事。如果你喜欢某一个男生(或者女生)的时候,就要想想为什么他会吸引到我,那我也要努力向他靠近,向他学习,那不是更好吗……”由于时间太久远,有些我也记不得了,但是这些话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当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也依然会用同样的言语去教育和引导他。

我记得我从小说话直,现在也一样,同学有个字没写好我会直说,有个小缺点我也会直说,从来不管人家能不能接受。杨老师跟我说“都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苦口的药很难下咽,病人未必肯接受。就像糖衣药片,加了糖衣,吃药的时候是甜的,药不再苦,病人好接受,也就更能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所以良药未必可口,说话是一门艺术。”他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时至今日也偶尔在我耳边回响。用今天的话来说,杨老师这是教了我高情商的问题处理方式,高技巧的沟通。只可惜,我是没做到,在教我儿子和别人的沟通时,我还在时时引用这段话,我却是在过来19年的今天才真正的有了感受,而不单单是那些话语。

我想,这是他高质量爱我们的表现,就像父母之爱我们,有了良好的方式,也不至于让青春期的我们如此叛逆。也因此,在十几年以后,杨老师召集在昆的同学相聚的时候,竟无人缺席的原因。是他极高的情商和沟通艺术,以及那包裹着糖衣的“批评教育”。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6)

(212班的美女合影)

三、爱学生如子女,是良师亦是益友

年少的我,情感丰富而敏感,也会写一些青涩而浪漫的文字,但是跟传统的正派的文字还是不太一样。记得有一次作文,老师让我们写的题目是“我也含过一颗青橄榄”,写的是生活中,有一些事我们经历了,先是苦涩的而后还是有点甜。我记得我写了当时我暗恋一个男生的苦涩和回味的甘甜,我以为老师肯定会骂我的,或者定是会取笑我的,我虽交了作文,却战战兢兢。他看了我情窦初开而写出的作文,他没有批评我,他还从作文的角度点评了我的文章,并认为写得很好,还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我知道,这是他的爱,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他用一颗平常心去爱我,安抚我在这个城市初来乍到而不安的心,鼓励我进一步去探索;并且用一个老师的爱滋养我的心灵,让我的人生一路上都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杨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能照顾到每个同学。有个同学的作文写得好,杨老师帮助他认真修改后并帮助其发表,后来发表在了一本杂志上。我想这也是对那个同学的最大的鼓励,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学生的爱护,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每一份劳动的尊重。在他眼里,成绩好的差的,长得美的丑的,性格外向的内向的,亦或家里富的穷,都是他的学生,他都用一颗真心在对待我们,全心全意爱护教育的着我们他的学生们。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7)

翻过一座山你就会听见它的故事(记忆的光束为山中人而作)(8)

四、结语

2002年,他因为课堂竞赛拿了省级一等奖,被调到昆明市第一中学,我深深记得,当时我们高212班全体同学都在那里抹着眼泪,甚至有些女同学哭出了声。这是一种多么的不舍啊;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老师不走的话,因为我们都懂得这么好的老师,理应匹配更好的机会和更好的未来。

后来很多年,我读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我们都很少相见,但是他的身影、他的言语,他的谆谆教诲,以及他的爱护和尊重,都伴随着我一路前行,且在我最艰难的时候,足以滋养我的灵魂。

2020年5月写于昆明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