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死前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三国史谈陶谦三让徐州)
#历史开讲#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陶谦这个人是在三国演义里。
陶龚祖三让徐州给刘备这段广为流传的典故下,衬托着刘玄德的谦让忠厚,也侧面彰显了陶谦为救徐州百姓的大义与慷慨。
但是,当时的陶谦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刘备呢?
要知道前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袁本初,后有陶商,陶让两个亲儿子,再不济那边还有江东猛虎孙坚孙策父子二人,可是偏偏就选择了当时连兵马都靠借的刘备。
这一系列的迷之操作真的是单纯因为刘备的仁义忠厚吗?其实我们如果仔细分析陶谦的生平就能够找到答案。
从诸生到徐州牧想要知道答案,就得从陶谦的发家史说起,虽然三国演义里并没有记载,但是在《后汉书》里零零散散地记录着关于陶谦的信息。
演义里陶谦出场就是年过五旬的老者,但年少时的陶谦也是开过重弓,降过烈马的战场名将。
再加上其父曾任馀姚县长,所以说起来其实陶谦也是官宦子弟,不仅如此,陶谦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
能文能武的陶谦很快就考上诸生(汉朝考进中央,州府,郡县,的学生),在州郡做了官职,之后被举为茂才,拜尚书郎。
一直到后来迁幽州刺史。被征拜为议郎。如此来看,别人穷极一生爬到的高度,恐怕都摸不到陶谦的起点。
但年少有为的陶谦并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谦逊有礼,少年得志让他骄横傲慢。所以这里就有了第一个信息,陶谦的人缘其实并不太好。
中平二年,北宫伯玉一众率领羌胡来犯西汉三辅,当时还在位的汉灵帝就让皇甫嵩率军讨伐。
而皇甫嵩就上奏灵帝说要带一个武将,这个武将就是陶谦,于是陶谦受命为阳武都尉一职一同出征,将敌军击败。此时的陶谦已经53岁。
中平四年,黄巾起义,徐州黄巾军复起,56岁的陶谦突然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前往镇压黄巾军,陶谦也从幽州来到了徐州。
在之后镇压黄巾有功,一直到汉献帝继位,陶谦向朝廷进贡,陶谦也从徐州刺史晋升为徐州牧,正式将整个徐州收入囊中。
而这里又给了我们第二个信息,那就是此时的陶谦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陶谦的身子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动武肯定是不行了,那就只能从文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此时的陶谦真的想安安静静的打理掌管的徐州。
但在当时群雄割据的背景下,万万没想到,一个差点要他命的事情发生了,此事后的陶谦想安稳地在徐州是不可能了。
惹祸上身在陶谦本想安稳的当个徐州牧的时候,与此同时,当时的曹操之父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
事业刚刚起步的曹操就命令泰山太守应劭(shao)去接曹嵩到兖(yan)州,此时的兖州已经被曹操成功拿下。
群雄并立的时代,曹嵩万一落入他人之手曹操确实不好处理。所以就决定接回兖州,也好尽尽孝。
但是,在路过徐州阴平县的时候,陶谦一个部将贪图曹嵩的财产,于是就在华县与飞仙的交界处发动了袭击,将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杀害。
也有别的说法,当时的曹操事业如日中天,为了示好,陶谦得知曹操的父亲曹嵩要路过徐州就特意派张闿(kai)前去护送,结果张闿看见曹嵩百余车的财产立马财迷心窍就将曹嵩父子二人杀害。
无论陶谦是不是出于好心,也不论陶谦是不是不知情,对于曹操来说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
杀父之仇,亲生父亲可是实打实地死在了陶谦的地界,死在了陶谦手下的人手里。这个仇,纵然陶谦再无辜,也是曹操必除之人了。
还是在初平四年,还没做满一年的徐州牧陶谦就成了曹操讨伐的对象。
陶谦本想着找四世三公的袁绍帮忙,大不了把徐州送给袁绍也行啊。但是之前我们也提到过,陶谦的人缘其实并不好。
再加上曹操和袁绍本就是朝中同僚的关系,一起平定过十常侍之乱,一起灭过黄巾军主力,曹操又拥立过袁绍成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又一起讨伐过祸乱朝政的董卓。
最后反而是曹操得到了袁绍的鼎力相助。此时的陶谦意识到,徐州给不给袁绍好像自己都得死。
无奈的陶谦以61岁的高龄迎战,但这哪是如日中天曹操的对手,再加上袁绍的相助,曹操的大军先后攻拔十余座城池。
曹操手下武将于禁、于文则先后攻克广威,沿着泗水直至彭城。曹操的从弟曹仁从侧方进攻陶谦的部将吕由,大胜之后与曹操合兵。
陶谦大败之后逃离彭城,整个徐州跟陶谦可以说都危在旦夕。据记载,这场大战无数抵抗曹军的人被驱赶到泗水河淹死,最后尸体堵塞了整个河道,以至于河水都不能流动。
虽然史料上在陶谦率领的军队死亡人数上有较大的分歧,有的说数万有的说数十万。但对于师出有名且如日中天的曹操来说,这的确是压倒性的胜利。
此时的陶谦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保住徐州,身为徐州之主的陶谦一死,徐州必定是曹操的。
要是将徐州送给曹操,很明显,以曹操的性格,本来就是借着为父报仇才攻打徐州的,就算接受赠送也不影响曹操一刀将其毙命。
可是以陶谦的人缘,好像找谁都不太好使,这时候如果上奏朝廷,朝廷也不会管。这里我们得说一下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所谓封建的本意其实就是封邦建国。
朝廷对为国家效过力或者皇室的宗亲进行封赏封地,只要你不是造反,承认是同属于一个国家,那么两个城池之间的争斗其实朝廷也不会插手。
这就好比两家人吵架,都是属于内部矛盾,最多就是政府来调解一下。你只要还承认大家都是汉朝子民,别不分是非地说自己要建别的国家就行。
所以曹操与陶谦的过节,朝廷其实也插不上话,而曹操从始至终也没说过自己要起义谋反之类的。
且师出有名,在加上当时献帝年幼,朝廷本就虚弱无力,即便是想调解,也确实没这个能力,所以当时的群雄并立虽然互相讨伐,但都是打着汉室的名义。
临死托付
与曹操一战失败后,陶谦每日就想着怎么保住徐州。也许有人会问,这时候如果将徐州传给陶谦的两个儿子会不会好一点呢。
其实我们带入陶谦的视角就不难发现,这也是一条下策。先不说自己那两个儿子能不能扛起大旗。
就曹操那日渐庞大的军队规模,吞下徐州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候陶谦满门谁都逃不过曹操的魔爪。自己不行,朝廷不行,那就只能找外援了。
于是就找到了别驾从事糜竺,别驾从事是汉朝设立的一个官名,如字面意思,就是与领导一同出行的时候,自己可以单独使用一辆马车。
相当于一个副领导。此时的糜竺是幽州刺史的从事。但糜竺也不傻,徐州危在旦夕。陶谦为案板上的鱼肉,这时候帮陶谦无疑与死路一条。
但毕竟现在还在徐州做事,不能得罪陶谦,不然陶谦没死,自己先死那就太不值当了,于是就让陶谦找了刘备。
糜竺虽然可能是无心之举,但陶谦听到刘备的名字后一下子茅塞顿开。对,这件事情上只有刘备能处理好。
也许很多人会疑惑,此时的刘备兵马都是借的,群雄并立的时代,刘备刚刚出道,陶谦为什么要选他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带入到刘备当时的背景状况了。
首先,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第十八代玄孙。虽然这关系攀得有点远,但这也是十八路诸侯包括曹操都认证的。
西汉可是姓刘的,刘备再怎么落魄那也是汉室宗亲。曹操一个外姓,打刘姓。那就从师出有名变成师出无名了,整不好就是造反。
再者,刘备口碑颇好,仁厚忠义。能从多方借到兵马与曹操抗衡,打着匡扶汉室平定乱党的名义各地征兵也不是难事。
第三,只要刘备愿意,陶谦一封书信上奏朝廷就能将徐州转让给刘备,让刘备正式有了徐州牧的这一官职。
那时候的徐州,可就不是曹操能打的了。保住徐州,陶谦一家就能保住性命。以刘备的性格,只要刘备在,那陶谦一家就在。
如此一来,三国演义里的陶谦莫名求助刘备的桥段就说得通了,在之后就是刘备援助赶来,陶谦三次相让徐州,刘备三次拒绝的佳话,之后正巧曹操后背守敌不得已退兵,保住了徐州。
但这都是演义里的桥段,然而历史上是没有三让徐州这一桥段的,这也是演义里的杜撰,只是为了彰显刘备的仁义忠厚形象。糜竺推荐刘备只不过也是想从刘备身上达到政治抱负。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陶谦确实听从了糜竺的建议,刘备确实是当时唯一能保住徐州跟陶谦一家的人,只不过陶谦还没有将徐州赠与刘备就已经因病去世了,享年62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