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灭亡(历史错误赵高不是阉人)

“赵高”是人们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成语“指鹿为马”就是源自于赵高,根据历史记载,赵高是宦官,因此在影视剧中赵高是个阉人,就是后来的太监,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赵高都是这种形象,不长胡子,说话尖声尖气。

实际这是个错误理解,《史记》记载赵高是宦官,这是确定无疑的,很多人据此认为赵高是通常说的太监阉人,主要受到后来汉朝唐朝“宦官专权”的影响。

汉朝以后“宦官”就是宫廷中阉人的专称,东汉“十常侍”之乱,唐朝宦官干政更加严重,手中掌握军队,可以废立皇帝,宦官王守澄甚至杀死了唐宪宗。

由于这些阉人宦官非常著名,因此才让人们产生了误解,“宦官”就等于“阉人”,既然赵高是“宦官”,那他肯定是阉人。

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灭亡(历史错误赵高不是阉人)(1)

事实并非如此,“宦”的最初意思并非专指“阉人”,否则“官宦世家”、“宦海沉浮”就无法解释了,难道这些词都是说的“阉人世家”、“阉人的人生历程”吗?

其实“官宦世家”中的“官宦”是两个概念,“官”是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干部,工资由国家发放。

“宦”指私人幕僚,凡是为私人工作的都叫“宦官”。古代官员都会养一些私人智囊,专门给自己出谋划策。这种人也叫“师爷”、“门客”,他们由私人供养,例如县官手下的师爷,他的工资是县官自己掏腰包,国家不管。

古人说“官宦之家”就是指国家干部和私人幕僚的合称,他们的地位比在农田里干活的贱民奴隶要高很多,自然“官宦”都很受人尊敬,

可相对来说“宦”要低于“官”,“官”是正式编制国家干部,为全民服务,只要正直无私就无所畏惧。

但“宦”是私人幕僚,为某个人服务,必须刻意迎合主人,惹主人不悦就会被开除,如果主人很恶劣,你也必须为他出坏主意害人,因此“宦”也会被高级贵族鄙视。

“宦”的包含范围很广,像智囊、师爷、豪门富户的管家等等,这是高级“宦官”,而仆人丫鬟则是低等“宦官”。

那些在宫廷中为后妃服务的“阉人”自然也是“宦官”,在先秦之前,周天子,各国诸侯国君,豪门大族都是妻妾成群,为了避免男女之乱,自然需要很多被阉割的宦官为他们服务,因此这些“阉人宦官”在当时也为数不少,可终究“阉人”只是宦官中的一小部分。

大多宦官是为主人出谋划策,管理家庭杂务,服侍男主人,他们都是正常人,例如赵高是秦始皇的个人幕僚,不是朝廷官员,所以赵高是宦官,但不是阉人。

如果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灭亡(历史错误赵高不是阉人)(2)

《史记》明确记载,赵高有女儿,并且当了秦朝丞相,最后还逼迫子婴退位,想要当皇帝,因此赵高就是个健全男人。

那些阉人宦官身体有缺陷,男不男女不女,遭人鄙视,因为他们也叫宦官,其他人不愿意与之为伍,但然不愿意被人称为“宦官”,这些人都改称“幕僚”“幕宾”,“门客”之类。

所以到了汉朝以后“宦官”才成为阉人的专称。而赵高所处的时代,“宦官”并不专指阉人,当然赵高不是阉人。

“宦官”含义的变化和现在的“小姐”类似,在九十年代之前,“小姐”本来是对所有女性的尊称,可九十年代后期,那些特殊行业的女人被称作“小姐”,由此其他女人为了自身名誉,拒绝被称作“小姐”,所以“小姐”一词逐渐成为特殊人群的专称。

两千年以后的历史学家研究我们今天的社会,他们可能不知道“小姐”的含义曾经发生过变化,如果他们认定“小姐”自古就是指“妓女”,也会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小姐”都当做妓女。

现在历史学界对“宦官”的理解,跟这个错误完全一样,春秋君希望历史学界对此加以重视,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等

本文为独立创作,侵权必究,作者:徐保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