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回华师一附中了吗(高中神话华师一)
华师大一附中
听起来就像武汉的高校扛把子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甚至
远不止如此
考上华师一,旁人欣羡,父母欣慰,就连毕业多年的学生也时常感概,“今后无论走向怎么样的巅峰,都只是在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华师一这个名字。”
或许在全国,这座排名第一的最强高中,知名度远不如人大附中与衡水中学。但作为湖北人,自家土地上能孕有名校如此,见贤思齐,理应为之自豪。
《2018年全国百强中学排行榜》名列全国第一,2019年全国学科竞赛保送生共286人,湖北省20人上榜,其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共有10人进入五大学科保送名单,位列全国高中首位。
无论是数据抑或口碑,华师一学子从迈进校园的第一步起,就已然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走在林荫蔽日的汤逊湖北路,左顾右盼中,厚德广场上的华一红遥遥映入眼帘。
再往里打量,便能瞧见那块刻着“厚德、博雅、笃学、敏行”八字的校训石,每次路过,总是不由自主念上一遍。
每个省市都有“占山为王”的重点高中,据说迈进这些高中的大门,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重点大学的校园。经过了中考的沙漏式筛选,这里不再是良莠不齐的混搭界,而是旗鼓相当的精英派。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就是优秀者的磁场。
学校创办于1950年9月,初名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往前的岁月,可以算作华师一风起云涌的前半生。
1958年,更名华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中学;直到1985年,才正式被称为如今武汉人熟知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强将手下无弱兵,美国春藤名校多年来招收中国学生都更青睐重点高中的学生。除去过硬的师资力量,排名前列的中学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大学都签有合约。
这样的资源和信息对于普通高中来说,往往相对匮乏。
回顾华师一2018年高考数据,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共计725人,600分上线率突破87%。31人考取北京大学、34人考取清华大学。
或许有人质疑,比起衡水中学200多人考取清华、北大的成绩,此番并不算卓然超群。但,江湖纷争,总绕不开环境因素。
与河北衡水中学一家独大不同,湖北高中教育,高手星罗棋布,比如黄冈中学、武汉外国语高中、武汉二中、湖北省实验中学、武钢三中、襄阳四中在全国来说皆是赫赫有名。细数这些响当当的学校,历年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也基本都在10人以上。
身处如此激烈争霸中,独占螯头的华师大一附中,早已不负盛名。
2015年秋,中央军委批准于华师一设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航空班一出手,竞赛班与平行班学子人人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食堂小灶、独立宿舍,专职校医,就连教室和寝室都更换上护眼灯。空军招飞局给同学们发放伙食费、和生活津贴,更设有专项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的同学。
可对于这群不过十六七岁的孩子而言,看似‘特保儿’一般的优待背后,实则是超出年龄的残酷。
想要冲上云霄,文化成绩、身体素质、军事能力必须全面达标。除了高中生必修的日常课程,他们的晚自习,还要接受空军教官开设的《军事基础》等十几门课程。
其余孩子撒欢享受的假期时光,他们都要进行进行体能与军事训练。学校设有抗眩晕训练设备、模拟驾驶舱,或许是他们唯一安慰自己的梦想“游乐场”。
1000多人报名,录取35人;层层淘汰至高二只余27人;经过残酷的淘汰和特训,2018年,华师一附中首届航空班共19人收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原来,不只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
往来客,台上角,谈笑间数风流人物,华师一也从不逊色分毫。
从这里,走出了空军十佳飞行教员,空军二等功臣的毕道增大校;上世纪70年代中国远赴孟加拉国的优秀试飞员和飞行教员,任汉兴。
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生物学家物理化学家张学敏,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惠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
比起上述知名校友的“略显小众”,华师一的前辈中也不乏知名度颇高的名人。
1965年,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毕业于这里;
9岁写出《打开天窗》的蒋方舟,2005年考上华师一附中,同年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
1986年于华师一附中毕业,PPLive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界一位“跨界型”传奇人物陶闯考入武汉大学。
辩论大咖、第五季《奇葩说》BBKing陈铭老师亦是成为了华师一学子中的男神师哥;
默默努力10年,去年夏天因《镇魂》终于走红的青年演员朱一龙,2006年于华师一毕业,顺利考进北京电影学院。
多年后挥斥方遒在某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多年前,亦是书生,穿走廊,踱小巷,捧着书本挑灯夜读,身负理想去向远方。
名校从不在名人于人名,而在其一身弦歌不辍的风骨。
身在其中的自己没觉得有什么,等到毕业后,学生们才发觉,原来,华师一的自由度,课余活动的丰富性,很多高中难以企及。
班会课极少被霸占,体育课老师也不会时常“被生病”。
老师不只是游走在:布置作业、改作业、讲作业三点之间的机器。更愿意从名人轶事中扒出精髓,从每日读的英语报纸里拓展句型。
你能看见放学后积极运动的学生们,他们绝不是死读书的愚人。你也能看到舞台之上精彩演出的学生,他们都有梦想,而华师一就是梦剧场。
初涉此地,以为是战场,后来一点点承认此地亦是家园,或者是小说里给门派子弟清修的避世高山。
站在博雅湖畔一边纠结周测一边看春花秋月,只觉得再来三年也甘之如饴。
等到了高三,学生们最想要的无非就是安静。想让周围的同学安静一点,更想让自己的心安静一点。
远离市中心的华师一更容易让学生有“出世”的人生态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坚忍不拔,但仍崇尚个性与自由。
华师一对待毕业生,除了激励学生努力它还培养了学生最佳的心态。
它从不告诉你“大战在即,成王败寇”,而是轻拍你的后背,说着“从这里毕业,你就是优秀的”。
夏日即将来临,又是一年毕业季,夏花绚烂,注定离散。匆匆三年,不想说再见,但分别已在眼前。
时光斑驳,关于华师一的青春故事会一直留存于记忆中。即使褪色,想起来依然鲜活。
当年的学生再回来,走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之间,才发现已过去好几个春秋。
他们也常常幻想,也许一觉醒来,自己回到了高中课堂,数学老师正在讲立体几何,窗外阳光明媚,微风徐徐。同桌关切地看着你,而脑海中记得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很长很长的梦.......
文 梁文静| 图虎 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