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验证人心见证人品 检验人品的最好方式
老话常讲:“年关难过,日子难熬。”
繁华人世,万物互联,越是到了年关,越是尘世纷扰。
年味越浓,礼数越多,琐事越杂。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也在点滴细节中暴露出来。
“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懂得及时清账的人,更值得信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与人交往,少不得和金钱打交道。
临近年关,有不少朋友开启了花式“催账”模式:
“放下所有理由,请您自觉汇款,谢谢。”
“每一笔欠款都源于信任,每一次催款都是迫不得已。”
“账,不问就结的,很感动;一问就结的,下次怎么欠都不担心!
年前清账是我们的原则,也是与您相交的默契……”
催收欠款,俨然成为过年最要紧的一件大事,不但影响到来年的生计,也影响到对一个人的评价。
无论知交好友,还是萍水相逢,始终待人以诚,懂得及时清账,才是良好人品的表现。
倘若一味索取,丢掉诚信,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走向长远。
在热播剧《输赢》里,有这样一出闹剧:
企业家曹天佑从捷科公司订购了一批服务器,却迟迟没有付清尾款。
周锐只好带着几个销售部的员工前去要债,但曹老板一味耍无赖。
几番争执之下,最终闹进了派出所。
“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人活一辈子,谁都有手头不宽裕的时候。
遇到急事、难事、大事,能有人把钱借给你,是对自己的信任。
倘若因此欠账不还,丢掉的不仅是人品,还会造成恶性循环。
美籍知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指出:
“基于信任的美德和基于法律规范的社会关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节省大量的事务性成本。”
信任具有保质期,清账也有倒计时。
“过年不清账,来年不赊账。”
千万别被一时的利益得失蒙蔽了双眼,懂得在过年时候还清账务,是给对方交代,更能让自己安心。
倘若真的万不得已,也千万不要玩失踪,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轻易丢掉了别人对你的信任。
坦然面对账目,勇敢承担责任,才能“得道多助”,成为一个人最硬核的底牌。
“金山银山,生不带来,去不带走;权势熏天,百年之后,都归尘土。”
看淡欲望,放眼长远,以诚待人,以品立身,才能坦然过年,行稳致远。
懂得“礼尚往来”的人,更受人尊重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
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门学问。
网上有句话说:
“最有价值的礼物蕴含着温馨的人际关系的本质,如果有金钱和财力这一世俗的价值掺杂进来,礼物的本质就会褪色。”
春节送礼,千万别炫耀,更别掺杂利益,而要建立在真心实意的基础之上。
不触碰底线的送礼,才是良好人品的表现,才能让人际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吉姆和德拉是一对小夫妻。
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秀发。
圣诞节快到了,为了给彼此准备礼物,夫妻俩都动起了脑筋。
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
德拉剪掉了瀑布般的秀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珍贵的白金表链。
虽然到了最后,他们的礼物看似都变得失去了意义。
但这对夫妻甘愿为了对方,舍弃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样的“礼物”,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吗?
《小王子》中写道: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好的人生,需要主动创造一些仪式感。
尤其在过年这样一个喜庆祥和的时刻,一份简单的礼物,一点小小的惊喜,就能让这个春节变得格外温暖而有意义。
人生海海,日升日落。
人与人之间,礼物是表达问候、传递感情最好的纽带。
那些说不出口的感恩,都藏在精心准备的礼物里;那些浓浓的关心和爱意,都浓缩在小小的一方礼盒里。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用小小薄礼,对一年来关心、帮助、支持自己的人,诚挚地道一声“谢谢”,就好。
懂得走亲访友的人,更看重感情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拜访亲友了?”
一位网友回答说:
“有时候是不喜欢陌生的寒暄,有时候是让自己与他人有所比较。
这个对比结果,会成为亲朋的谈资,既给父母压力,也让自己感到不适。
久而久之,就会排斥这种走亲戚。”
的确,拜访亲友时,难免会涉及子女工作、催婚催生,让原本宝贵的联络时间,变成了相互攀比和互相较劲。
但换个角度想,它未尝不是一种资源与经验的交流,更是一种难得的情感维系和乡愁释放。
再加之疫情影响,很多人已经多年没有回家看看,越来越多的家中亲戚,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
倘若条件允许,还是要多走动走动。多去拜访,多加联系。
尤其是一些远方亲戚,日常的忙碌,不仅减少了彼此的联络,也让感情淡了许多。
串串门、叙叙旧、吃吃饭,分享一下心事,表达一下关心。
让一直藏在心里的乡愁和牵挂,能够肆意表达;也给忙着追逐的日子,学着按下暂停键。
表哥常年漂泊在外,前几年,为了还房贷,他总是加班加点,过年过节也舍不得买上一张火车票回家。
这几年日子好过一点,他早早把店暂时关了,回到了海边小镇。
一到家,他就到处走亲访友。
跟着外婆一起包饺子,摸摸外婆长满皱纹的脸。
叫上几个发小喝点小酒,聊聊上学时的趣事。
走访几位经商的叔叔,听听他们做生意的心得……
他不无感慨地说:
“在外总感觉自己是只候鸟,回家才觉得找到了栖息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最熟悉的还是乡音,最亲近的还是亲人。
越到年关,做好防护,拜访一下多年不见的远房亲戚。
人这一生,不过几十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珍惜有限的光阴,多和亲友聚聚,才能让忙忙碌碌的日子,多一点幸福团圆的底色。
▽
老舍先生在《过年》一文中写道:
“在繁忙的都市里,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年味越来越淡,有的时候马上过年了,才想起来。”
年节将至,过的不仅仅是“年”,更是“关”。
人们常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活一辈子,能力决定你走多快,人品决定你能走多远。
越到年关,越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能把欠账结清的人,懂得体谅他人的难处;懂得送礼感谢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走亲访友的人,不会忘了自己的初心。
人品越过关,年关才不会成为“难关”。
愿你我都能摆正心态,讲究人品,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过一个喜庆祥和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